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以PI为核PS为壳的微胶柬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庚烷/乙酸异戊酯混合体系中以PS为核PI为壳的微胶束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配比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根据体积排斥色谱图估算了形成微胶束时的表观缔合能和微胶束的表观缔合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形成微胶束的影响。并对与体积排斥色谱法得到结果的差异进行了讨论,从而提出临界接触浓度的概念。还就实验测得的分子链尺寸和微胶束尺寸进行理论估算,结果符合Flory无扰链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星形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臂数及组成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验证了临界接触浓度的存在。并就不同结构的星形嵌段共聚物形成微胶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嵌段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年来嵌段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胶束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胶束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胶束结构的表征方法和流体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将Leibler, Whitmore和Mayes等近期关于非晶嵌段共聚物“稀固体溶液”的理论应用于嵌段聚共聚物结晶型“稀固体溶液”结晶行为的研究。发现球状共聚物胶束既可起成核剂作用, 也可起抑制成核作用。报导了当共聚物胶束由球形变为非球形时, 共聚物胶束的上述作用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并根据Leibler和Mayes分别提出的球形和非球形胶束理论解释了这一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
杨洁心  刘雷  徐君庭 《化学进展》2014,26(11):1811-1820
近年来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由结晶驱动形成胶束的自组装过程因其较好的可控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综述了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胶束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因素,包括溶剂环境、共聚物结构、结晶温度等.然后介绍了结晶性胶束的活性生长以及"嵌段共胶束";最后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苯乙烯/氢化异戊二烯(简称SEP)二嵌段共聚物在混合溶剂正辛烷-苯中的胶束化过程作了深入研究, 建立了用小角激光光散射法测定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的胶束化过程与小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胶束化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前者是熵减和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nte Carlo模拟, 对比了相同组成下环形二嵌段共聚物AB和线形三嵌段共聚物ABA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 结果发现, 相同链组成的环形和线形嵌段共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差别与A嵌段的比例(fA)及B嵌段间的吸引强度(ε)密切相关. 在fA较小、 ε较大的情况下, 相应环形嵌段共聚物的cmc值更小; 而在fA较大、 ε较小的情况下, 线形嵌段共聚物的cmc值更小. 为了进一步理解胶束化行为同fAε的关系, 计算了胶束化过程中熵和势能部分对自由能的贡献. 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fAε范围内, 环形嵌段共聚物形成胶束时的熵损失更小, 因而从熵贡献角度来看, 环形嵌段共聚物更易发生胶束化. 而从势能贡献角度来看, 当fA较小、 ε较大时, 环形嵌段共聚物形成胶束时势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对自由能的贡献更大, 因而此时环形嵌段共聚物更易发生胶束化. 而当fA较大、 ε较小时, 线形嵌段共聚物形成胶束时势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对自由能的贡献更大, 因而此时线形嵌段共聚物更易发生胶束化. 由此可见, 对体系的胶束化自由能进行系统分析,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环形和线形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  相似文献   

11.
选择了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乙二胺、乙醇胺及2-甲氧基乙醇等七种包括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共溶剂、与水组成混合溶剂,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共溶剂对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水溶液胶束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亲嵌段共聚物溶液内胶束形成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两亲嵌段结构的聚(乙二醇)(PEO)一聚(丙二醇)(PPO)共聚物.利用荧光探针及示差量热法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临界胶束形成温度(CMT)值.发现二嵌段共聚物(PEO-PPO)和三嵌段共聚物(PEO-PPO-PEO)有着类似的变化规律,即随共聚物分子中疏水链(PPO)长度的增大,其CMT值降低.但三嵌段共聚(PPO-PEO-PPO)则因疏水链段处于共聚物分子的两端,因而在溶液中有可能形成立体网状交联结构.此外,利用探针分子在不同极性溶剂中荧光峰值波长发生位移的现象可以对形成胶束内核的组织程度、极性大小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含嵌段共聚物的可结晶型稀固体溶液中,不同共聚物胶束的结晶行为不同;结晶段形成胶束壳和形成胶束核,其结晶行为也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以聚苯乙烯-b-聚(乙烯-co-丙烯)(SEP)为主链、无规分布且数目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为支链的嵌段接枝共聚物SPEG,发现在甲苯中因支链PEMA与聚(苯乙烯-co-对六氟丙基-α-甲基苯乙烯)「简称PS(OH)」的氢键络合作用和EP嵌段的溶解作用导致了聚集体的胶束化,研究了胶束的尺寸及其分布对PS(OH)中羟基含量和共混物组成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将Leibler,Whitmore和Mayes等近期关于非晶嵌段共聚物“稀固体溶液”的理论应用于嵌段聚共聚物结晶型“稀固体溶液”结晶行为的研究。发现球状共聚物胶束既可起成核剂作用,也可起抑制成核作用。报导了当共聚物胶束由球形变为非球形时,共聚物胶束的上述作用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并根据Leibler和Mayes分别提出的球形和非球形胶束理论解释了这一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十六烷基罗丹明B作为主要荧光探针,研究了水溶性嵌段共聚物PluronicF-68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研究表明:PluronicF-68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与温度有极大关系,随温度的升高,其CMC值急剧下降,并且温度对胶束的性质也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可导致胶束的微观粘度增大,表现出很强的负粘-温效应,并发现引起这种负粘-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PluronicF-68分子中聚环氧乙烷(PEO)链随温度升高亲水性变差引起其收缩所致,而由聚环氧丙烷(PPO)形成的内核的微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嵌段共聚物。采用GPC、FTIR、NMR(^1H NMR,^13C NMR和固体NMR)和DM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高分子量,窄分布,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两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8.
结合Forster能量转移和芳香分子极性标尺技术,研究了两端分别标记芴和芘基团、具有不相容双嵌段的共聚物(Fl-PMMA400-b-PAA80-Py)的胶束化行为。结果表明,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较长的PMMA链段首先形成寡链聚集体,这一现象反映了具有不相容双嵌段的共聚物胶束化特征;此外,本文首次发现芴基团荧光对其微环境极性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链段长度和组成的聚4-乙烯基吡啶-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多嵌段共聚物(P4VP-b-PS-b-P4VP)n在其选择性溶剂甲苯和pH<3的水中的胶束化过程,主要研究了多嵌段共聚物链段长度、溶液浓度和溶剂对其胶束形态的影响.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随着P4VP段链的相对增长,多嵌段共聚物在甲苯中的胶束形态由蠕虫链状向短棒状到球状胶束变化,而其在pH<3的水溶液中均形成球形胶束.由于特殊的链结构,聚合物的浓度对(P4VP-b-PS-b-P4VP)n多嵌段共聚物的胶束行为和胶束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P4VP-b-PS-b-P4VP)n多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分布的多分散性对其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形态也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20.
嵌段共聚物溶液胶束温度行为的郑电子湮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电子寿命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正庚烷二嵌段共聚物溶液胶束的温度行为.结果表明正电子湮没参数对溶液中出现的结构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十分灵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o-Ps寿命和强度的陡然变化反映了溶液中共聚物分子聚集态随温度经历不同阶段的变化,超过临界胶束温度o-Ps寿命随温度增高而迅速地增大,这一行为反映了分子聚集体解离成自由共聚物分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