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物理》1997,26(10):600-607
文章介绍了散裂中子源的物理基础、中子散射用散裂中子源对加速器的要求和靶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利用散裂源,尤其是脉冲散裂源进行了散射实验的主要优点,并对我国建造散裂中子源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子散射广泛地应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和应用的众多学科领域,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动态的理想工具之一.散裂中子源能是新一代的加速器基脉冲中子源,能为中子散射提供高通量的脉冲中子.文章重点介绍了散裂中子源项目CSNS中靶站和谱仪的建设内容和设计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的物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子散射广泛地应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和应用的众多学科领域,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动态的理想工具之一.散裂中子源能是新一代的加速器基脉冲中子源,能为中子散射提供高通量的脉冲中子.文章重点介绍了散裂中子源项目CSNS中靶站和谱仪的建设内容和设计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5.
中子小角散射探测器是小角散射(SANS)谱仪的关键设备之一,探测器要求有足够大的探测面积、较高的探测效率及较好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在真空腔中稳定地工作并可在腔体内前后移动。综合考虑,SANS探测器采用120只8 mm直径位置灵敏3He管,组成有效面积1 000 mm(X)×1 020 mm(Y)的二维探测器阵列。探测器阵列分为10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功能完全独立,包括12只3He管及其对应的读出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读出电子学位于探测器背面的回字形密闭腔体内,由CSNS电子学组自主研发。SANS探测器从设计、选型、样机、调试到安装历时三年,中子束流实验结果显示探测器探测效率大于50%(@2Å),空间分辨率好于10 mm(FWHM),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目前正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小角散射谱仪运行使用。  相似文献   

6.
殷雯  梁九卿 《中国物理》2005,14(3):500-504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散裂中子源中耦合慢化器的中子学特性。给出了冷中子与热中子慢化器的中子能谱。甲烷慢化器提供了性能非常好的冷中子,在低功率的散裂中子源中得到了应用。计算了慢中子引出的角分布。由于较低的氢密度,液态氢的漫化能力低于水与液态甲烷,但是可以通过增加预慢化器来弥补这一问题。2cm厚的水预慢化器层可以大约减少热量在低温慢化器中的热量沉积33%而不破坏中子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EMD)的样品非常大,且形状各异,有些样品甚至是曲面的,中子准直光阑(狭缝)要靠近这些异形构件,需要设计成尖嘴型。狭缝的主要作用是给样品测试提供所需要的束流尺寸,并保证束流尺寸精度很高,束流没有太多杂散中子。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的尖嘴型狭缝为连续型,开口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变化。狭缝采用双导轨结构,定位精度高,重复定位精度优于10μm,绝对定位精度优于30μm。狭缝刀片采用富集碳化硼,较大程度减小了刀片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狭缝悬臂结构的变形量,保证狭缝有足够长度的尖嘴,能够接近异形构件,特别能够深入到长管内部,提高了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的实验能力。狭缝采取双重安全设计:导轨互换系统和防撞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狭缝在使用过程中被大件样品撞坏。该狭缝已经应用到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的实验测试,为残余应力测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应用为国内外尖嘴型狭缝的设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程贺  张玮  王芳卫  陈延伟 《物理》2019,48(11):701-707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是我国首台、世界第4台脉冲型中子大科学设施。CSNS基于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质子轰击钨靶产生中子,然后利用中子进行实验。CSNS面向全世界的用户开放,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服务,在物理、化学、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将介绍CSNS的基本构成、发展历程和中子散射的多学科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散裂中子源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子散射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中子的发现及应用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当一束中子入射到所研究的对象上时,与研究材料中的原子核或磁矩发生相互作用,被散射出来,通过测量散射出来的中子能量和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参数的初步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杰  陈永浩  张显鹏  栾广源  任杰  王琦  阮锡超  张凯  安琪  白怀勇  曹平  陈琪萍  程品晶  崔增琪  樊瑞睿  封常青  顾旻皓  郭凤琴  韩长材  韩子杰  贺国珠  何泳成  何越峰  黄翰雄  黄蔚玲  黄锡汝  季筱路  吉旭阳  江浩雨  蒋伟  敬罕涛  康玲  康明涛  兰长林  李波  李论  李强  李晓  李阳  李样  刘荣  刘树彬  刘星言  马应林  宁常军  聂阳波  齐斌斌  宋朝晖  孙虹  孙晓阳  孙志嘉  谭志新  唐洪庆  唐靖宇  王鹏程  王涛峰  王艳凤  王朝辉  王征  文杰  温中伟  吴青彪  吴晓光  吴煊  解立坤  羊奕伟  杨毅  易晗  于莉  余滔  于永积  张国辉  张旌  张林浩  张利英  张清民  张奇伟  张玉亮  张志永  赵映潭  周良  周祖英  朱丹阳  朱科军  朱鹏 《物理学报》2019,68(8):80101-080101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已于2018年5月建设完工,随后进行了试运行.其中的反角白光中子束线(Back-n)可用于中子核数据测量、中子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实验.本文报道对该中子束的品质参数测量实验过程以及最终实验结果.实验主要采用中子飞行时间法,利用~(235)U,~(238)U裂变室和~6Li-Si探测器测量了中子能谱和中子注量率,又利用闪烁体-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系统测量了中子束斑的剖面,得到了该束线的初步实验测量结果.其中白光中子的全能谱测量范围eV—100 MeV,给出了不确定度分析;给出了中子注量率两个实验厅位置的满功率值;给出了白光中子在直径60 mm情况下的全能区束斑.通过与模拟结果的比较探讨了以上结果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改进计划.这些实验结果为以后该束线的核数据测量和探测器标定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殷雯  梁九卿 《中国物理》2003,12(6):599-603
Neutronics studies for a solid target have been done with Monte Carlo high-energy particle transport code NMTC/JAM,when the proton beam with high kinetic energy bombards the target.The effec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target on the neutron flux is discussed to optimize the target,which will be used for the concept design of the target of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A target with its aspect ratio 1.5:1 or 2:1 gives the highest neutron flux.Tungsten is the most acceptable material from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points of view.Beryllium as a moderating reflector can increase the neutron flux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童欣 《物理》2020,49(11):765-773
极化中子技术是利用中子的自旋与样品及磁场的相互作用进行测量的一种技术,是中子散射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化中子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磁性、强关联、纳米、自旋电子、高分子和生物等材料中,为前沿材料学研究与工业应用提供了所亟需的探测与表征手段。另外,极化中子也被广泛应用于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相关领域的基础测量。文章对极化中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概括了极化中子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以及在实验中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了当前极化中子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及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3.
王勋  张凤祁  陈伟  郭晓强  丁李利  罗尹虹 《物理学报》2019,68(5):52901-052901
由于缺少可用的散裂中子源,多年来我国在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方面主要依靠模拟仿真和单能中子试验的方式开展研究.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通过国家验收,基于CSNS开展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成为可能.本文利用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开展多款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器件的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并与早期开展的高原大气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CSNS在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同器件在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测得的单粒子翻转截面小于大气试验的结果,且不同器件的翻转截面与特征尺寸没有明显的单调关系.分析得到前者由于CSNS反角白光中子谱偏软;后者由于特征尺寸降低导致的临界电荷变小和灵敏体积变小对截面的贡献是竞争关系.针对截面偏小的问题,根据能谱差异分析了中子能量阈值对器件翻转截面的影响,发现能量阈值取12MeV进行计算时,器件在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和高原大气中子环境中能够得到较一致的截面.研究结果表明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能够用于加速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考虑到CSNS的运行功率正在逐步提高,且多条规划中的白光中子束线与大气中子能谱更为接近,预期未来CSNS将能更好地应用于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4.
After considering supernova shock effects, Mikheyev-Smirnov-Wolfenstein effects, neutrino collective effects, and Earth matter effects, the detection of supernova neutrinos at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is studied and the expected numbers of different flavor supernova neutrinos observed through various reaction channels are calculated with the neutrino energy spectra described by the Fermi-Dirac distribution and the "beta fit"distribution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of supernova neutrino detection on Earth is applied to some other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s, and the total expected numbers of supernova neutrinos observed through different reactions channel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5.
Kurt N. Clausen 《Pramana》2008,71(4):623-628
In this paper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high power neutron sources is briefly discusse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route to high power neutron source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s spallation — short or long pulse or even CW — all of these sources will have areas in which they excel.   相似文献   

16.
Neutron multiplicity per incident proton,n/p, in collision of high energy proton beam with voluminous Pb and W targets has been estimated from the Dubna Cascade Code and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purpose of benchmarking of the cod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atomic and nuclear processes for heat production and isotopic yield of secondary nuclei are also estimated to assess the heat and radioactivity conditions of the targets.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ode show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t beam energy,E < 12 GeV and differ maximum up to 25% at higher energy  相似文献   

17.
李晓  孙虹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25(10):2671-2674
针对强流质子同步加速器中的束流负载效应,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射频系统样机,在不降低腔体Q值的前提下,以数字化低电平控制为主要技术手段,对束流负载效应进行补偿。提出完整的由多控制环路组成的束流负载效应补偿方案。该方案主要由引入自适应算法的束流前馈和高带宽低延时的射频直接反馈,以及在束流负载下对腔体谐振状态进行控制的腔体预失谐和动态调谐等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