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求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时,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判别式△的符号,我们可以判定直线和圆锥曲线交点的个数,进而可以判定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在求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时,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判别式△的符号,我们可以判定直线和圆锥曲线交点的个数,进而可以判定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有些同学便将这种方法迁移到求圆锥曲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并试图运用它来判定曲线之间的一些特殊关系.下面是一位同学给出的一道习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二次方程在指定区间内有根的条件。这样的判别式有一些巧妙的应用,如判断二次曲线的相互关系、证明一些不等式、求一些函数的值域等。 二次方程f(x)=ax~2+bx十c=0(a≠0)在区间[α,β]内有根的充要条件,可先按根的各类情祝,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判别式在解题中有广泛应用。许多问题都能用它获得简捷、巧妙的解答。但是,在应用时必须谨慎。否则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例1 (90年上海高三竞赛题)36sin(3πx)=36x~2-12x+37,则x=——。误解原方程变为36x~2-12x十[37-36sin(3πx)]=0 ①∵ x∈R, ∴方程①的判别式△=(-12)~2-4·36·[37-36sin(3πx)]≥0,即sin(3πx)≥1,又∵ sin(3πx)≤1。∴ sin(3πx)=1,3πx=2kπ+π/2故 x=2k/3十1/6(k∈Z)分析:方程①不是关于x的二次方程,而  相似文献   

5.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以确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但在具体应用时,同学们因概念模糊,思考不同,没有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而产生误用、滥用或漏用判别式的错误·因此在应用判别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概念模糊,误用判别式·例1已知方程kx2 6x 3=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求k的  相似文献   

6.
含参非二次方程根问题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这类问题涵盖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等基本知识,主要训练运用数形结合、化归和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解题方法,渗透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含参数非二次方程根的讨论是这类问题中的难点及重点,求解起来往往颇感困难,本文就非二次函数方程根问题的常见类型以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为例进行分析,探寻解题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解数学题的重要工具,它能用于判定方程根的情况,证明二次三项式为完全平方式,利用其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代数恒等式或不等式的证明;与几何知识相联系时,还可以解决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决二次函数相关问题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中考必考内容.本文通过近年各地中考题探讨其应用,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根的判别式是初中数学中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重要内容,它通常用于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或相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个数,并由此引申出根的判别式与函数图像交点个数的关系.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最后一种情况的用法频频出现,现举几例加以分析说明.一、根据两个图像交点个数,利用根的判别式求常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近年中考中所考查的题型为例,归纳整理如下,供同仁们参考.一、求待定字母的取值范围(1)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求待定字母的取值范围例1若关于x的方程(k-1)x2+2(k)(1/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獉獉取值范围.析解由题意"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獉獉根"可知: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且Δ>0,即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相当广泛 ,为使同学们在复习中系统地掌握其应用 ,现将它们归纳如下 ,供同学们参考 .应用一 :不解方程 ,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例 1 不解方程 ,判定方程 ( 3x - 5) (x - 3 ) =1 0的根的情况 .解 :整理原方程 ,得    3x2 - 1 4x + 5=0 .∵△ =( - 1 4 ) 2 - 4× 3× 5>0 ,∴原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说明 :用判别式△ =b2 - 4ac时 ,方程一定要化为一般形式ax2 +bx +c=0 (a≠ 0 ) .应用二 :确定方程 (组 )中未知字母的取值或取值范围例 2 m取何值时 ,方程 ( 2x - 2 ) (x - 2 ) =m无…  相似文献   

11.
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只能判定根的虚实和异同,通过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却能直观地确定根的分布情况,现举例说明如下.例1关于x的二次:亏程丫+2(k+3)x+Zk+4二0两个实根一个大于3,一个小于3,求k的范围. 二次函数f(x)二分+2(k+3)x+2庵+4的图象如图l所示,易见,城使x,<3(均,只要f(3)=  相似文献   

1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成为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的热点问题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内容 ,现对它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归纳 ,以餮读者 .应用一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或二元二次方程组 )的根的情况 ;或已知根的情况 ,求方程 (或组 )中的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的根的判别式为△ =b2 - 4ac,它与这个方程的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1)△ >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 2 )△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3)△ <0 方程…  相似文献   

1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成为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的热点问题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内容 ,现对它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归纳 ,以餮读者 .应用 1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或二元二次方程组 )的根的情况 ;或已知根的情况 ,求方程 (或组 )中的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c=0 (a≠ 0 )的根的判别式为△ =b2 -4ac,它与这个方程的根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具体如下 :( 1 )△ >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 2 )△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3 )△ <0 方程没…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出版的高等数学教科书上,大都有这样一道证明题;不论f(x)是定义在区间(-l,l)内的怎样的函数,则f(x) f(-x)是一个偶函数,f(x)-f(-x)是一个奇函数.这道习题,笔者所看到的题解和学生的作业,大都是这样证明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应用判别式求有心二次曲线的中心坐标及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一求椭圆的中心坐标首先比较椭圆的标准方程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中某些问题,从正面解答较难或无从下手,如果根据题目的特点,建立起有关方程再用方程的某些性质,便可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构造方程解题的方法,构思巧妙、简明,许多杂志都曾载文介绍过这种方法.然而,我们发现在有些文章中,(恕不点名)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试通过这些错误例子,说明构造方程解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对构造方程系数的论讨,正确使用方程的有关性质解题例1 若x为实数,试证  相似文献   

17.
等比性质是初中几何中一个较重要的性质,用代数式表示为: a/b=c/d=…=m/n (a c … m)/(b d … n)=a/b. 但应用时应注意其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是b2-4ac,用符号Δ表示,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反过来也正确.在一些具体问题中如果依条件枃造一元二次方程再运用根的判别式,可以巧妙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曲线的交点问题 ,就是探求由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的问题 ,若该方程组消元后能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常考虑运用根的判别式来解决 .运用这种方法 ,同学们产生过困惑吗 ?请参加我们的课堂讨论 .问题 (1)求直线 2x -5y + 5 =0与双曲线 y =-10x的交点 ;(2 )若圆x2 + y2 =1与双曲线 x29k2 -y24k2=1没有公共点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问题 (1)是新教材第二册 (上 )第 72页练习题 4,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无论消x或 y均有Δ <0 ,故交点不存在 .问题 (2 )解答时则出现了分歧 .方案一联立圆与双曲线的方…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形如 y =a1 x2 +b1 x +c1 a2 x2 +b2 x +c2(a1 a2 ≠ 0 )的函数的值域 ,我们一般采用判别式法求解 ,但在用这种方法求解的时候 ,有一个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否则 ,将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例 1 求函数 y =x2 -3x + 2x2 -1的值域 .错解 将原函数变形y(x2 -1) =x2 -3x + 2 ,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y -1)x2 + 3x -(y + 2 ) =0 ,1.y -1=0 ,即y =1,也即 x2 -3x + 2x2 -1=1,该方程无解 ,故y≠ 1.2 .y -1≠ 0 ,即 y≠ 1,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要使方程有解 ,则Δ =32 + 4 (y -1) (y + 2 )≥ 0 ,即 (2y +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