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梅厄(MichelMayor)和奎洛兹(DidierQueloz)于1995年10月6日宣布有一颗质量为木星一半的行星围绕着恒星飞马座51运行以来,世界各地的行星猎手们已发现100多个太阳系外的行星,但它们几乎都是气态巨行星。探索地外文明的科学家们渴望能找到像地球那样绕着恒星运行的行星系统。2002年初,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克林(GregoryLaughlin)宣称距太阳51光年的类太阳恒星大熊座47有两颗像土星、木星那样的行星在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而不是像已发现的其他巨行星在偏心的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故在大熊座47附近可能存在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2.
左文文  吴学兵 《物理》2016,45(1):1-10
2015年,以中国天文学家为主的国际研究团队宣布发现了目前已知的宇宙早期发光本领最强、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这颗类星体SDSS J0100+2802如同一座最明亮的灯塔照亮了人类探索神秘的早期宇宙的道路,它的发现刷新了人类使用2米级望远镜发现高红移类星体的纪录,更对宇宙早期黑洞的成长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将着重介绍:(1)类星体的发现;(2)类星体的本质以及描述其物理性质的参数;(3)研究类星体的重大科学意义;(4)类星体尤其是高红移类星体的搜寻方法;(5)最亮的高红移类星体的发现历程;(6)对今后高红移类星体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徐仁新 《物理》2021,(3):197-198
<正>人们传统上依赖大型设备来搜寻比质子还重的暗物质粒子,但最近正将目光转向对轻质量粒子敏感的小型实验。依据暗物质粒子与各种材料中电子或原子核之间的非弹性碰撞,新的探测方案拟搜寻所谓的亚Ge V暗物质,其质量可低于质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今年是国际天文年,主题为“探索我们的宇宙”。以纪念400年前伽利略开始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所开启的人类对宇宙的科学探索。今年又恰逢爱因斯坦这位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诞辰130周年。在国际天文年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30周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思想是科学理论的灵魂,科学精神是取得科学成就不可或缺的品质.本文通过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活动,探讨了伽利略的科学精神基础、科学研究的起点和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他的科学思想对当前的科研和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起步的,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摆脱出来。经过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等先驱的不懈努力,到牛顿建立力学体系,取得极其伟大的成功。牛顿之后,经典力学又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重要。这里,主要考察有关伽利略惯性原理以及牛顿体系的宇宙佯谬等问题。牛顿力学和引力定律是有近似的。首先,所有力学现象的描述,都离不开测量。在牛顿理论中,隐含着测量信号的速度为无限大,刚尺和钟的计时都满足欧几里德几何等假定。牛顿理论成立还有一些其他条件。通常,往往用“宏观、低速”来表述这些条件。然而,这并…  相似文献   

7.
徐耕  邓丙成 《物理》1998,27(11):660-667
低能电子衍射方法虽然是表面结构研究的有力工具,但由于是一种尝试-修正方法,用来研究复杂表面结构就很难得到确定的结果.经过近10年来的努力,已经发展起来了张量低能电子衍射结构自动搜寻计算程序包,使研究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文章对此方法的框架作了简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是天文望远镜。自从1609年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成功,约400年来,望远镜早已从小型手控的发展到由计算机控制的庞大复杂的天文仪器。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的称号曾几易其主。从美国威尔逊山上的胡克望远镜,到雄据宝座达50年之久的帕洛马天文台口径5米的海尔望远镜,再到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口径10米的一对凯克望远镜,  相似文献   

9.
针对放射源搜寻过程中难度大、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寻源方法。该方法利用移动机器人搭载辐射探测器采集的剂量计数值,根据γ射线的衰减规律建立辐射衰减模型;在机器人前进的过程中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放射源的参数进行实时估计;采用高斯分布函数对重采样后的粒子进行自适应更新,保证重采样后的粒子具有多样性;根据辐射环境创建机器人路径规划模型,采用人工势场法规划机器人的自主寻源路径。实验在Matlab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遮挡环境下能够搜寻到未知的单点源,同时自适应更新能够提高算法的稳定性,缩小寻源误差。  相似文献   

10.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历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次科学革命的实质主要是伽利略决意要从人类现有的知识中彻底消除那些与观察和由此得出的合理的概括不相符的观点,它是对经验主义的完结.伽利略深知他要面对许多强大的权威、习惯以及最麻烦的常识;他从启蒙开始,逐步过渡到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论证,并通过真正纯粹的思想、逻辑和实验,而不是经验或感知从而为近代科学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日月星辰像磁石吸光。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用肉眼直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次把望远镜指向星空,才结束了肉式各样的天文望远镜,望远镜成为伽利略是历史上一位重量级的有关运动物体的实验,推翻了以亚念,还自己动手制造望远镜,并率望远镜观天在科学史上非同小可,激动人心的天文新发现事实证明了性.开创了宇宙探索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温度概念新的教学要求,阐述了温度概念的建立及其物理意义,并以现代的观点对温度概念的延伸作了初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左右是个常见的源自日常生活的科学概念.英文物理文献中同左右之分有关的概念有handedness,helicity,spirality,chirality和parity,且关于左(left, link, gauche, sinister, nigh)、右(right,recht,droit,dexterous)的写法也是多样并存的局面.左右的对称性及其破缺在自然界得到了最广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当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开启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纪元,400年后的今天,一架30米的巨型望远镜将造在夏威夷岛上的冒纳凯阿火山上。望远镜的分块式主镜直径接近100英尺(约合3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该项目简称"TMT",预计造价10亿美元,计划10年完成。这只巨大的"天眼"将使得天文学家能比过去更清晰地看到暗弱的天体,为人类带来更多有关宇宙的更新、更深层的信息并有望做出重大突破性发现。  相似文献   

15.
伽利略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1]被称为17世纪最有成就的力学著作.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万物图中,标定了宇宙有大小,为137亿光年,于是一切事物都划定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了。这个数字是什么意义?怎么来的?很有必要解释一下,这是我们宇宙观的基石。137亿光年,其实只是我们今天的宇宙的“哈勃半径”,与宇宙的膨胀率有关。宇宙的尺度是随宇宙年龄的增加而膨胀的。人类的科学史观中,没有什么概念比宇宙膨胀更为重要的了,它比“一切由原子构成”的原始观念更为影响深远和更让人始料不及。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只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而像太阳这样或大或小的恒星,在银河系中有千亿个,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力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力的概念,起先可能是从原始人类在狩猎活动中需要用力投掷石块等以击倒野兽的体验中得来的。公元前4世纪,我国思想家墨翟就对"力"做出了正确的表述,他在《墨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为了生存,人类一直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并且把探索自然界获取的知识总结归纳成一门科学--自然科学。一代代人用自己的智慧丰富着自然科学的宝库,使之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3),在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导言部分写道:“17世纪初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从塔顶抛出了质量不一的两个球,结果这两个球同时落地.这一实验证明了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20.
 从以往的经验或知识中得出来的科学命题,能否进一步被人们认同为科学定律,这决定于对这个命题的证明(常常是数学证明)是否“真”,而在几种证明“同真”时,则又决定于是否存在“美”。“我选择美”是科学家普遍的心理写照,只有既“真”且“美”的证明,才能使科学命题在人们心目中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升华为科学定律。由于在物理实验中充了气的黄铜球比真空时的黄铜球重,所以人们不难从力平衡知识中直觉得到这样一个科学命题,即“气体重量等于下方气压减上方气压”,对于这个可以直觉出来的命题,有关教科书是用微分来证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