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酸锌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黄超锋  梁慧  熊伟  陈燕  胡欣怡 《分析化学》2011,39(3):401-404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大黄酸锌配合物(Rhein-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Rhein-Zn能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并以静态猝灭为主;Rhein-Zn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1.3×107 (22 ℃)、1.6×106 (27 ℃)和1.0×105 L...  相似文献   

2.
邻菲咯啉合铜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两种配合物,[Cu(phen)(L-Phe)(H2O)]ClO4(1)(L-Phe为L-苯丙氨酸根)和[Cu(phen)(Gly)(H2O)]ClO4·2.5H2O(2)(Cly为甘氨酸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配合物(2)与BSA的结合常数大于配合物(1)与BSA的结合常数,牛血清白蛋白对配合物的结合位点数为1,荧光猝灭作用机理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3.
冯小强  李小芳  杨声  伏国庆 《化学学报》2011,69(16):1946-1950
合成并表征了桂皮酸-1,10-二氮杂菲-镧三元配合物,运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三元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三元配合物浓度的增加,BSA的紫外光谱表现增色效应和较小的蓝移;三元配合物可有规律地猝灭BSA的内源荧光,使BSA发生较强的静态荧光猝灭.在室温下,三元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  相似文献   

4.
用紫外、荧光、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氨基黑10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氨基黑10B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其猝灭类型属于静态猝灭;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利用Gibbs-Helmholtz方程计算得到该猝灭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表明氨基黑10B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与BSA相互作用;圆二色和同步荧光光谱显示氨基黑10B对BSA构象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Cu(Ⅱ)作为中心离子,5-氟脲嘧啶(5-Fu)和邻菲咯啉(Phen)作为配体,合成了[Cu(Phen)(5-Fu)2](NO3)2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了配合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利用荧光光谱考察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BSA作用可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为静态...  相似文献   

6.
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绞股蓝皂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确定了绞股蓝皂苷与BSA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利用热力学分析探讨了绞股蓝皂苷与BSA之间的结合方式;同时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绞股蓝皂苷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绞股蓝皂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和静电引力结合.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配合物[Ni(Hlact)2(phen)]·2H2O(1),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1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的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配合物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热力学函数,并进一步讨论了配合物1与BSA相互作用时的作用力类型和两者之间的距离。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有一个位点,结合常数的平均值5.06×105L·mol-1,作用距离为2.35 nm,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8.
纳米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均匀混合形成纳米银-BSA体系,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注射用头孢美唑钠(Cefmet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CS)与BSA及纳米银-BSA体系的相互作用.头孢美唑钠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核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结果发现,在温度为293 K和310 K时核黄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4.879×105L.mol-1和1.880×105L.mol-1,结合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了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核黄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过程属于动态猝灭机制,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核黄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白花丹素(Plumbagin,简称PLN)是从传统中药白花丹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萘醌类化合物(2-甲基-5-羟基-1,4萘醌),而白花丹素镧(Ⅲ)配合物[PLN-La(Ⅲ)]对MCF-7、BEL7404和NIC-460等肿瘤细胞株具有体外细胞毒活性.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LN和PLN-La(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LN和PLN-La(Ⅲ)均可通过静态荧光猝灭的方式减弱BSA的荧光强度;同PLN相比,PLN-La(Ⅲ)与BSA的结合常数较小.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4种橙皮苷的金属配合物,采用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橙皮苷4种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由Stern-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曲线Lineweaver-Burk方程获得了反应的动态猝灭常数、静态猝灭常数,从而判断出橙皮苷-锌与BSA作用机理为静态猝灭,其它配合物与BSA的作用为动态猝灭。并用热力学方法对结合反应的作用力类型做出了推断,橙皮苷-锌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并得出了橙皮苷金属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同时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橙皮苷金属配合物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O-羧甲基壳聚糖与稀土La(Ⅲ)、Nd(Ⅲ)的配合物,并研究了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BSA紫外吸收光谱随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表现出明显的减色效应和较小的蓝移;配合物对BSA的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槲皮素-铝配合物(Que-Al),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运用荧光光谱探讨了Que-A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求得了结合常数KA和热力学参数△H、△G、和△S.结果表明,Que-Al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动态猝灭;Que-Al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卟啉铈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能够被卟啉铈配合物有效的猝灭,并用Stern-Volmer方程确定了其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了在不同的温度和p H值条件下以及在草酸酯季铵盐(Gemini)、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三种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卟啉铈和BSA作用的结合点位数、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根据热力学参数表明其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5.
芥子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新芥子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新芥子碱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猝灭作用,且荧光光谱有较大的红移,其猝灭类型属于静态猝灭;根据Stern-Volmer荧光猝灭方程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新芥子碱和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实验计算得到该猝灭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表明新芥子碱与BSA之间相互作用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根据能量转移理论求得新芥子碱与BSA的结合距离及能量转移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硫鸟嘌呤(6-TG)与七元瓜环(Q[7])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6-TG与Q[7]及BSA可形成三元复合物, 且6-TG与Q[7]及BSA均可形成1:1的超分子配合物, 6-TG能引起BSA的荧光猝灭, 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此外, 还用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考察了6-TG对BSA构象的影响, 结果表明6-TG的加入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而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17.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鸟嘌呤(G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GH能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热力学公式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类型。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GH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壳寡糖及酰化壳寡糖与氯化钕反应,合成了壳寡糖-钕和酰化壳寡糖-钕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模拟生理条件下,本文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两种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计算了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可有规律地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壳寡糖-钕和酰化壳寡糖-钕分别与BSA的结合常数为1.33×104L·mol-1和6.95×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05和1.3,说明配合物与BSA均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能够被BSA储存和运输,并且酰化壳寡糖-钕与BSA的结合能力强于壳寡糖-钕。最后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一步确认。因此,酰化壳寡糖-钕可以被BSA存储和运输,有望成为蛋白质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9.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三种黄酮类药物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葛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292 K和311 K)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种黄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导致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试验数据采用Stern-Volmer拟合方程处理及双对数方程处理,进一步证明结合反应引起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热力学公式和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作用力类型以及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维生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维生素B1对BSA 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结合Stern-Volmer方程和热力学方程得到结合常数和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并结合紫外吸收光谱进一步验证,维生素B1对BSA的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二者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并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维生素B1对BSA 构象的影响.此外,讨论了共存Ca2+、Cu2+、Al3+、Mg2+ 和K+ 对维生素B1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