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叶茹  薛莺 《中学数学》2023,(14):3-4+14
本文中以“一次函数”章节复习课为例,阐述了基于后建构课堂的章节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后建构章节复习课要“立足学生认知,以“本”为本设定知识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多层次激发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还课"概述还课起源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是近年来主动学习、建构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一般认为,还课教学模式是建构理论在教学中的一种延伸,其利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但与建构理论有所区分的是,还课教学需要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引导,而建构理论纯粹要求学生做自主学习和探索,这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学情而言是比较难以实现的.还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近年来的一些还课探索来看,很多教师在还课研究和尝试中并未领会到还课  相似文献   

3.
近期在中学听了两节高一年级的解析几何课,内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两圆的位置关系”.两节课的教学模式都是“学案教学”.现将听课后的思考纪录如下. 1 “学案教学法”的积极意义 “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不同是课前让学生以完成“学案”的方式提前进入教学活动,以小组课前讨论的方式(有的学校以个人方式)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填写教师事先发下的“学案”,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先在全班汇报本组课前学习的效果,然后教师点评或组织全班学生讨论,继而再逐步深入课题.课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分小组围坐,学生动笔演算,相互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穿插点评,最后由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学生活动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性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通过师生共同整合、选择、确定待解决的问题 ,以及把待解决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不断转换、分解成学生“现有发展区”内的问题加以解决 ,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之中 ,最后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和对探索新问题的期待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课题组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 .本文是问题性教学的一个课例 .1 设置情境怎样引导学生走上“发现之路” ?由于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以及显示欲 ,所以精心设计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发现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郑强松 《中学数学》2012,(12):20-21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多数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中不自觉地常采用传授式的教学,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等方面仍关注“怎样教”,而对“学生怎样学”则考虑得不是很多.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念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归纳、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我校《初中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案例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几年来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案例.下面介绍的这节课案是2012年5月我校组织的初二教师“研训合一”的展示活动中,南课题组王老师执教的研究课,在教育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下面介绍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断及点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什么样的课型适合建模教学,建模的过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体现,如何让学生产生主动建模的欲望,如何让建模过程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如何让建模活动与教学任务的完成辨证统一,等等.从这一系列问题入手,寻求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建模的实施策略.本文中对“物体位置的确定”这节公开课的“模型假设、模型求解与分析、模型应用、模型拓展”教学过程进行了实录与分析,最后给出了有借鉴意义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7.
周远方 《数学通报》2002,(12):10-13
本课是高三复习均值不等式应用的一个探究性教学案例 .全课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纸盒提出问题 ,自始至终地围绕着“纸盒的体积最值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探求、创新 ,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索、自主决策、合作纠正 ,逐步完善问题的解决途径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纸盒的体积是不是尽可能大”的层层探索 ,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的暴露 ,在对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不断反思中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逐步扩大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1 教学过程1 1 提出问题教师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与纸盒打交道 …  相似文献   

8.
王建明 《中学数学》2023,(19):82-83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新课程已由单一维度的“知识与技能”向多维度发展.教学中逐渐打破了“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为了上好课,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精心筹备课前预案,以便教学时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教师也要根据课上活动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合学生发展,更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进而促进“教”与“学”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以“数列求和”微专题复习为例,通过给学生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素材,引导学生就所给的素材构造新数列,并对新数列进行求和.以课前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学生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构造新数列以及对新数列求和的过程”,探索“把课堂交给学生”的高三数学二轮深度复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主体性即学生(主体 )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创造性 .体现素质教育的课堂必须坚持体现以上“四性”,变传统的教学信息的单向交流 (教师→学生 )为教学信息的对称平等交流 (教师←→学生 )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此 ,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下面仅以立体几何“二面角”一课为例谈谈我们的课堂设计、教学实施及课后感想 .关于二面角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回放 :1 知识回顾和预备1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定义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3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学生思考两分钟后 ,教师请 A、B、C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宁波市组织了首届“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笔者有幸执教“探索拼图中的数学”一课,本课让学生在探索拼图中的数学规律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形成思想,受到与会教师的广泛好评.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及后续反思撰写成文,以期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以“活动导学单”为媒介展开教学活动.笔者以“一元整式方程”一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二学期华师大版21.1)的教学实践为例,对“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3.
孙静霞 《数学之友》2023,(10):19-21
本文从数学学习的应有之义出发,提出了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意义地言说”的教学主张.提出了数学课堂上应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方式来建构知识.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有意义地言说”,课堂中如何结合具体的课型引导学生“有意义地言说”,以及“言说”的操作要义.  相似文献   

14.
体验式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与体验,让学生在经历活动中体验,在观察与反思中体验,在归纳与抽象中体验,让思维活动在体验中循环反复,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中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一课的教学为例,实践了体验式学习在数学定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徐林杰 《数学之友》2020,(4):46-47,50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与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调动者.本文纪录了“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部分的内容)一课的教学过程,并就此谈一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陆丽萍 《中学数学》2023,(18):18-19
<正>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思维,尤其是高层次的思维,培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素养.高阶思维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只有把“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通过自我建构,深度学习才会发生,高阶思维才能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核心,注重学习建构理论的精炼,建立一个完整的单元式教学架构,并探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17.
文[1]从让学生体验教学过程、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等角度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上好"探究课"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见解独到,对探索"探究课"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读后深受启发.但美中不足的是,文[1]在探究活动一中所举的案例的结论是错误的,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8.
马驰 《数学通讯》2013,(4):38-39
"导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草根教学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小教学差异,有助于"共同进步",因而成了时下打造高效课堂很受热捧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诸多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它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促使教师革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教学理念、理解、经验、能力和习惯,在实践"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高中数学课堂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值得商榷,期望得  相似文献   

19.
基于UbD单元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大格局(探查学生学情、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实证依据、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指向数据分析素养的“用样本估计总体”单元起始课教学,具体教学过程由大情境与大问题引领,师生活动加以串联,结合UbD单元教学模式的特点,大问题与师生活动的有效性由实证依据进行后测,而实证依据又指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建构“基件模型”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通过“建模一识模一套模一解题”几个环节快速地将问题解决.课堂深度追问是对学生的解答追原因、问下落,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想法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倾听一理解一质疑一争论”等互动的氛围. 近日,笔者在执教一节九年级复习课上,经历了一场因教师的不舍追问而促进了学生将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而触发了思维活动、促进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促成了新模型的建立的学习过程,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