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些教师在介绍物理学家的奇闻逸事时,往往过分强调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把他们研究的内容描绘得高深莫测,使很多初学物理的学生认为物理学家都是一些“书呆子”。这种认识当然是片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物理学家无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这种特征更多地表现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业余爱好。如此看来,要全方位地介绍物理学家、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学家、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乐趣,也需要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作为“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轴子(axion)是种尚未被物理学家最终确认存在的假想中的超轻粒子,它的质量是电子的一万亿分之一(1×10^12).它最初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用于解释强相互作用实验与理论的差异近年来,物理学家们也在怀疑轴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的暗物质;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在每立方厘米的空间中存在一百万亿(10^14)个轴子.  相似文献   

3.
吴水清 《物理实验》1995,15(1):47-48
中国物理学家(1900—1959)的贡献(一)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中国物理学家的历史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所做出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物理学界的普遍重视,许多物理学名词都是问他们的名子命名的.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是在国外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卫校的物理课是一门基础课.学生普遍不重视物理;认为物理难学.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对物理教学是个障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入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1用生动事例、形...  相似文献   

5.
黄祖洽 《物理》2005,34(5):311-312
彭桓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1915年10月6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县.今年正好是他的90寿辰.10年前,在他80华诞之际,我曾经在《物理》第24卷第10期撰文祝贺,表达对先生的敬仰,同时也介绍了有关先生治学做人的一些嘉言懿行,供更多年轻人学习.现在,喜逢先生的90华诞,执笔再为文祝贺,  相似文献   

6.
20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低温物理领域的三位物理学家,他们是Alexei A、Abrikosov(阿布里柯索夫),Vitaly L.Ginzburg(京茨堡)以及Anthony J.Leggett(莱格特),此奖用以表彰前两者在超导电性方面的贡献,后者为在超流方面作出的贡献.大家知道,自然界中的微观粒子服从量子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吴自勤 《物理》2005,34(9):680-683
Mott N F(Nevill Francis)爵士1905年9月30日生于英国Leeds.他的父亲和母亲曾一起在剑桥大学Cavendish实验室(物理系)J.J.Thomson研究组的实验室工作过,父母亲对他成为物理学家的影响远超过中学老师.他先在Bristol的Clifton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物理学家的传记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家都是音乐"发烧友",这是否说明从事的物理研究与他们的音乐有着某种联系呢?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物理教师在介绍物理学家奇闻逸事的时候,把物理学家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刻画得非常片面,把他们研究的内容描绘得高深莫测,使很多初学物理的学生虽然佩服物理学家之所为,但也误解物理学家似乎都是一些呆头呆脑、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物理学家除了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广泛的业余爱好.因此,介绍物理学家的业余爱好,尤其是音乐爱好,会为我们的读者提供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全方位地了解一群"活生生"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9.
美国物理学家杰罗姆·弗里特曼(Jerome Friedman)、亨利·肯德尔(Henry Kendall)和加拿大物理学家里查德·泰勒以他们在电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荣获1990年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他们这项获奖的工作是在60年代后期到7Q年代初之间完成的.通过研究首次证实了质子和中子中夸克的存在.在粒子物理发展过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深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0.
贺贤土 《物理》2005,34(5):315-320
1 3与1之比,3就是无穷大 我于1962年11月底进入北京九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从事核武器物理研究.1963年初,进所后不久的一天,组长通知我们去听彭桓武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在大学学习时,老师就谈到彭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受人尊敬的理论物理学家,能听他讲课,感到十分荣幸.听课的人除了我们几位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和组内几位老同志外,  相似文献   

11.
王韫明 《物理》2007,36(12):937-938
父亲王淦昌和施士元先生都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他们是中学、大学的同班同学及好友.毕业后同时考取官费留学,一个去了法国,一个去了德国,他们的导师都是当时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我父亲师从迈特纳女士,施先生师从居里夫人.学成毕业都回到祖国执教,我父亲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施先生在中央大学任教.各自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像李政道、吴健雄等.解放后继续为祖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永远是我们后人崇敬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热电材料研究又成热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闻 《物理》2000,29(3):187-189
将不同材料的导体连接起来,并通入电流,在不同导体的接触点———结点,将会吸收(或放出)热量.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尔捷(J.C.A.Peltier)发现了上述热电效应.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L.Lenz)又做出了更具显示度的实验:用金属铋线和锑线构成结点,当电流沿某一方向流过结点时,结点上的水就会凝固成冰;如果反转电流方向,刚刚在结点上凝成的冰又会立即熔化成水.热电效应本身是可逆的.如果把楞次实验中的直流电源换成灯泡,当我们向结点供给热量,灯泡便会亮起来.尽管当时的科学界对佩尔捷和楞…  相似文献   

13.
刘寄星 《物理》2005,34(5):324-331
时间过得真快,1995年在香山举行的《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会上刚为彭桓武先生祝贺过80寿辰,一转眼他的90寿辰又要到了.彭先生是为国家繁荣富强立下不朽功绩的科学家,也是影响了我国几代理论物理学家成长的物理大师,他的道德学问一直是我们这辈人学习的楷模.值先生90华诞之际,把与先生接触中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写出来,以为贺寿.  相似文献   

14.
林志忠 《物理》2012,41(5):337-339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在我们亟欲发展尖端科学,提倡卓越学术研究之际,请让我从身旁的欧美物理学家谈起,他们无意间的言行,曾经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这是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物理学家 Val L.Fitch教授在授奖典礼上的学术讲演.承作者惠寄预印本,并经诺贝尔基金会惠允译成中文.对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另一获奖者Cronin教授的讲演,见本刊今年第5期. ·编者·  相似文献   

16.
树华 《物理》2007,36(2):173-173
美国的一些物理学家声称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波导,使声音以“超光速”传播.有关论文发表在(Appl.Phys.Lett.90:014102).  相似文献   

17.
普朗克与量子力学的诞生李维学(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白银市730913)普朗克(1858~1947)是德国物理学家.1858年4月22日出生于基尔,1875年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接着又在柏林大学随亥姆霍兹和克希霍夫学习了一年.在柏林学习期间,普朗克酷爱克劳...  相似文献   

18.
安培     
齐丽省 《技术物理教学》2004,12(4):48-48,F003
安培(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对数学和化学也有贡献.1775年1月22日生于里昂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就显出数学才能.他的父亲信奉卢梭的教育思想,供给他大量图书,令其走自学道路,于是他博览群书,吸取营养.卢梭关于植物学的著作燃起他对科学的热情,1802年他在布尔让——布雷斯中央学校任物理学和化学教授;1814年被选为帝国学院教学部成员;1819年主持巴黎大学哲学讲座;1824年担任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1836年6月10日在巡视法国各大学途经马赛时逝世.终年61岁.  相似文献   

19.
为隆重纪念伟大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诞 辰一百周年,本刊特编辑了这个纪念专辑。在 专辑的开头,我们转载了尼·玻尔的儿子,当 代著名物理学家A.玻尔教授和我国老一辈物 理学家周培源先生和胡宁先生为《玻尔研究所 的早年岁月(1921-1930)》一书的中译本所写 的前言。这本书是P.罗伯森著,由杨福家、卓益 忠与曾谨言译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此外, 我们还请褚圣麟先生、吴式枢先生等撰写了一 组纪念文章,共同表达我国物理学工作者对伟 大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的纪念之意。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一直试图有效地控制核聚变反应来建立一个利用核聚变能的发电站.但是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人们的这一愿望依然没有实现.今年二月份美国科学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宣布发明了一种成像技术,可以将核聚变过程拍摄下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罗杰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发明的这种方法其装置示意图如封面所示.这是一种质子辐射成像的方法,利用高速质子穿过发生聚变反应的高温高密度区域中的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