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林美娟  胡珍 《应用化学》2009,26(6):646-650
以一定比例正辛酸和月桂酸为第一配体,通过皂化法合成了脂肪酸铕配合物,并溶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通过本体聚合得到了含脂肪酸铕的PMMA光致发光聚合物材料AxByEu/PMMA(其中A=正辛酸根,B=月桂酸根,x、y分别表示正辛酸和月桂酸的比例)。考察了不同的第二配体(咔唑、二甲基-联吡啶、邻菲罗啉、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对脂肪酸铕聚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选择出合适的第二配体HTTA,进而合成了A3Eu/HTTA/PMMA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脂肪酸铕配合物及聚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脂肪酸铕配合物及其聚合物均具有很好的光致发光性能,紫外激发能发射Eu3+离子的特征红光。当HTTA的质量分数减小至0.02%时,仍能很好地促进体系的发光,且不影响聚合物本身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含β二酮(HTTA或HDBM)的稀土铕配合物Eu(OC3H7)xβy,并与MMA单体通过本体聚合获得PMMA/Eu(OC3H7)xβy聚合物,研究稀土配合物中x与y的大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Eu(OC3H7)xβy聚合物能发射很强的Eu3 离子的特征荧光,其中当x=3(y=0)时,荧光强度最小,当y=2(x=1)时,荧光强度强且与y=3(x=0)时相当;x与y的大小对聚合物的溶解性及微观形貌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一定比例正辛酸和月桂酸为第一配体,通过皂化法合成了脂肪酸铕配合物,并溶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通过本体聚合得到了含脂肪酸铕的PMMA光致发光聚合物材料AxByEu/PMMA(A为正辛酸根,B为月桂酸根,x、y分别表示正辛酸和月桂酸的摩尔比). 考察了不同的第二配体(咔唑、二甲基-联吡啶、邻菲罗啉、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对脂肪酸铕聚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选择出合适的第二配体HTTA,合成了A3Eu/HTTA/PMMA聚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测试技术对配合物及聚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合成的含脂肪酸铕配合物及其聚合物均具有很好的光致发光性能,紫外激发能发射Eu3+离子的特征红光. 当HTTA的质量分数减小至MMA的0.02%时,仍能很好地促进体系的发光,且不影响聚合物本身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4.
林美娟  王文  章文贡 《高分子学报》2006,3(8):1013-1018
合成了(异丙氧基)二(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基)钐[Sm(OPri)(TTA)2]配合物,并通过本体聚合制备Sm(OPri)(TTA)2/PMMA光致发光材料,采用IR1、H-NMR、XRD、DMTA、FS、E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m-(OPri)(TTA)2/PMMA在396 nm波长激发下在562、598、644 nm处发射很强的Sm3+离子4G5/2→6H5/2,4G5/2→6H7/2,4G5/2→6H9/2跃迁的特征荧光,其发光强度与Sm(TTA)3/PMMA相当;其储能模量E′、玻璃化温度Tg和粘流温度Tf均比PMMA有所提高;Sm(OPri)3/PMMA形成类似交联结构聚合物,而Sm(OPri)(TTA)2/PMMA为线型无定型结构聚合物.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对Eu(TTA)3·2NMP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种共混膜材料之间对铕/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Eu(TTA)3*2NMP]三元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差异. 实验发现, 无论是溶液状态, 还是共混膜材料, 三元配合物/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均大于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为稀土荧光物质的成膜与加工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负载-氯化钕(NdCl3)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与4-乙烯基吡啶共聚活性。考察了Al/Nd摩尔比、聚合时间以及苯乙烯与4-乙烯基吡啶比(g.g-1)对苯乙烯与4-乙烯基吡啶共聚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极性单体与烯烃的共聚反应能有效发生,聚合物负载氯化钕配合物的催化性能高于同类小分子稀土氯化物,配合物催化活性随着Al/Nd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反应时间为2 h时配合物催化活性最高;4VPy和St摩尔比为4∶2时产率较高;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7.
含稀土三元配合物高分子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发光良好的稀土三元配合物Eu(TTA)3phen和Tb(AA)3phen复合到水溶性的聚合物PVP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了具有荧光特性的聚合物纳米纤维,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荧光测试表明稀土配合物在聚合物纳米纤维中比其在粉末中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及更长的荧光寿命,其原因可归结为聚合物链状结构使得配合物无辐射的分子运动的受限,聚合物纳米纤维为稀土配合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该纳米纤维在紫外激发光的照射下可以发射出很强的稀土配合物的特征红光和绿光.  相似文献   

8.
以1,8-萘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萘酰亚胺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NAPa和NAPb)。通过核磁、元素分析、紫外吸收光谱等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这两种化合物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合成了它们均聚物,用1H-NMR ,GPC等对均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及其聚合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溶剂以及在聚合物薄膜中的激发和发射荧光光谱,考察了聚合物浓度、溶剂极性等对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和均聚物都具有较强的绿色荧光, 均聚物的荧光量子效率(φPNAPa=0.34, φPNAPb=0.35)高于单体的荧光量子效率(φNAPa=0.25, φNAPb=0.27)。  相似文献   

9.
以柠檬酸、尿素为前体,用甲苯、丁醇、乙醇、环丁砜等系列不同沸点的溶剂,通过反应条件温和简单的溶剂回流法一步合成了多色荧光碳点(CQDs).对所制备的碳点进行TEM、FT-IR和PL等表征,其中甲苯溶剂回流法制得的碳点荧光性能最优,具有最高的荧光强度和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有较好的相容性.其荧光发射峰位于475 nm,颗粒粒径为3~6 nm;采用溶剂蒸发法制成具有红、黄、绿多色荧光的CQDs/PMMA复合荧光薄膜材料,可用于新型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
袁攀  胡苏军  应磊  杨伟 《应用化学》2010,27(3):262-266
用Suzuki缩聚反应合成了以三-(2-间溴苯基吡啶)合铱为核,以聚2,5-二辛氧基苯为枝的超支化电磷光绿光聚合物(PPPIrppy)。 聚合物中当铱配合物摩尔分数大于0.5%时,主体的发射被完全淬灭,电致发光(EL)光谱只有位于520 nm处的绿光发射,表明主客体之间发生了有效的能量转移。 基于铱配合物摩尔分数为1%的聚合物的发光器件(器件结构:ITO/PEDOT:PSS/emissive layer/Ba/Al)在电流密度为40×10-3 A/cm2时,最大电流效率达到2.89 cd/A,器件的最大亮度达到1 689 cd/m2,色坐标为(0.34,0.59)。  相似文献   

11.
林美娟  王文  章文贡 《应用化学》2004,21(12):1241-0
Eu(OPri)3/Tb(OPri)3共掺杂P(MMA-co-St);Eu(OPri)3/Tb(OPri)3;共掺杂;P(MMA-co-St);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唐洁渊  林美娟  章文贡 《化学学报》2001,59(12):2202-2208
研究了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Eu(Ⅲ)-DBM-PSAA。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分别与PSAA,DBM^-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一个Eu^3^+分别与PSAA中三个链节的羧基和一个DBM^-发生配位。从而得到该配合物的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进行研究,配位聚合物不能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只能溶于丙三醇/异丙醇混合溶剂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离子的^5D0→^7F2的跃迁。  相似文献   

13.
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丙烯酸(PAA)(Mn=5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n=3000)发生配位反应,分别得到配位聚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产率分别为89.7%和87.3%.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Eu3+分别与PAA,PSAA和DBM-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1个Eu3+分别与PAA中2个链节或PSAA中3个链节的羧基和1个DBM-发生配位.Eu3+离子在配位聚合物Eu(Ⅲ)-DBM-PAA和Eu(Ⅲ)-DBM-PSAA中的含量分别为28.46%和12.23%.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配位聚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3+离子的5D0→7F2的能级跃迁.  相似文献   

14.
线性共轭高分子P-1是由单体1,4-二溴-2,3-二正丁氧基萘(M-2)和5,5'-二乙烯-2,2'-联吡啶(M-3)通过Pd催化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由高分子P-1和Eu(TTA)3·2H2O和Gd(TTA)3·2H2O反应生成.高分子P-1能发射强蓝绿色荧光.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发光性能测试表明,含有Eu(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2不仅显示高分子荧光,而且还显示了Eu(Ⅲ)(5D0→7F2)特征荧光,含Gd(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3仅发射高分子的荧光,其荧光波长相对P-1而言,呈现13 nm红移.  相似文献   

15.
以氯甲基聚苯乙烯(CMPS)为出发物质,通过两步改性反应,相转移催化的酯化反应(乙醛酸钠为反应试剂)与均相的Schiff碱反应,制备了侧链键合水杨酸(ASA)配基的聚苯乙烯ASAPS,并使之与Eu(Ⅲ)离子配位螯合,制备了高分子-稀土配合物ASAPS-Eu(Ⅲ).重点研究了相转移催化的酯化反应,也初步考察了配合物ASAPS-Eu(Ⅲ)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CMPS可有效地与水相中的乙醛酸钠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醛基(AL)化改性的聚苯乙烯ALPS.相转移催化剂的结构与溶剂的极性对相转移催化反应有显著的影响;配合物ASAPS-Eu(Ⅲ)具有Eu(Ⅲ)的特征荧光发射,并产生显著的Antenna效应.  相似文献   

16.
含Eu(DBM)_3·H_2O纳米微晶的光学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β二酮的配合物因其具有Antenna效应,发光强度明显增强;而且它的激光性质也被证实[1] ,是应用价值极大的配合物.稀土配合物与高分子的复合,获得了兼具二者优良性能的功能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常二者的复合多采用直接掺杂、机械共混和熔融等方法.但由于二者的相容性较差,并且存在着浓度淬灭现象,使获得高稀土含量、分散均匀的聚合物发光材料非常困难.以往,杨柏小组分别采用直接掺杂和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含稀土配合物的光学树脂[2 ,3 ] ,但稀土配合物含量受到限制.本文在文献[4,5 ]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制备了30~30 0nmEu…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铕 (Ⅲ )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苯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PSAA)在不同pH值时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NaEu(Ⅲ ) TTA PSAA的 3种样品 (a)、(b)、(c)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DTA TG等测试手段证实Eu3+ 分别与PSAA、TTA- 发生配位 .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配位组成和结构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发生变化 .结果表明 ,配合物试样 (a)、(b)、(c)中Eu3+ 的含量分别为11 89%、12 5 5 %和 13 4 1% .由于配合物中存在着Eu3+ 分别与TTA- 和PSAA分子中羧基的配位作用并进一步交联 ,因此配合物样品均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只能溶于N ,N 二甲基甲酰胺和丙三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 ,而且耐热性能均提高 .该配合物均是褐色固体 .荧光光谱表明 ,样品在常温、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 ,主要是Eu离子的5D0 →7F2 的跃迁 .讨论了溶剂、pH值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当pH =10时 ,合成的配合物有最好的荧光性质 .  相似文献   

18.
Novel luminescent ternary organic-inorganic-polymeric hybrid material has been assembled by Eu(3+) complex incorporating into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matrix. The functionalized silylated precursor PDC-Si derived from PDC (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chloride) behaves as the coordination units of Eu(3+) ion. The organic polymer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ystem by directly dissolving PMMA in solution of Eu(PDC-Si)(3) complex and N-N-Dimethyl Formamide (DMF) with subsequent addition of tetraethoxysilane to promote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The structure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hybr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The 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emission spectra and luminescence lifetimes. XRD reveals its amorphous structure.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occurs between PMMA and Eu(3+), and replacement of water molecule by PMMA in the first coordination sphere was confirm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binary hybrid.  相似文献   

19.
Binary blends of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oxide) (PPE) with various styrene copolymers were investigated. Poly(styrene–co–acrylonitrile) (SAN), poly[styrene–co–(methyl methacrylate)] (SMMA), poly[styrene–co–(acrylic acid)] (SAA) and poly[styrene–co–(maleic anhydride)] (SMA) are only miscible with PPE when the amount of comonomer is rather small. From calculated binary interaction densiti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trong repulsion between PPE and comonomer limits miscibility. In blends of PPE with SAN, as well as with ABS,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between the blend component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upon addition of polystyrene–block–poly–(methyl methacrylate) diblock copolymers (PS–b–PMMA) and polystyrene–block–poly (ethylene–co–butylene)–block–poly–(methyl methacrylate) triblock copolymers (PS–b–PEB–b–PMMA). They show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orphology, phase adhesion and mechanical blend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酸(AA)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Eu3+为中心离子,合成了一种可聚合的稀土铕配合物.以配合物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和对苯乙烯磺酸钠为共聚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含铕荧光共聚物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配合物单体含量对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光散射粒度仪(PCS)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乳液形成了相对均一的球状结构,但随着配合物单体含量增加,共聚物微球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变差.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共聚物乳液的荧光性能,在594和619 nm处出现Eu3+的特征发射光谱,且荧光强度随着配合物单体含量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