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测量咖啡酸锗(CAA-Ge)的荧光强度,并比较加入鲱鱼精DNA(hsDNA)后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变化,判断两者的作用方式,得到两者的本征结合常数达到5.23×104L.mol-1,且一个CAA-Ge分子可同时与6个hsDNA碱基对发生作用。并通过改变体系,进一步证明了两者的键合方式为嵌入和静电吸引为主的混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硫堇与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循环伏安法 ,研究了在硫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 ,以及在硫堇或DNA吸附修饰的玻碳电极上 ,硫堇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硫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与DNA分子作用后 ,阻抗增大 ,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作用 ;吸附在玻碳电极上的硫堇 (DNA)与DNA(硫堇 )作用后 ,峰电位和峰电流均发生了变化 ,结合光谱测定结果 ,表明硫堇与DNA分子间存在着嵌插、静电等作用 ,二者作用的反应速度与分子在电极上固定的位置有关;在PBS缓冲液中硫堇 -DNA的表观结合常数为4.9×104L·mol -1 ;交流阻抗技术和循环伏安法是研究小分子与DNA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经济、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芦丁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芦丁与 DNA在 p H 5.72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DNA的存在能导致芦丁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通过测定 DNA引入前后的一些电化学参数 ,推测芦丁与 DNA在该条件下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针对该类型体系 ,推导出了一系列的方程 ,求得该超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为 1∶ 1 ,结合常数 β=2 .49× 1 0 5mol- 1·L。  相似文献   

4.
抗坏血酸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氧核糖酸(DNA)贮存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指导着细胞生长、分化、代谢、遗传和变异等重要的生命活动。DNA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可引起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显著改变。DNA与抗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的报道较多[1,2],而与维生素类药物研究报道相对较少[3]。抗坏血酸(AA)即  相似文献   

5.
郭英  贝玉祥  高云涛 《应用化学》2009,26(9):1045-1049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扫速对灯盏花素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DNA存在使灯盏花素氧化峰的电位正移,灯盏花素的氧化峰峰电流减小,灯盏花素335 nm吸收光谱的吸收峰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盏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双链DNA(dsDNA)与灯盏花素的结合能力大于DNA(ssDNA),结合比为3:1,结合常数β为3.63×1013。  相似文献   

6.
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Cu2(Hdmg)4]与DNA的相互作用. 考察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配合物浓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DNA的碱基结合形成非电活性物质, 使溶液中游离配合物的浓度降低, 配合物的峰电流减小. 单链DNA(ssDNA)充分暴露的碱基使其与配合物的结合能力大于双链DNA(dsDNA). Cu2(Hdmg)4与ssDNA和dsDNA的结合比分别为2:1和1:1, 结合常数分别为3.56×109和2.75×105.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吸收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 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 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 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盏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 通过计算获得双链DNA(dsDNA)与灯盏花素的结合比为1∶ 3,结合常数β=3.63×1013. 灯盏花素与DNA作用强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B12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维生素B12; DNA; 循环伏安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相似文献   

9.
芦荟大黄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和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用紫外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溶液pH值对芦荟大黄素(AE)与DNA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影响。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在pH4.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AE与DNA之间以静电作用为主,而在pH6.5和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则以嵌入结合为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当pH为7.4时,动力学参数(α和ks)的计算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探针、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甲硫氨酸二肽(Met-Met)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甲硫氨酸二肽后,DNA-Met-Met体系的紫外光谱呈减色效应,同时甲硫氨酸二肽的加入使得EB-DNA荧光强度减弱;循环伏安法表明,DNA的加入使得甲硫氨酸二肽的峰电流减小,峰位负移;Stern-Volmer方程说明二肽对DNA-EB的作用属于静态猝灭.这几种方法的实验结果都表明两者的作用模式为静电结合,多种计算方法得到两者作用的结合常数达到103 L/mol.  相似文献   

11.
DNA与维生素B2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维生素 B2 与 DNA在 p H4.5 6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DNA的存在能导致维生素 B2 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通过测定 DNA引入前后的一些电化学参数 ,推测维生素 B2 与 DNA在该条件下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针对该类型体系 ,推导出一系列方程求得该超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为 1∶ 1 ,结合常数β =6.0 2× 1 0  相似文献   

12.
尼古丁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及光谱法研究了尼古丁与DNA在0.2 mol/LpH 6.0的H2C2O4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随着DNA的加入,尼古丁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说明尼古丁是以嵌入形式与DNA结合,生成了一种结合比为2∶1的非电活性化合物,结合常数β为1.56×109。并用多种电化学方法求得了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14.
姜黄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姜黄素在DNA修饰玻碳电极上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与DNA之间发生嵌插作用,形成了两种化合物DNA-2curcumin和DNA-curcumin,两者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2.34×10^5L/mol和1.48 L/mol.  相似文献   

15.
抗癌药物6-巯基嘌呤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6-巯基嘌呤与DNA的相互作用。在pH 5.6的乙酸缓冲溶液中,两者以静电形式结合形成1:1的缔合物,其缔合物为非电活性化合物,结合常数是5.17×10~6。同时对DNA与6-MP电极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求得了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烟酰胺(NA)与小牛胸腺DNA在pH 8.0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双链DNA(dsDNA)或单链DNA(ssDNA)的存在导致NA的峰电流明显降低且峰电位负移,表明NA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复合物,且其作用模式主要是静电模式,但NA与dsDNA的相互作用强于与ssDNA的相互作用,可用于识别dsDNA和ssDNA.通过dsDNA加入前后峰电流的变化,计算得出NA与dsDNA结合常数β=4.946×10(11),结合位点数m=3.此外,NA的峰电流Ip与DNA质量浓度在1~14mg/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10-5A)=-0.03451cDNA(mg/L)+1.7408,相关系数R为0.9998.该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选择性,可用于样品中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咖啡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MWNT膜修饰电极(MWNT/GCE)能显著提高咖啡酸的氧化峰电流.在pH=3.29的B-R缓冲溶液中,咖啡酸在MWNT/GCE电极上出现1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Epa=0.47 V,Epc=0.32 V,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2.0×10-5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7mol/L.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n=5),平均回收率为100.7%.MWNT膜对咖啡酸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该法是一种快捷、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咖啡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下:pH为7.30的0.1 mol/L的NaCl溶液中抗坏血酸(A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抗坏血酸与BSA形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生物超分子化合物,二者的结合常数为1.38×107L/mol,结合位点数为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咖啡酸苯乙酯(CAPE)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05 mol.dm-3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6)中,CAPE在0.229 V和0.214 V处呈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考察了溶液pH值和扫描速率等因素对CAPE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过程中CAPE的电子转移数为2,参与反应的质子数也为2,且为吸附控制过程。在0.05 mol.dm-3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6)中,CAPE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34~3.40μmol.dm-3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其响应灵敏度为0.88μA/μmol.dm-3,检出限为60 nmol.dm-3(S/N=3)。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可灵敏测定CAPE的方法。同时对CAPE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循环伏安方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种自行合成的Schiff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发现此配合物能插入DNA双螺旋结构内部,并得到该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