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魏兵  董宇航  王飞  李存志 《物理学报》2010,59(4):2443-2450
提出了一种时域有限差分(FDTD)计算中色散介质薄层问题处理的新算法.对于厚度小于一个元胞尺度的电小尺寸色散介质薄层问题,采用将元胞内电位移矢量和磁感应强度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薄层所在元胞内修正点处的等效介质参数.然后根据常见色散介质模型,包括Debye模型、Lorenz模型、Drude模型等,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可以表示为分式多项式的特点,结合频域到时域的转换关系(即用/t代替)和移位算子方法得到了修正点处的时域本构关系,进而获得时域递推计算式.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通用、节省计算时间、节省内存和计算精度良好等优点. 关键词: 色散介质薄层 节点修正 移位算子 时域有限差分  相似文献   

2.
一种处理色散介质问题的通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兵  葛德彪  王飞 《物理学报》2008,57(10):6290-6297
色散介质的介电系数是频率的函数,使本构关系在时域成为卷积关系.这就给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计算色散介质中波的散射和传播带来了困难.现有算法往往要针对不同色散介质模型推导相应的递推公式,算法的通用性较差.本文完善和发展了移位算子-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使之成为一种处理色散介质电磁问题的通用方法.首先,证明了常见的三种色散介质模型(德拜模型、洛伦兹模型和德鲁模型)的介电系数均可以写成适于移位算子法计算的有理分式函数形式.然后,用/t代替jω,过渡到时域,再引入时域移位算子zt代替时间微分算子来处理有理分式函数形式的介电系数,给出离散时域本构关系的表示式,进而导出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当中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计算了几种色散介质的电磁散射,数值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和程序的通用性和正确有效性.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色散介质 移位算子  相似文献   

3.
张玉强  葛德彪 《物理学报》2009,58(12):8243-8248
借鉴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中的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实现的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通用色散介质的改进移位算子时域有限差分(shift operator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SO-FDTD)方法.与原SO-FDTD方法相比,改进的SO-FDTD方法内存占用减少33%以上,同时计算时间也有所减少.最后通过一阶、二阶色散介质雷达散射截面计算验证了方法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色散介质 移位算子  相似文献   

4.
杨利霞  葛德彪 《物理学报》2006,55(4):1751-1758
根据矩阵Padé逼近理论,把磁化色散介质的相对磁导率张量表示成以jω为自变量的矩阵函数形式,用/t代替jω后过渡到时域,再引入离散时域移位算子代替时间微分算子.进而导出磁化色散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B和磁场强度H在离散时域的色散关系,并将其具体应用于旋磁介质,得到了这种磁化色散介质的Padé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递推表达式.作为验证,用这种方法计算了磁化铁氧体球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所得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理论推导及算例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色散介质 矩阵Padé逼近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利霞  葛德彪  赵跃华  王刚  阎述 《物理学报》2008,57(5):2936-2940
根据磁化铁氧体材料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之间色散的本构关系式,利用时间微分算子/t和jω的时域和频域对应关系,将磁化铁氧体材料频域的本构关系转化为时域的本构关系,然后将时间微分算子/t在时域采用直接离散的方式,得到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时域有限差分迭代式.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简单可行,并节约内存. 关键词: 电磁散射 磁化铁氧体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直接离散方法  相似文献   

6.
魏兵  董宇航  王飞  李存志 《中国物理 B》2010,19(4):2443-2450
提出了一种时域有限差分(FDTD)计算中色散介质薄层问题处理的新算法.对于厚度小于一个元胞尺度的电小尺寸色散介质薄层问题,采用将元胞内电位移矢量和磁感应强度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薄层所在元胞内修正点处的等效介质参数.然后根据常见色散介质模型,包括Debye模型、Lorenz模型、Drude模型等,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可以表示为分式多项式的特点,结合频域到时域的转换关系(即用/t代替)和移位算子方法得到了修正点处的时域本构关系,进而获得时域递推计算式.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通用、节省计算时间、节省内存和计算精度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王飞  魏兵  李林茜 《物理学报》2014,63(10):104101-104101
根据Debye模型、Drude模型和Lorentz模型3种常见色散介质模型频域极化率的特点,利用频域到时域的转换关系jω→?/?t,将极化矢量P与电场强度E的频域关系转换成时域内关于P的二阶微分方程,其对3种色散介质模型皆适用,具有统一的形式.然后采用相比于中心差分具有更高精度的Newmark两步算法(Newmark-β-γ法)求解该方程,进而得到E→P的递推公式,再结合本构关系得到D→E的时域递推式.实现了色散介质电磁场量的时域有限差分迭代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适用于3种色散介质模型的通用算法,并且相比于移位算子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等以中心差分为基础的离散方案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半解析递归卷积的通用色散介质FDTD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强  葛德彪 《物理学报》2009,58(7):4573-4578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半解析递归卷积(SARC)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色散介质电磁特性分析的半解析递归卷积时域有限差分方法(SARC FDTD). 该方法既保持了FDTD方法处理复杂目标的灵活性,又吸取了线性系统SARC算法的绝对稳定性和高精度、低内存、高效率等优点,只需给出色散介质模型的极点和对应系数,即可运用SARC FDTD递推公式和通用程序进行计算,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通过Debye,Drude和Lorentz三种常用色散介质模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色散介质 半解析递归卷积  相似文献   

9.
根据矩阵Pad啨逼近理论,把磁化色散介质的相对磁导率张量表示成以jω为自变量的矩阵函数形式,用/t代替jω后过渡到时域,再引入离散时域移位算子代替时间微分算子.进而导出磁化色散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B和磁场强度H在离散时域的色散关系,并将其具体应用于旋磁介质,得到了这种磁化色散介质的Pad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递推表达式.作为验证,用这种方法计算了磁化铁氧体球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所得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理论推导及算例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各向异性磁化等离子体的SO-FDTD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宏伟  袁洪  陈如山  杨阳 《物理学报》2007,56(3):1443-1446
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各向异性磁化色散介质的有限差分(FDTD)算法,称为移位算子FDTD(SO-FDTD)算法,它利用算子之间的移位递推关系,将一类色散介质的包含介电常数的表达式写成有理分式函数形式,进而导出FDTD中一系列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平板对电磁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和高精度,与JEC算法相比,可使计算效率提高数倍. 关键词: 磁化等离子体 电磁波 FDTD方法 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1.
颛孙旭  马西奎 《物理学报》2012,61(11):110206-110206
基于伸展坐标完全匹配层方程和辅助微分方程 方法, 给出了一种在时域有限差分(FDTD) 计算中适用于常见色散介质的通用边界条件算法. 该算法适用于任意阶的FDTD空间差分, 并且由于所采用的D-H方程独立于计算区域, 所以可以被用于截断任意电介质. 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与卷积完全匹配层 算法相比较, 所提出的吸收边界条件算法不仅通用性强、 计算复杂度低、 计算时间短, 并且吸收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探讨探地雷达正演模拟中,应用广义完全匹配层(GPML)吸收边界条件时的模拟效果.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将麦克斯韦方程离散化,再采用Mur超吸收边界条件和GPML吸收边界条件吸收向外的电磁波,模拟充水岩溶的雷达图像;同时,采用GPML吸收边界条件模拟多个圆柱体异常模型和倾斜界面异常模型的探地雷达剖面图像.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知,GPML吸收边界条件可有效地吸收向外的电磁波,其吸收效果优于Mur超吸收边界条件,在探地雷达的应用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The improved PML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is less than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Berenger's PML algorithm. And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theory and its effectiveness, We have applied the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to the calculation of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s circuit and get its reflection coefficient S 11. The numerical result is show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5.
张然  何军  彭增辉  宣丽 《物理学报》2009,58(8):5560-5566
在全原子力场模型的基础上,对向列液晶nCB(4-n-alkyl-4′-cyanobiphenyls, n=5—8)进行了等压等温NPT系综下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对MD的轨迹分析得到了二阶和四阶序参数以及描述液晶分子翻转运动的取向时间相关函数(TCF),并通过一个近似的单指函数对TCF拟合得到了相关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了nCB(n=5—8)的旋转扩散系数(Rotation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RDC).利用基于统计力学模型的Nemtsov-Zakharov方法和Fialkowski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旋转黏度系数(rotational viscosity coefficient, RVC),进而分别讨论了RVC,RDC和相关时间的奇偶效应.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得到了合理的计算结果和一致的奇偶效应. 关键词: 旋转黏度 奇偶效应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向列相液晶  相似文献   

16.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 domain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most robust and accurate numerical methods for the solution of light scattering by small particles with arbitrary composition and geometry. In practice, this method requires that the spatial domain for the computation of near-field be truncated. An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must be impo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is trunc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boundary condition is essential to the stability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result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boundary condition, referred to as the mixed T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transmitting boundary condition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Liao and co-workers. The present algorithm does not require spatial interpolation for wave values at interior grid points. In addition, it produces two minima of spurious reflections at small and large incident angles, allowing efficient absorption of the scattered waves at the boundary for large incident angles. When the third-order mixed T algorithm is used,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boundary is less than 1% for incident angles from 0° to about 70°. We find that the numerical inst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mitting boundary condition is caused by the location-dependent amplitude of outgoing wav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oundary. For this reason, the mixed T algorithm is stabilized by consistently introducing diffusive coefficients into the boundary equation. When the stabilized algorithm is applied, the near-field within the truncated domain can be computed by using single-precision arithmetic without overflows for more than 105steps in the time-marching iteration. Finally, the new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is validated by carrying out numerical experiments involving the propagation of a TM wave excited by a sinusoidal point source, simultaneous simulation of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small and large domains, and the scattering of a TM wave by an infinite circular cylinder.  相似文献   

17.
郝昆  陈曦  石康杰  杨文力 《中国物理 B》2011,20(1):10303-010303
With the help of the F-basis provided by the Drinfeld twist or factorising F-matrix for the spatial optical soliton model associated with the eight-vertex model, we calculate the partition function for the eight-vertex model on an N × N square lattice with domain wall boundary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8.
微晶硅薄膜带隙态及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氢化微晶硅薄膜费米能级以上的带隙态密度分布与薄膜微结构关系.采用拉曼谱和红外谱表征不同H稀释比制备的微晶硅薄膜的微结构.薄膜带隙态密度分布由调制光电流的相移分析技术测得.采用三相模型(非晶相、晶相和界面相)分析了薄膜带隙态密度与薄膜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材料的带隙态密度随着界面相的增加而增加,当界面体积分数达到最大时,薄膜的带隙态密度也最大,即材料的带隙态密度与界面体积分数正相关. 关键词: 带隙态 界面相 微晶硅 调制光电流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原子物理实验平台上,在室温(293.15K)条件下,用固定剂量(4.3×1011/cm2)的高电荷态40Ar12+离子,辐照沉积在厚度为300nm的金膜表面上、平均直径约为35.3nm的Au纳米颗粒,使其大小发生改变的实验结果.实验中,通过改变入射离子的引出电压,选择不同的能量,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辐照前后颗粒的形态和大小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辐照后Au纳米颗 关键词: 纳米颗粒 高电荷态离子 离子辐照 临界能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制多功能微弧氧化电源,在保持双极性电压脉冲幅度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阴极电压脉冲占空比(dc)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阳极的峰值电流随处理时间的变化分为几个不同阶段,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与dc密切相关.氧化膜主要由金红石和锐钛矿相TiO2组成,金红石相TiO2的相对含量在dc=50%附近随dc关键词: 微弧氧化 钛合金 占空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