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交铺设层合板的蠕变屈曲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正交铺设层合板的蠕变失稳问题。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在单层板的本构关系中,材料各主方向模量的松也时间均取不同值,并在建立控制方程时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粘弹性层合板的瞬时弹性临界载荷和持久临界载荷,并在算例中首次利用时间增量方法得到了有初始度层合板在长期受地的蠕变变表,计算结果表明了持久临界载荷对于粘弹性层合板的具体含义,从而使粘弹性层合板的为屈曲问题有了较为完整的  相似文献   

2.
黏弹性薄板蠕变屈曲的载荷-时间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对黏弹性薄板压屈的稳定性分析,着重讨论了蠕变屈曲载荷-时间的特性,理论分析表明:黏弹性薄板蠕变屈曲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密相关,屈曲载荷不像弹性薄板为一定值,而是与时间相关的;在一定载荷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延迟屈曲,相关的实验研究也证实这一重要结论;这种延迟失稳问题在工程中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具有初始小挠度受轴向压载黏弹性板的蠕变屈曲问题,在建立控制方程时,利用了von Karman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并考虑了初始挠度,用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描述材料的黏弹性特性,在求解非线性积分方程时,利用梯形公式计算记忆积分式,将非线性积分方程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结构的蠕变变形过程,又将问题退化到小挠度情况进行研究,得到了挠度随时间扩展的解析解,分析了瞬时失稳临界载荷、持久临界载荷的物理意义,讨论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对黏弹性板蠕变屈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黏弹性层合圆柱壳的蠕变分岔屈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凡  向红  傅衣铭 《力学学报》2006,38(6):792-798
采用Boltzmann积分型本构关系描述铺设单层的黏弹性力学行为,基于DMV扁壳假定和Kármán- Donnell几何非线性关系,研究了对称铺设黏弹性层合圆柱壳的前屈曲变形特征和分岔蠕变屈曲.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前屈曲阶段,挠曲变形和环向薄膜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圆柱壳的铺设方式,可以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特征;层合短圆柱壳两端的边界条件对其蠕变分岔屈曲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径厚比的增加将使分岔形式的延迟失稳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含基体横向损伤的黏弹性板的蠕变后屈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chapery三维黏弹性损伤本构关系,引入沈为和Kachanov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基体横向损伤的纤维单一方向铺设黏弹性板的损伤模型;应用von Karman板理论,导出了考虑损伤效应的具初始挠度的纤维单一方向铺设黏弹性矩形板的非线性压屈平衡方程. 对未知变量在空间上采用差分法离散,时间上采用增量算法和Newton-Cotes积分法离散,控制方程被迭代求解. 算例中讨论了损伤以及有关参数对黏弹性复合材料板后屈曲行为的影响,且与已有文献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数值结果表明:随着外载荷或者初始挠度的增大,板后屈曲趋于稳定时的挠度就愈大,损伤的影响愈明显;而随着长宽比的增大,板后屈曲趋于稳定时的挠度愈小,损伤的影响却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6.
弹性杆热膨胀屈曲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并求解了弹性杆非线性屈曲的基本方程,揭示了热屈曲问题的内力马变温之间的单调降关系和热屈曲挠度的非突发性,指出了线性解和非线性解的差异性,并对如何准确定义临界变温作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导出了压电介质弹性稳定性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提出了压电层板柱形屈曲的数学弹性力学解法,由于最后所得特征值问题的复杂性,屈曲临界载荷必须数值求解。文中对不同压电材料的双层板作了具体计算,考查了压电性对屈曲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薄圆板的后屈曲进行了研究。采用Galerkin法,试函数选为Legendre多项式,控制方程是Von-karman大挠度方程。考虑了简支,夹支两种边界条件。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1]进行了比较,表明以Legendre多项式为试函数收敛快,精度高,且计算工作量较文献[1]为小。  相似文献   

9.
吴晓 《力学与实践》2001,23(1):40-43
采用Melnikov法及Galerkin原理研究了屈曲黏弹性矩形板的非线性振动分岔,并讨论分析了长宽比、板厚等因素对屈曲黏弹性矩形板发生混沌运动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层合板蠕变屈曲与变形的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瞬时弹性失稳荷载、持久临界荷载和后屈曲持久变形刚度作为复合材料层合板蠕变屈曲与变形的优化指标,对几组纤维铺设方式进行讨论,构造多目标优化模型,就纤维铺设角进行优化分析.考虑横向剪切变形效应,分别利用Laplace变换和准弹性方法,导出了这三个优化指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压电层合板柱形屈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出了压电介质弹性稳定性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提出了压电层合板柱形屈曲的数学弹性力学解法.由于最后所得特征值问题的复杂性,屈曲临界载荷必须数值求解.文中对不同压电材料的双层极作了具体计算,考查了压电性对屈曲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彭凡  刘一凡  傅衣铭 《力学学报》2007,39(5):626-632
基于经典屈曲理论,研究了轴向受压黏弹性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临界屈曲载荷. 利用Boltzmann线性积分型本构关系描述铺设单层的各向异性黏弹性行为. 结合解析与数值 方法,由Donnell型屈曲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的Laplace变换导出相空间的特征方程,根 据Laplace逆变换的极值定理,获得层合圆柱壳的瞬时弹性临界载荷与持久临界载荷. 针对 多组铺设方式,通过数值算例重点分析了临界载荷随铺设角的变化特征,两种临界载荷的峰 值点差异程度与铺设方式、几何参数以及材料类型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对黏弹性层合圆柱壳 的优化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压电层合板热屈曲问题的精确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作者们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导出了热压电介弹性稳定性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提出了热压电层合板热屈曲问题的数学和学解法。由于最后所得特征值问题的复杂性,热屈曲临界必须数值求解。文中对不同压电材非压电材料层构成的层合板作了具体计算,考虑了压电性对屈曲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elastic stability problems in ther-mopiezoelectric media are deduced.The solutions of the thermal buckling problems for piezoelectriclaminated plates are presen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Owing to thecomplexity of the eigenvalue problem involved,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values of thermal bucklingmust be solved numerically.The numerical results for piezoelectric/non-piezoelectric laminated platesare presen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piezoelectricity upon thermal buckling temperatur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层合梁的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铁摩辛柯梁理论基础上,利用迭合刚度方法及Hamilton原理建立了层合梁屈曲问题控制方程,并用此控制方程求解了在具体边界条件下层合梁的屈曲问题,得出了无论在什么边界条件下层合梁的最小屈曲载荷不会大于等效剪切刚度系数C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When a body consists completely or even partly of viscoelastic materials, its response under static loading will be time-dependent. The adhesives used to glue together single plies in laminates usually exhibit a certain viscoelastic characteristic in a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 laminated orthotropic rectangular plate with viscoelastic interfaces, described by the Kelvin-Voigt model, is considered. A power series expans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approximate the time-variation of various field quantit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ponse of the laminated plate with viscoelastic interfaces changes remarkably with time, and is much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 plate with spring-like or viscous interfa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