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的第n项an与前面的k项a(n-1),a(n-2),…,a(n-l)(k为某个正整数,且k〈n)之间有关系an=f(a(n-1),a(n-2),,…,a(n-k)),则称该关系为k阶递推关系,或称为递归关系,这里厂是关于a(n-1),a(n-2),…,a(n-k)的k元函数,称为递推函数或递归函数。由k阶递推关系及给定的前k项a1,a2,…,ak的值(称为初始值)所确定的数列称为k阶递推数列或k阶递归数列.一阶、二阶递推数列是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要求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证明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是一个充要条件,然后,应用它给出一类数列的一种初等求和方法。命题 S_n为数列{a_n}(n=1,2,3,…)的前n项和的充要条件为: 易知命题的必要性成立,现仅证充分性。证明由得∴命题的充分性成立。应用命题可给出下面一类数列的一种初等求和方法。 F(n)=sum from k=1 to n(1/k)f(k)r~(k-1) ①此处f(k)是含k的次数为m的任意多项式:  相似文献   

3.
一个数列{an},如果给出a1,a2,...,ak这前k项(称为初始值)以及递推关系式an=f(an-1,an-2,...,an-k)(k∈N*,k相似文献   

4.
“数列”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数列求和,”形式多样,变化无穷。中学生大都对明显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掌握熟练,应用自如;但对其它数列的求和问题,往往感到无能为力。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求特殊类型数列之和的五种方法,现举例说明如下。一、还差法例1 求sum from k=1 to n (1/k(k+1)(k+2)) 不难发现:数列各项的分母,是等差数列连续三项之积:并且前两项之积与后两项之积的倒数的公差是2,其通项可变形为  相似文献   

5.
龙贝格算法是数值积分的一个基本方法。Bauer等人(1963)曾经指出,用经典的倍增数列{δ_n}:δ_n=2~n来构成步长序列,被积函数的赋值次数增加太快,他们设计了一个增长稍慢的数列{τ_n}:τ_(2k)=3~k,τ_(2k+1)=2×3~k,并指出那个增长最慢的自然数列{V_n}:v_n=n+1是数值不稳定的。Bulirsch(1964)也认为经典的龙叹格算法工作量过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代数课本有数列{a_n},它满足下列公式: a_1=b a_(n 1)=qa_n d (q≠1) 它是等差、等比数列的自然推广,可叫做一阶差等比数列。这数列的进一步推广很有趣。如数列{a_n)的项差(a_(n 1)-a_n)称为它的一阶差数列,{a_(n 1)-a_n}的一阶差数列称为{a_n}的二阶差数列,可类似定义k阶差数列(为方便,称{a_n)为它自己的零阶差数列)。如果数列{a_n}的k-1阶差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而k阶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则称{a_n}为k阶差等比数列。本文拟推导这种数列的通项公  相似文献   

7.
四、旅转数列周期性的讨论有些无穷数列具有周期现象,即{A_n}满足条件:A_(x T)=A_x,(x∈N,常数T≠0),例如常数列{A_n}:A_1,A_2,…的周期T=1,正k次圆周型旋转数列[A_n,(P_0,θ)]的周期T=k(k>1)等。 (1)旋转数列通项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1990年4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646 设数列{a_n}_(n-1)~∞(a_n∈N)。若任一正整数k能整除数列中任意k项的和,证明:a_1=a_2=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循环数列、某些分式递推式确定的数列及阶差数列,并利用特征根方法或拆项方法求其通项或前n项的和。 一循环数列 若数列{。}的项满足 a.=A:么_.+凡‘一2+…+儿山_、月>毛川.lJ称{司为k阶循环数列,这里乏是固定的正整数,Al,九,…,儿是与n无关的常数,A,手0.(l)式称为1‘}的循环方程,方程 犷=A,犷一,+九xx一“+…+A.(2)称为1.}的特征方程;(2)的根称为1司的特征根.不难证明,等差数列是二阶循环数列,而等比数列是一阶循环数列。 显然,满足同一个k阶循环方程的数列有无限多个。为了确定一个数列,还需知道数列的某h个项的具体值。常见的…  相似文献   

10.
周实忠 《数学通讯》2012,(10):43-45
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an能写成an=f(k/n)·1/n的形式,那么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小矩形的面积.于是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看成一些小矩形的面积的和,从而与定积分联系起来,这样便可以用定积分证明一类数列前n项和的不等式.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数列教学中引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线性递推式 ,可以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提供一些灵活多变的方法 .由递推法求数列的通项有一定的技巧 ,本文介绍通过递推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等比数列求解的几种简单递推数列通项的求法 .1  an+ 1=pan+q型 (其中 p,q为常数 )在此类型中 1当 p =1时是等差数列 ;2当 p≠ 0且 q =0时是等比数列 .在一般情况下 ( p≠ 1 ,q≠ 0 )可向这两种特殊情况转化 .注意到递推式是关于 an+ 1,an 的一次式 ,要想消去 q,可类似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平移变换 ,只须令 bn =an + k( k为任意常数 )代入递推式 ,给 k一个适当值即可…  相似文献   

12.
聂文喜 《数学通讯》2012,(18):33-35
文[1]指出: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能写成an=f(k/n)·1/n的形式,那么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小矩形的面积,于是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看成一些小矩形的面积的和,从而与定积分联系起来,这样便可以用定积分证明一类数列前n项和不等式.笔者阅  相似文献   

13.
含最大值项二阶中立型差分方程的渐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含最大值项二阶中立型差分方程其中{an},{pn}和{qn}为实数列,k和■为整数且k≥1,■≥0,我们研究了方程(*)非振动解的渐近性.通过例子说明了含最大值项的方程和相应的不含最大值项方程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m元线性递推数列与矩阵的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有m个数列{x_n~(1),x_n~(2),…x_n~(n)}(这里x_n~(k)表示第k个数列的第n项)满足递推式组:■其中a_(ij)为常数(i,j=1,2,…,m),初始条件由x_1~(1),x_1~(2),…,x_1~(m)给定,这样的m个数列叫做m元线性递推数列。本文的工作是给出m元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同时得到矩阵的幂的一种计算方法。递推式组(1)可以用矩阵的形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定理的加强和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中的定理2为:数列{an}满足an 2=pan 1-an,且p=2cos2πk(k>2,k∈N ),则k是它的一个周期.对该定理我们可作进一步加强得:定理不全为零的数列{an}满足an 2=pan 1-an,且p=2cos2πk(k>2,k∈N ).则该数列具有周期性,且最小正周期为k.证明数列{an}是线性递推数列,则特征方程为x2-  相似文献   

16.
一道数学开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已知:两函数f(x)=kx b(k≠1)和g(x)=x,数列{xn}当n≥2时满足xn=f(xn-1),且x1=α.由此可得出哪些结论? 本题参考答案 (1)函数f(x)=kx b(k≠1)和g(x)=x的图象有交点(b/1-k,b/1-k); (2)数列{xn}满足递推式xn-kxn-1=b; (3)数列{xn}的通项公式是: (4)数列{xn}前n项和: (5)当-1相似文献   

17.
题93在数列{an}中,a1=1,且对任意的k∈N*,a2k-1,a2k,a2k+1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k.(1)若qk=2(k∈N*),求a1+a3+a5+…+a2k-1.(2)若对任意的k∈N*,a2k,a2k+1,a2k+2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dk,设bk=1/qk-1.①求证:{bn}成等差数列,并指出其公差;②若d1=2,试求数列{dk}的前k项和Dk.  相似文献   

18.
满足:的数列{Ln}一般称为卢卡斯数列.设本文利用通项公式,重新推导了卢卡斯数列的一些有趣的性质.其证明类似于性质1的证明,略.同样有证明由性质3,得性质11对任意正整数k>2,有(此即[1]中的定理1)(2)可类似证明.取k=4,则有:卢卡斯数列的几个有趣的性质@杨宪立$河南省濮阳教育学院!4570001斐卫东.卢卡斯数列的几个有趣性质.中学数学(湖北),1995,1 2陈景润.组合数学.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相似文献   

19.
题(2011年江苏20)设M为部分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数列{an}的首项a1=1,前n项的和为Sn.已知对任意的整数k∈M,当整数n>k时,Sn+k+Sn-k=2(Sn+Sk)都成立.  相似文献   

20.
数列求和     
在一些数列求和的问题中,由于形式复杂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 例如,求数列1·2……k,2·3……(k 1),3·4……(k 2),……,的前n项和 为了解这个题,所谓应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就是先观察k取1、2、3、……等值的情况,努力从中找出解题的一般规律,然后再以这种规律为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