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氯羧酸吡唑醛肟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羧酸吡唑醛肟酯;合成;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α-取代苯甲醛肟合成的新方法,合成了20种新型菊酸肟酯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测试,化合物5a,5f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肟醚(酯)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虫、杀螨、杀菌、除草及昆虫生长调节活性[1].我们在前文[2,3]基础上,合成一系列取代苯甲醛肟四甲基环丙烷羧酸酯,芳香醛肟对位为二甲氨基或二乙氨基取代的化合物(5m,5n)呈现较好的杀菌或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α-取代苯甲醛肟合成的新方法,合成了20种新型菊酸肟酯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测试,化合物5a,5f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肟醚及肟酯衍生物是一类具有优良的杀虫、杀菌、杀螨及除草活性的化合物,有关此类化合物的研究非常活跃[1,2].本研究组对拟除虫菊酯与芳香肟衍生物进行研究,发现菊酸肟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和杀虫活性[3].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烷硫基...  相似文献   

6.
肟类衍生物的合成与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肟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虫、杀菌及除草活性, 不少品种还具有低毒、低残留等优点. 目前该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是农药创制的热点之一. 按照不同的生物活性和结构进行分类, 对近年来肟类化合物在农业中应用作了综述, 着重从分子合成和生物活性进行讨论, 并对它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鱼藤酮为原料,经肟化、酯化反应合成了9种鱼藤酮肟羧酸酯新化合物,化合物经1H NMR、红外、元素分析等确证结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a,3b和3c对家蝇(0.30 mg/mL)死亡率分别为80.0%,90.0%和95.0%,对甜菜夜蛾(0.10 mg/mL)的致死率分别为57.1%,60.0%和73.3%;3b对粘虫(1.00mg/mL)的致死率为86.4%,对叶蝉(0.50 mg/mL)的致死率为71.8%;3c对粘虫(1.00mg/mL)的致死率为100%;3a对叶蝉(0.50 mg/mL)的致死率为54.2%.  相似文献   

8.
含1,2,4—三唑基硫代磷酰肟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合成了17种含1,2,4-三唑基硫代磷酰肟酯,其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定了它们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含磷拟除虫菊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羟基烃基膦酸酯;新型含磷拟除虫菊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取代苯甲醛肟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朱小飞  石德清 《中国化学》2009,27(3):565-568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农用化学品,以2-氯-5-(氯甲基)噻唑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1,2,3-三唑和噻唑杂环的肟醚硫代磷酸酯衍生物,采用IR, 1H NMR, 31P NMR, 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具有中等程度的杀虫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18种新的1,2,4-三唑基肟酯和肟醚,其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对油菜下胚轴显示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活性因子拼接的方法将肟酯引入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化合物中,通过醚化、肟化、酰化,最后酯化合成11个不对称1,5-二取代-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其结构经IR、1 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15.
刘华文  张森  李东  刘旭  王坚毅  王立升 《合成化学》2016,24(10):870-874
利用生物活性因子拼接法将活性基团肟酯引入植物源活性化合物苦参碱中对其结构进行修饰,以苦参碱为原料,与亚硝酸叔丁酯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肟(2); 2与苯甲酰氯类化合物经酯化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苦参碱肟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6.
肟醚-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农药,采用活性结构拼接法设计并合成了12个新型肟醚-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IR、LC/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a和3h在500mg/L的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菌的盆栽活性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仇秋娟  薛伟  卢平  王贞超  魏学 《合成化学》2011,19(1):36-40,77
采用生物活性因子拼接法将肟酯引入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中,合成了11个新型不对称1,5-二取代-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黄瓜花叶病毒(CMV)活性.  相似文献   

18.
卢少莹  张耀谋 《合成化学》2011,19(6):769-772
以L-色氨酸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经Pictet- Spengle环合、甲酯氧化脱氢、水解及酰氯化等反应合成了1-取代-β-咔啉-3-酰氯(3a,3d,3g);3a,3d和3g分别与香草醛肟、对硝基苯甲醛肟及3,4,5-三甲氧基苯甲醛肟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β-咔啉肟酯类化合物(5a~5i),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负压进样的方法, 在自制的玻璃微流控芯片中进行了对甲氧基苯甲醛和盐酸羟胺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肟的相转移反应. 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的产率, 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相接触面积和塞流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硫代磷酰氯和硫代磷酰基异硫氰酸酯与芳基肟胺化合物的反应合成了19个新的芳基肟胺衍生物,并确证了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它们具有一定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