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MTT比色法研究了姜黄素(Cur)联合顺铂(DDP)对卵巢癌COC1细胞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当ρ(DDP)为2.5~10 mg/L,ρ(Cur)=5 mg/L时,与DDP相比,二者联合用药对卵巢癌COC1细胞可产生协同抑制作用;ρ(Cur)=5 mg/L就可明显增强COC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敏倍数为2.66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药物作用后COC1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细胞折光度下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排列疏散和胞浆空泡化严重。 为探讨姜黄素协同顺铂抑制肿瘤的机制,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辅助用药前后细胞内DDP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在加入姜黄素前后,COC1细胞内顺铂含量虽然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姜黄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对人卵巢癌COC1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且姜黄素可同时增加COC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但姜黄素可能并未明显改变顺铂在细胞内的含量,即姜黄素可能不是通过影响顺铂进入细胞的通路而起协同抑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以邻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6个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1a~1f),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采用MTT法研究了1a~1f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NCI-H460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的活性显著优于天然产物姜黄素。其中3,5-二(2-甲氧基苯亚甲基)-4-哌啶酮(1d)可促进细胞活性氧的产生,对A549有诱导凋亡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2-氨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2)和环酮(环戊酮、环己酮)为原料,在三氯氧磷作用下“一锅法”合成6,7-二甲氧基喹啉中间体(3),再与4-氨基哌啶或4-异丙基-1-氨基环己烷(4)发生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得到含有4-氨基哌啶或4-异丙基-1-氨基环己烷片段的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1a~1f),产物及中间体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MS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对HepG2、MCF-7、PC3和HeLa均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b展现出较强的MCF-7抑制活性(IC50 =11.2μmol/L),甚至强于当前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4-羟基他莫昔芬(IC50 =15.1μmol/L);此外,标题化合物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没有毒性。  相似文献   

4.
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1,3-Diphenylisobenzofuran,DPBF)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姜黄素(Curcumin,CUR)在铜离子催化下产生的单线态氧(^1O2),其反应机理为姜黄素与溶液中的氧分子快速作用产生O2^·-和H2O2等活性氧物种,同时Cu^2+与姜黄素形成复合物,再与H2O2形成过氧化物过渡态,过氧化物进一步与H2O2发生类Haber-Weiss反应生成^1O2,且只有Cu^2+和Cu^+离子可催化姜黄素并产生^1O2.^1O2在1.37×10^-2~3.66×10^-7mol/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下降值△IF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2×10^-4mol/L。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以2-芳基-6-(1H-砒唑-1-基)砒啶[芳基=苯基(L1),2,4-二氟苯基(L2),3,5-二甲基苯(L3),3-甲氧基苯基(L4),2-噻吩基(L5),2-苯并噻吩基(L6)]为环金属化配体,以苯乙炔基或苯基为辅助配体的铂化合物1a~6a和1b~6b.其中2b,3b和5b的结构用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辅助基团苯基与配位平面采取一种扭曲的构型.Pt—C(苯基)键较Pt—C(炔基)键弱.对铂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包括吸收和发射光谱进行了研究.苯乙炔基取代的铂化合物1a~6a在室温溶液里发射较强的磷光,而苯基取代的确铂化合物1b~3b仅发射很弱的光.但是,化合物4b~6b发射比较强的光,尽管发光效率还是比相应的4a~6a低.这一现象表明4b~6b和4a~6a的激发态可能定域在三齿环金属化配体上.化合物1a~6a表现的较高发光效率可能是因为较强的和刚性的炔基配体.  相似文献   

6.
以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2-丁酮肟为原料,经醚化、肼解及腙化3步反应得到(E)-N'-(取代苯亚甲基)-2-[(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氨氧基]乙酰肼(3a~3u),化合物3与二乙酸碘苯(IBD)反应,合成了21个(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肟-(5-芳基-1,3,4-噁二唑-2-基)甲基醚(4a~4u),化合物4的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4c的晶体结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mg/L浓度下,化合物4k,4f,4j和4n对纹枯病菌的防效率分别为70.9%,60.2%,60.0%和60.6%;在25 mg/L浓度下,化合物4b,4c,4d和4e对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71.8%~76.9%.  相似文献   

7.
在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研究了一系列对称和不对称的1,2,5-噻二唑-1,4-戊氧苯基取代的四氮杂卟啉化合物(s4)PzH2,(A4)PzH2,(cis-S2A2)PzH2和(SA3)PzH2(S=1,2,5-噻二唑-环,A=1,4-戊氧苯基,Pz=四氮杂卟啉)有机半导体场效应性质.分别研究了这一系列化合物的最高占有和最低未占有轨道能量,离子化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荷传导过程中的重组能.在Marcus电子传导理论基础上计算了具有晶体结构的这四种化合物的电子耦合和迁移率.计算结果表明:化合物(S4)PzH2的电子迁移率为0.056cm^2·V^-1·S^-1,其他三种化合物(cis—S2A2)PzH2,(SA3)PzH2和(A4)PzH2的空穴迁移率分别为0.075,0.098和8.20cm^2·V^-1·S^-1.目前的工作是对这一系列1,2,5-噻二唑--1,4-戊氧苯基取代的四氮杂卟啉化合物有机半导体场效应性质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铂(Ⅳ)配合物——顺式-草酸-二霉酚酸-(反式-1,2-环己烷二胺)合铂(Ⅳ),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并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比色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配合物结构与预期设想一致,并对4种常见癌细胞(SW480、 HCT-116、 A2780和U-2OS)有明显抑制活性,以给药最高浓度计,抑制率分别为37.43%、 71.56%、 33.27%和65.23%。  相似文献   

9.
姜黄中大约含有1%~3%的姜黄素,用95%乙醇从姜黄中浸取姜黄素,超声场介入下浸取的浸取速率最快.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3.3),姜黄素于玻碳电极上存在可逆的单电子转移过程,据此本实验首次建立了以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新方法.在-0.2 V(vs SCE:饱和甘汞参比电极)电位下,含姜黄素的电解液于玻碳电极上经过富集,可得到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位Epa为+0.464 V.在最佳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Ip与姜黄素浓度在8.0×10^-9~4.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2.0×10^-9mol/L.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药物中姜黄素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0.
以2-羟基-4-甲基苯甲酸为原料, 经过丙酮叉保护、NBS溴代制得中间体7-(溴甲基)-2,2-二甲基-4H-苯并[d][1,3]二氧六环-4-酮(4),再分别和两种杂环仲胺发生N-烷基化反应制得化合物5a-b,最后经过四氢铝锂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1a-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N-烷基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反应条件,确定了N-烷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物料比为n(吡唑): n(化合物4)= 1.2 : 1;K2CO3用量为n(K2CO3): n(化合物4)= 2.0 : 1;50℃反应5 h。最佳还原反应条件为:LiAlH4用量为n(LiAlH4): n(化合物5a)= 1.2 : 1,-75℃反应时间为1.0 h。此外,采用了MTT法测试了所合成的化合物1a-b对HepG2,HeLa,MCF-7,A5494四种肿瘤细胞以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1a-b对HeLa细胞展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8.4和10.6 μmol ? L-1,而对正常的HUCEC没有抑制活性。这些结果有望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羟甲基苯酚衍生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芳  龚芳  清江  杨楚悦  孟桃于  丁利 《分析测试学报》2021,40(12):1765-1771
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HPLC-MS/MS)同时检测柑橘中7种酚类环境激素的分析方法。柑橘样品均质粉碎后采用乙腈(含0.1%甲酸)超声提取,氯化钠盐析,经N-丙基乙二胺(PSA)+C18粉末吸附剂净化,目标化合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 × 2.1 mm,1.7 μm)分离,以水(含0.5 mmol/L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体积、吸附剂种类和用量对目标化合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双酚A(BPA)、壬基酚(NP)、双酚F(BPF)在0.5~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双酚B(BPB)、双酚S(BPS)、4-n-壬基酚(4-n-NP)、4-n-辛基酚(4-n-OP)在0.2~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4 1,检出限(LOD)为0.2~0.5 μg/L,定量下限(LOQ)为0.5~1.5 μg/L。在10、250、500 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8.5%~1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9.0%。应用该方法对市售的8种柑橘样品进行检测,BPA在7种柑橘中均检出,4-n-OP在5种柑橘中检出,NP和4-n-NP在3种柑橘中检出,BPB在1种柑橘中检出,BPF、BPS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定量准确、精密度高,适用于柑橘中7种酚类环境激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设计合成了4个N,N-二(8-黄酮甲基)香叶胺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采用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2种肿瘤细胞都有体外抑制活性,其中N,N-二(3′,4′-二甲氧基-8-黄酮甲基)香叶胺(1c)的活性最好,IC50值分别为5.78和3.85 μmol/L,N,N-二(4′-氟-8-黄酮甲基)香叶胺(1a)和化合物1c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商品药物美法仑(Melphalan)。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化合物1c与鲱魚精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忠华  陈琼 《应用化学》2009,26(8):885-889
以2-巯基-5, 7-二甲基-1, 2, 4-三唑并[1, 5-a]嘧啶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0种含5, 7-二甲基-1, 2, 4-三唑并[1, 5-a]嘧啶环和1, 2, 4-三唑环的双杂环硫醚化合物,结构经MS、1H NMR进行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10-6 g/L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6对甜菜褐斑病菌表现出好的抑制效果, 化合物6b、6e、6f、6g、6h抑制效果达到A级(≥90%)。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高效、毒性小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喹唑啉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 MS(ESI)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法(MTT法)测定了化合物3a~10c对人盲肠腺癌细胞(HCT-8)、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A549) 和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4-位为氨基苯甲基丙二酸二甲酯时(3a~6c),化合物的肿瘤抑制作用比其相应水解产物(7a~10c)更强;氨基在苯甲基丙二酸二甲酯间位时,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对位取代。其中,5c对HCT-8、 A549及MHCC-97H的抑制活性较显著,IC50值分别为13.613 μmol/L, 13.578 μmol/L和25.804 μmol/L。   相似文献   

15.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HaC4A)配体合成了三个同构化合物[Ln^Ⅲ6(μ4-O)2(C4A)2(N03)2(HCOO)2-(CH30)2(DMF)4(CH30H)4](Ln=Gd(1),Tb(2),Dy(3)),并对其晶体结构、磁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化合物结构中,两个尾对尾的杯芳烃分子和一个夹在中间的稀土八面体构成一个六核的三明治型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通过超分子堆积形成化合物的三维结构.磁性和荧光测试表明,含镝化合物表现为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单分子磁体.  相似文献   

16.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新的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4L)及其Co(Ⅱ),Ni(Ⅱ),Cu(Ⅱ),Zn(Ⅱ)双核配合物,收率57%~78%。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UV—Vis、摩尔电导、质谱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合成得到的席夫碱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席夫碱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建立了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增强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生物样品中四溴双酚A(TBBPA)和十溴二苯醚(BDE209)的分析方法。分别以15μL甲苯-正辛醇(1∶1,体积比)和甲苯-乙酸乙酯(1∶1,体积比)有机溶剂对血清和尿样在常温下萃取10 min,在萃取过程中,中空纤维膜排阻样品中蛋白质,避免了大分子物质的干扰。目标化合物经Kjnetex EVO C18(2.1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考察了不同萃取溶剂、提取时间、氮掺杂碳纳米管用量、样品p H值、搅拌速率、Na Cl浓度和解吸溶剂种类对目标化合物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TBBPA和BDE209分别在2~200 ng/m L和10~200 n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5,检出限分别为0.375 ng/m L和2.8 ng/m L,定量下限分别为9.4 ng/m L和1.25 ng/m L。在3个加标水平下,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为84.5%~114%,相对标准偏差为1.4...  相似文献   

18.
以2种5-吡唑甲酸为原料,分别与噻唑胺和苯并呋喃胺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了23个新的5-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B1和B3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前沿分子轨道及分子范德华表面静电势分析.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500 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黏虫和蚜虫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A1和B1对黏虫的致死率均为100%,化合物B3,B4和C9对蚜虫的致死率分别为100%,100%和95. 54%;在25 mg/L浓度下化合物A3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化合物C7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以及化合物A1和A4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均大于50%.  相似文献   

19.
谈春霞  冯若飞 《应用化学》2007,24(11):1332-1336
由化合物3-(4'-吡啶基)/苯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芳香酸在三氯氧磷作用下脱水、闭环得到3-(4'-吡啶基)/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新型化合物,产率为42%~72%。该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共轭平面,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电化学测试的工作窗口为-1.4~1.0V.负向扫描,循环伏安图中显示标题化合物均有还原峰,还原起始电位为-0.35~-0.95V.借鉴有机材料能带表征的方法,结合其紫外-可见光谱计算出了被测化合物的电子亲和势、电离势、带隙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PBD相比,标舾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3.79~4.39ev)和电离势(6.95~7.84eV),较高的电子亲和势有利于电子的传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两种结构相似的配体[2,2′.二(2.甲基苯并咪唑)乙醚(L1)和2,2′-二42.乙基苯并咪唑)乙醚(L2)]出发,合成了6种配位聚合物:[Cu(L1)(bz)2](1),[Cu(L2)(bz)2](2),[Zn2(L1)(m-bdc)2](3),[Cd2(L2)(优-bdc)2(H20)]2H20(4),[Zn(L1)(OH—bdc)(H20)](5)和[Zn2(L2)(btca)](6).其中,Hbz=苯甲酸,m—H2bdc=问苯二甲酸,OH—H2bdc=5.羟基间苯二甲酸,H4btca=1,2,4,5-苯四甲酸.在化合物1和2中,双齿含氮配体(L1和L2)桥连相邻的金属中心原子,形成了1D单链结构,bz阴离子位于链的两侧.在化合物3和4中,含氮配体(L1和L2)以顺式构型连接两个金属中心原子,形成了[M2(L1)]^4+单元(M=Zn(Ⅱ)和Cd(Ⅱ)).邻近的[M2(L1)]^4+单元进一步通过二羧酸配体连接形成了1D双链结构.在化合物5中,Zn(Ⅱ)阳离子由5-羟基间苯二甲酸阴离子桥连,形成了ID无限聚合的链状结构.其中,L1配体以单齿配体的形式悬于链的一侧.在化合物6中,两个Zn(Ⅱ)阳离子由两个L2配体桥连,形成了[ZnL2]2^4+环状结构,这些环进一步由btca阴离子连接形成了2D层状结构.同时,本文中还探讨了化合物3.6及相关配体在常温条件下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