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在室温条件下,以Xe灯为光源,利用SO2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SO2的浓度随时间连续变化规律.实验中考虑了温度和充垫气体N2对SO2的浓度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的浓度基本上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同时,SO2的浓度变化率与光照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12,33(4):72-74
简单说,集约(合)化实验就是把几个独立的简单实验事实和实验现象归并组合成一个实验.例如,把浓H2SO4跟Na2SO3反应生成的SO2气体,依次通过紫色石蕊液、Ba2水、酸性KMnO4溶液;把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C2H2,依次通过CuSO4溶液(洗去H2S)、Br2的CCl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把KMnO4与浓HCl反应生成的Cl2,依次通过NaBr溶液、KI溶液和KI的淀粉溶液.这些实验组合所产生的集约化效果,历来受到化学教学同仁们的广泛青睐.但是早已流行在教材、参考和教辅资料中的一些不恰当的集约化组合,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化学课本关于CO2、SO2气体的溶解性叙述为:通常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气体,增加压强还会溶解更多;SO2气体易溶于水。但对于CO2气体与.SO2气体的水溶性教课书中没有设计实验,且气体的溶解性没有固体的溶解性那么直观易懂。为了促进学生对气体水溶性的直观认识,加深理解,笔者设计了CO2气体与SO2气体的水溶性实验,现象明显易操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定量研究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的组成.结果表明,CuSO4与NaOH反应生成的碱式盐只有Cu4(OH)6SO4;当反应物比例n(OH-)/n(Cu2+)≤1.5时,沉淀为Cu4(OH)6SO4,而当2≥n(OH-)/n(Cu2+)> 1.5时,产物为Cu4(OH)6SO4与Cu(OH)2的混合物,比例越大,Cu4(OH)6SO4含量越少,Cu(OH)2含量越多.在NaOH溶液滴加到CuSO4溶液的过程中,Cu(OH)2是由Cu4(OH)6SO4与OH-之间的反应生成的,且反应缓慢.  相似文献   

5.
刘保恩  龚如英 《化学教育》2008,29(10):50-52
就一次SO2使品红褪色的演示实验中出现的异常褪色现象,指导学生展开了课外探究性实验,对SO2,NaOH等使品红褪色的机理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2种微型化学实验过滤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云 《化学教育》2009,30(9):57-57
针对目前微型化学实验过滤装置的某些弊端,提出2种简易的微型化学实验过滤装置.这2种装置所用的仪器均属普通仪器,成本低,有利于微型化学实验的实施;而且过滤处理操作方便、简单;过滤物粘附损失很少,可保证微型化学实验中物质的产率或回收率不会受到影响;对于没有真空泵的学校,在常规化学实验中,也可以将该装置适当放大,进行减压过滤.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用D/MAX-3B θ~2θ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反射法研究溶液结构的新方法.以Li2SO4溶液的衍射实验为例,从仪器调试、狭缝和波长选择、步长及固定时间确定等方面,重点讨论了粉末法精确测量液体结构实验数据采集对策,给出了2θ角3~145°范围内Li2SO4溶液的I~θ衍射曲线.  相似文献   

8.
郭万良 《化学教育》2014,35(19):67-67
正为了研究和探讨苯的化学性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P50安排了苯跟溴反应的实验[1],利用这一实验能很好地探讨清楚苯跟溴发生的取代反应,而且作者将实验设计成一套全封装置,虽然解决了实验污染严重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该实验装置所用仪器多,且仪器价格较高,许多学校由于没有购买这些仪器的经济实力而不做这个实验;(2)该装置过于复杂,不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几种活性较高的氧化锡基甲烷燃烧催化剂在200×10-6(φ)SO2存在下的催化活性.结果发现,SnCrO样品具有很好的抗硫性能,而SnCuO及SnCoO样品在SO2存在时的活性大大降低.用XRD、BET、XPS、FT-IR及DTA-TG等技术对反应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硫酸盐的热稳定性对催化剂在SO2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起决定作用.在实验的温度下(500 ℃),Co2(SO4)3和CuSO4均能稳定存在,而Cr2(SO4)3会分解.SnCrO样品在SO2存在下反应时只是表面吸附少量硫酸根,因此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这是SnCrO样品具有良好抗硫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105 ℃恒温热源, 75 ℃恒温沸腾, 蒸发强度为240~260 g/(h·L)等控制条件, 对MgSO4-K2SO4-H2O体系进行蒸发结晶实验, 研究了该体系在沸腾蒸发条件下的成盐规律, 根据实验现象, 定义并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的初级成盐区, 扩展成盐区和条件成盐区. 实验结果表明: (1)该体系K2SO4, Leonite, langbenite和MgSO4·H2O等盐能够形成初级晶核的初级成盐区与溶解平衡相区存在明显偏离, 其中K2SO4成盐区域缩小, 而Leonite和MgSO4·H2O结晶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2) 在蒸发结晶过程中, 成盐晶种的存在使该盐的成盐区比初级成盐区有所扩展; (3) 由于成盐区的扩展, 使成盐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错. 在交错区域成盐的种类取决于晶种的种类, 即存在条件成盐区, 这是非平衡态成盐相关系区别于平衡相图和介稳相图的特征区域.  相似文献   

11.
周勇  赵军霞 《化学教育》2011,32(2):59-59,63
1 提出问题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叙述到"加热时,铁还能与硫反应" [1].对该实验的研究资料比较多,但这些研究结果中存在反应物铁与硫的质量比不清楚[2,3]、混合物质量不准确[2,4]、实验的危险性描述过度[2,3,5]等问题.为此,在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对这个实验进行验证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实验中取用的铁与硫混合物质量较大和反应结束后的冷却方式是引起试管炸裂的主要原因,而SO2的产生来自试管的炸裂.笔者从减少实验药品的用量出发,使反应能够在普通小试管中进行,克服了该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和产生SO2等"危险",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羟烷基胺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SO_2的量子化学计算(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羟烷基胺离子液体(HyAAILs)与二氧化硫(SO2)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几何结构优化,电荷分布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等来确定离子液体中能够有效吸收SO2的官能团.HyAAILs与SO2反应形成平均距离为0.240nm的S—N键,导致电荷从ILs转移到SO2以及S—O键长和O—S—O键角的改变.气态和液态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标准吉布斯函数变(△G苓)主要取决于阳离子的结构和分子质量.阳离子结构影响了吸收反应能垒,对于三种阳离子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顺序为:Ea(secondary)Ea(tertiary)Ea(primary).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数据的验证,羟乙基伯胺离子液体吸收的SO2理论摩尔分数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非常接近.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预测和验证功能离子液体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双量气管”新装置,通过正交实验对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到了该装置的最佳实验条件为:镁条质量为0.016 0 g,H2SO4浓度为2 mol/L,H2SO4用量为2 mL。此条件下测得镁相对原子质量为24.322 3,相对误差为0.071 1%。该装置操作简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装置操作繁琐、液面调控不准确以及容易溢水的缺点。实验测定结果达到无机化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乔金锁 《化学教育》2017,38(13):73-74
指出了目前化学实验论文及实验教科书中“实验用品”表述中存在的没有“实验用品”表述,表述时仪器、试剂、材料、试样不加区分和缺少主要仪器与试剂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完善实验论文及实验教科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型化学实验技术近年来愈来愈引起我国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兴趣.我们从1991年开始把微型仪器应用到物理化学实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用D/MAX-3B θ~2θ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反射法研究溶液结构的新方法.以Li2SO4溶液的衍射实验为例,从仪器调试、狭缝和波长选择、步长及固定时间确定等方面,重点讨论了粉末法精确测量液体结构实验数据采集对策,给出了2θ角3~145°范围内Li2SO4溶液的I~θ衍射曲线.  相似文献   

17.
Sn0.5Ti0.5O2复合氧化物显示了优异的CO同时还原NO和SO2的催化性能. 350 ℃ 525 ppmvSO2/520 ppmvNO/2085 ppmvCO,空速3000 h-1时,可使NO转化率接近100%, SO2转化率达87%以上,二者选择性都接近100%.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 Sn-Ti复合氧化物首先是良好的CO+SO2还原催化剂, CO+SO2反应过程中形成了表面活性硫,它具有促进NO还原的性能;当没有CO存在时,表面活性硫物种能使NO接近100%分解,但很快失活,加入CO则可基本保持活性,但随着SO2的放出催化剂仍缓慢失活;当同时有SO2存在时,即同时脱硫脱硝,活性能稳定存在.瞬变应答实验进一步证明表面活性硫起了传递氧的作用,从而促进了NO+CO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标记实验技术 ,研究CaO固硫反应过程中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的反应机理 .利用扫描电镜和反射式光学显微镜 ,对压制烧结并带有Pt标记的CaO样品在固硫反应前后的形貌变化观察 ,结果表明 :经过较长时间的固硫反应后 ,在Pt标记层外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 ,XRD分析结果证明该覆盖物是CaSO4.利用电化学综合测试仪测量了CaO及CaSO4在高温下的电导率 ,结果表明在 10 0 0℃时CaSO4的电导率达到了 10 -3 数量级 ,说明在高温下CaSO4内Ca2 + 有较高的离子迁移特性 .根据标记实验、电导率测试的结果和CaO掺杂体系的固硫动力学数据的分析认为 :CaO固硫反应在后期的扩散层控制阶段的主要反应是Ca2 + 通过CaSO4产物层扩散至CaSO4外表面与SO2 和O2 进行反应 ,生成CaSO4,而不是SO2 和O2 气体通过CaSO4产物层向内扩散 ,在颗粒内部与CaO发生固硫反应 .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化学教材中的"问题实验",并以认知心理学的问题解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化学教材中"问题实验"的解决模式:确定"问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确定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形成结论.  相似文献   

20.
羧酸酯的合成是高师有机化学实验中必做的实验,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一直用硫酸作催化剂,这种传统方法硫酸用量大、副反应多、过程复杂、产品损失多,更重要的是产生大量的含酸废水污染环境,实验既费时又费力,实验效果又不够理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人们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采用杂多酸(如H3PW12O40等)、固体超强酸(如SO2-4/ZrO2-Al2O3等)和无机盐(如FeCl3、SnCl4、Al2(SO4)3等)等作为催化剂,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这些固体酸催化剂大部分是水溶性的,重复使用性能差,因而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近年来,固载型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作者采用SiO2作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固载磷钨杂多酸,并用在乙酸异戊酯的合成中,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一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即改革羧酸酯化实验.通过1999、2000、2001三届学生实验验证,效果良好,现就实验内容改进后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