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86,188,190Pb低位长椭球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186Pb,188Pb和190Pb核,对它们的低位长椭球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这三个核从理论上预言了该带带头,并把壳模型应用到186Hg核,得到与实验较好地符合验证了这种理论预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用角动量投影壳模型研究了^118Pb核素的形状共存,实验数据经过计算结果的分析,指出^118Pb的低能激发态存在着对应于不同内部粒子组态的环形基态、扁椭球和长椭球三种形状的共存;预言了质子h9/2两粒子一两空穴扁椭球带;指出长 球带是两种多粒子-空穴激发组态的混杂,并导出了混合系数,由这些系数,可以说明中子i13/2破对引起的顺排对长椭球带的影响是一个渐进过程;并指出了2^+态的能量范围在804-  相似文献   

3.
任中洲 《中国物理 C》2002,26(10):1046-1049
用自洽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研究了核271110及其α衰变链核的结构.理论的α衰变能与实验数据符合.理论的核寿命也与实验数据比较接近.预言了未知核素275112的性质,并讨论了质子数Z=108附近的形变壳效应.  相似文献   

4.
用推转壳模型计算研究了原子核的高速转动运动及其结构特性.讨论了A~50区核的转动特性;A~80$区(N=Z)核的形状共存问题; A~110$区丰中子核的扁椭球形变的稳定性. 基于壳模型理论, 我们用限制组态绝热堵塞方法计算讨论了A~130, 180和超重核区的高角动量同核异能态,系统预言了高角动量多准粒子态的存在, 并指出这些核态可以有较长的寿命, 这对于不稳定核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计算解释了不少典型的实验观测, 一些理论预言已经被最近的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5.
马伯强  孙佶 《中国物理 C》1988,12(6):786-792
本文采用在壳动力学和总能量守恒条件对肪冲近似进行了运动学修正,由此计算了核结合效应在轻子原子核深部非弹散射中的影响,并将这种模型与采用离壳动力学计算核结合效应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模型对束缚核子的结构函数F1(x)及Callan-Gross比率RALT给出不同的结果和预言.与实验的对比表明:在壳处理比离壳处理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而且与实验的符合也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6.
使用壳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丰中子氮同位素的β ̄衰变,并对其衰变子核18,19,20,210的能级结构性质给出理论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研究了18,19,20N核的Gamow-Teller允许型β ̄衰变的特性,对与近期实验观测不一致之处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预言了21N的β ̄衰变及其子核高激发态的能级结构性质.这些计算将对氮同位素的实验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83Rb的低能低自旋部分通过83Sr的放射性衰变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衰变纲图, 对一些能级基于新的log ft值和γ分支比给出了自旋-宇称指定. 为了对这个核的能级结构进行讨论,将投影壳模型应用到核83Rb, 对激发的正宇称晕带和负宇称基态带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此模型能很好地再现实验结果. 此外,为了从定量的结果抽取出物理内涵,给出了计算的负宇称基态带的带图.  相似文献   

8.
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129La核,对单准质子带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组态为πh11/2的yrast带和组态为πg7/2带的拟合令人满意-还确认了一个组态为πg7/2[νh11/22的扁椭球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84Rb核,对组态为πg9/2νg9/2的正宇称晕带和组态为π(p3/2,f5/2)νg9/2的负宇称晕带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机理进行了探讨.角动量投影壳模型计算显示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是原子核随自旋增加形状发生变化的信号,其间原子核从低自旋的长椭球通过三轴形变变到高自旋的扁椭球.此外,还确定了此两带的原子核形状.  相似文献   

10.
用推转壳模型PNC方法研究了166Hf94-170Hf98核,计算了这三个核晕带和次晕带间的带交叉频率、带间互作用强度、顺排角动量和转动惯量等,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Nilsson势参数完全按照Lund系统学选取的情况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玉美  许甫荣 《物理学报》2008,57(8):4826-4832
使用壳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丰中子氮同位素的β-衰变,并对其衰变子核18,19,20,21O的能级结构性质给出理论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研究了18,19,20N核的Gamow-Teller允许型β-衰变的特性,对与近期实验观测不一致之处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预言了21N的β-衰变及其子核高激发态的能级结构性质.这些计算将对氮同位素的实验研究很有帮助. 关键词: 中子滴线 -衰变')" href="#">β-衰变 氮同位素 壳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AME2016发布的基态原子核质量数据,分别从模型的精度及实验预言的中子新幻数两方面系统比较分析了八个普适核质量模型的可靠性及预言能力.分区系统的计算了八个核质量模型预言的核质量均方根偏差,分析发现对现有实验数据精确度较好的是Bhagwat和WS4两个模型.通过分析中子壳能隙随中子数的变化趋势发现KTUY, WS3和WS4三个模型可以较好地再现中子新幻数N=32引起的突变行为,预言了在Cl和Ar同位素链中N=32极有可能是新的幻数.通过分析超重区域a衰变能随中子数的变化趋势发现FRDM12, WS3和WS4三个模型均可以较好地再现N=152, 162的子壳现象,且预言了对于质子数Z=108—114同位素链在N=184处原子核的寿命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3.
张玉虎 《中国物理 C》2002,26(6):582-588
利用15 4 Sm( 31P ,5nγ) 180 Ir反应产生并研究了双奇核180 Ir的高自旋态 .实验中进行了180 Ir核的在束γ测量 ,包括γ射线的激发函数测量、X γ和γ γ符合测量 ,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80 Ir由 5个转动带构成的能级纲图 .依据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的带内B(M1 ) /B(E2 )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 ,以及相邻双奇核的带结构特征 ,给出了转动带的准粒子组态 .在推转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中 ,定性地讨论了转动带结构特征的组态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变分法,建立了反射不对称壳模型(RASM)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计算RASM的本征方程可以得到原子核的八极转动带.在RASM框架下,再现了典型八极形变偶偶核Yrast带的一些基本特征.计算了典型八极形变偶偶同位素222—230Ra的Yrast带,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154Sm(^31P,5nγ)^180Ir反应产生并研究了双奇核^180Ir的高自旋态,实验中进行了^180Ir核的在束γ测量,包括γ射线的激发函数测量、X-γ和γ-γ符合测量,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80Ir由5个转动带构成的能级钢图,依据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的带内B(M1)/B(E2)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以及相邻双奇核的带结构特征,给出了转动带的准粒子组态,在推转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中,定性地讨论了转动带结构特征的组态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张玉美  许甫荣 《中国物理 C》2006,30(Z2):115-117
用壳模型方法研究了丰中子核18N的β衰变. 在psd模型空间使用不同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计算, 对不同相互作用得到的B(GT)值进行对比和讨论, 给出了最吻合的计算结果. 讨论了18N核的Gamow-Teller型衰变的特性, 理论计算对近期的实验观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粒子的激发主要存在于psd空间; 另外预言出9.5MeV附近存在一个B(GT)峰值, 这些计算对氮同位素的β衰变的实验研究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带电原子由于缺少内转换(同质异能态)或电子俘获跃迁(β衰变)引起的核寿命的变化.理论预言了随着电荷态的增加,内壳的电子在核表面的电子密度降低,内壳电子能级也降低,不稳定原子核的寿命由于前一原因而缓慢增加,但当内壳电子能级降到特殊能量时产生剧烈增加.比较了由于不同的跃迁能量和跃迁类型对内转换过程的半衰期的影响,并将计算的理论值与一些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对.并开发了进行这类计算的公共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8.
用推转壳模型PNC方法研究了166Hf94170Hf98核,计算了这三个核晕带和次晕带间的带交叉频率、带间互作用强度、顺排角动量和转动惯量等,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Nilsson势参数完全按照Lund系统学选取的情况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9.
许昌  任中洲 《中国物理 C》2003,27(12):1089-1094
用α结团模型计算新合成超重元素的半衰期,与已知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理论和实验数据能够很好地符合,验证了α结团模型对超重核研究的有效性.同时结合标准的形变Har-tree-Fock模型核质量表给出半衰期理论计算结果,可供以后在理论或实验上研究超重核参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超重核区域的α衰变能、双中子分离能和双质子分离能,并讨论Z=114和N=184处是否存在壳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A≈80区奇-奇核旋称反转问题上已提出几种机制,但没有一种理论推断是结论性的.在本工作中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80,82Rb核,对组态为πg9/2⊙νg9/2的正宇称晕带和组态为π(p1/2,p3/2,f5/2)⊙νg9/2 的负宇称晕带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机制进行了探讨.角动量投影壳模型计算显示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是原子核随自旋增加形状发生变化的信号,其间原子核从低自旋的长椭球变到高自旋的扁椭球.此外,还确定了此两带的原子核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