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56年春季开始,全国各地都採用刘牧等先生新编的高中立体几何课本.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同志们不但体会到教材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学科系统性,并且感到在习题配备方面同样具有许多优点.但在这方面依我主观的认识,还有不足的地方.因此原将我对新本习题配备方面的一些粗浅体会写在下面,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
课本中的习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对强化学生的"四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探究能力、丰富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课本习题具有较强的拓展探究的空间,其中许多例题、习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背景.笔者首先探究一道课本习题的解法,然后举一反三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3.
蒋世信 《数学通报》2002,(6):6-8,27
1 意义教师过分强调练习内容的多样化 ,大搞“题海战术” ,而忽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巩固 ,往往事与愿违 .几年来 ,自己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进行了种种努力 ,坚持以课本习题为主 ,引导学生重视完成课本习题后的反思与总结 .如解题思路、方法、规律和体会 (包括解题经验与教训 )等等 ,使他们通过课本习题的练习 ,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逐渐感悟、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形成理念提高数学素养 .而且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通过类比、联想、迁移或延拓 ,挖掘课本习题中的潜在成果 ,进一步激发他们…  相似文献   

4.
教材习题具有探索性和迁移性,教师在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寻求习题的拓展空间,对教材习题进行变式设计,既可以深化教学内容,揭示问题本质,又能促进思维变通,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习题焕发出新的活力,承载其应有的教学价值.笔者以浙教版教材中的习题为例,探究习题变式路径,为教师解读、开发、设计教材习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数学课是离不开解题教学的.比如,概念的新授课中需要用例题巩固新知,并可以通过一些习题的变式达到训练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标准形式与非标准形式.再比如,一些复习课中,需要选用例、习题来带领学生复习数学概念或性质.而在作业讲评、试卷讲评时,更是满堂课都是习题,这时怎样选编习题,并做好恰当改编就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6.
在进入高三后,学生手中的习题浩如烟海,他们偏重资料,忽视课本,沉溺于题海,但收效甚微。针对这种倾向,在复习不等式证明的时候,我充分利用课本习题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一规律,引导学生在解题之后作必要的解题思想的概括,方法技巧的总结,多解简解的探索,把问题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7.
魏强 《中学数学》2021,(2):32-34
习题设计,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情适切的习题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有利的,因而,很多教师在教材之外的习题设计上花了不少的时间,却忽视了对教材上习题的研究,拿来即用,导致出现"教学意外".本文就从课本上一道"拓广探索"习题的"教学意外"入手,谈谈笔者对习题设计的看法,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练习中,我遇到了这样一道三角求值习题:求cos210° cos250°-sin40°sin80°的值.经过思考和老师的指点,我得出了这道题的几种解法:解法一由于这道题中没有字母,用计算器就可以  相似文献   

9.
用中专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我中华,美我珠算”的教育,陶冶他们情操,提高他们学习珠算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珠算习惯,同时,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也促进了校园珠算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语有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习题课不同于概念课,它不仅注重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技能,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纵观每年的高考试题,均会发现很多试题源于课本习题的改编.在习题课中,教师用好课本习题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课本习题的变式进行教学,通过选用典型性的习题,适当、有机地对习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挖掘、延伸,习题所具有的思想性、基础性、引领性等特性,不仅能够令学生对所学知识耳目一新,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跳出“题海”,真正掌握数学的核心知识,把握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1.
从一反例谈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凌云 《大学数学》2004,20(3):74-77
从教学角度探讨了对一道错解习题的处理,进而由深、广两方面引导学生联系思考,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课本是数学知识的系统载体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考试说明》中规定测试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考查的各种数学能力 ,都是通过课本体现的 ,而课本中的例习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 ,是课本的精髓 .近几年 ,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 .因此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 ,用好课本 ,尤其是用好课本的例习题 ,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就高三教学中如何再次充分利用课本的例习题 ,作一点探讨 .1 将例习题“变化”,巩固“双基”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变更问题的过程 ,即逐步地变换问题的表达形…  相似文献   

13.
书讯     
本刊去年编辑的《85年中考专辑》发行以后受到广大初三师生的欢迎。如江西宜春中学订购近400本,用后感到非常满意,他们认为这份资料重点突出,例题与习题配备精炼、题型新颖,且具符合学生阅读的特点;知识的复盖面宽,难度适中。他们用这份资料配合复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教材、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培养能力,确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十一章二次根式中的例习题,吸取了传统习题的精华,又有新的变迁,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丰富的延展性.教学中,充分发挥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对发展中差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很有好处.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尝试与体会.1 把抽象的公式具体化 具体习题抽象化培养计算的兴趣  数学,本身就是因高度的抽象性易使人觉得枯燥.二次根式的运算,所面对的是版刻式的公式,字母、数字,更易让中差生感到单调泛味.兴趣是…  相似文献   

15.
<正> 高等数学习题的编拟,直接与培养或考查学生的能力有关,编拟得好的习题还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不难设想,学生如果在习题面前束手无策,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受到多大的打击,但是遇到都是一些能不费吹灰之力,依书上例题之葫芦画习题之瓢的习题,也会使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感到索然无味。只有当他们由“可望”而经过充分思考变成“可及”时,他们才会感到有较大的收获,如果能在深入思考或与同学交流讨论后又能得到从形式上到本质上多种不完全相同的解法,并能对这些解法进行分析比较,则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除此之外,面对工科学生,在编造习题特别  相似文献   

16.
张暐 《中学数学》2021,(3):62-63
众所周知,中考是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检测.因此,在学生的三年初中生涯中,学习、生活无不指向了中考,教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概念固然重要,而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尤为重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习题教学对学生梳理巩固、融会贯通数学“双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选择有效的习题教学,让学生精准学习、举一反三呢?  相似文献   

17.
当今,学校教育显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对所有知识的需求,但能够且必须使学生具备不断获取新知的能力———自学能力.而自学的主要形式就是阅读,核心就是阅读能力.一、问题的提出笔者是一位从教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时地有好学的学生来问问题,可当我把题目读完时,很多次,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会了,你不用讲了.其实是他们不会“读题”.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由此,我对自己所带的两个高一班学生进行了数学阅读现状调查.结果是,8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数学,只要上课听老师讲解,课后多做些习题就可以了.他们平时基本上不看…  相似文献   

18.
深挖教材习题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材上的例、习题怎么处理?如果仅仅从"难度"上来看这些例、习题,不仅老师,学生都会觉得它们太"简单"了,于是乎,不少老师在处理这些例、习题时都"惜时如金",生怕"浪费"了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做各种资料上.……  相似文献   

19.
习题讲解在什么时候讲?讲到什么程度?又如何去讲?讲过以后又如何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及时巩固习题讲解的效果呢?等等.这些细节都将直接影响到解题教学的成败,所以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解题的四宜四不宜,罗列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怎样解题     
除了解一些直接用于巩固基础知识的基本题之外,要解答困难或较困难的习题,我认为要具备以下三条. 一、把握知识的本质大量习题都是为巩固知识而设计的.只有读者真正把握了知识的本质,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寻求到解答习题的关键所在.只举一例说明. 例1 复平面内凸四边形ABCD的四顶点对应复数分别为a、b、c、d,若(a-c)(b-d)/(b-c)(a-d)∈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