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初高中化学教材分析和教学法初三(1)绪论(如怎样上好第一课化学。怎样讲好绪论(或讲授绪论的经验和体会,以下遇到怎样……的题目,都包括介绍经验、体会和问题)。9月份)(2)原子-分子论(如通过原子-分子论怎样使学生彻底了解化学基本概念。9月份)(3)原子、单质、元素(如怎样给学生区分这些概念的涵义。9月份)(4)化学基本定律(如怎样结合原子-分子论讲授化学基本定律。10月份)(5)化学用语(怎样讲授元素符号、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怎样教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正确地表示化学变化,怎样读符号、分子式、要不要教英文读音?10-11月份)(6)氧、空气(如在讲授这章时怎样连系农业生产,怎样通过本章培养学生实验的技能技巧。11月份)(7)化合价(如怎样使学生正确掌握及巩固化合价的概念,怎样教学生运用化合价正确地写分子式,12月份)。  相似文献   

2.
我给学生讲原子-分子论和用原子-分子论解释纯净物质、混合物,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分解、化合反应,单质、化合物,定组成定律,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问题时,由于原子、分子肉眼看不见,讲起来很抽象,学生不易接受。我曾制作一些原子、分子纸片于布演示板上演示,加强了直观性,效果较好,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酸、碱、盐、氧化物的一系列知识,是明确无机物的基本概念的基础。而初中化学课进行到这一章,教材的深度与广度是比较旧课本有明显的提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章教材深入体会,做到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一定要掌握住教材的精神与实质,才能达到这章的教学目的。一.深入教材的体会1.掌握原子—分子论,发挥教材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根据化学教学大纲的指示:“初中全部化学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从一、二两章开始教物质及其性质与化学反应中,阐明原子—分子论的意义,并以原子—分子论观点解释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基本上是可以使学生获得原子—分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前五章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原子-分子论的基本原理、重要的化学定律、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关于物质的初步知识,但学生对这些原理、概念、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仅仅是初步的,教师还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来加深和巩固,以期达到使学生自觉的牢固的掌握系统的化学基本知识的目的。一、本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对几类典型化合物的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里所学习的化学基本概念主要有: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原子量、分子量、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等;化学基本定律有:物质不灭定律和定组成定律。我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初学化学的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有相当大的困难。如不能经常地去巩固那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就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关于这个问题我愿意提出以下几点体会,并希望同志们多加批评指正。一、教师要首先掌握基本概念、定律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在全部初中化学教材中都贯穿着原  相似文献   

6.
Ⅰ第一章一、本章的教学法 [1]苏联中学七年级化学教学法简明指南,杜宾宁著,68~8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本章的教导任务是根据学生早在自然课程和物理课程里获得的一些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使他们从化学上获得初步的物质概念,还要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界里发生着这样一些现象,发生这些现象以后生成了在成分上和特征上完全不同的另一些物质。此后还应当使学生知道,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常常是互相伴随着进行的。在这一章里,应根据学生已知的事实(物体的热胀冷缩,各种物质会扩散和互相混和等等)来讲授分子论,而在后面的各个章节里,应该利用原子——分子论来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以便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有关原子——分子论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在初中化学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到:“初中全部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虽然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个理论,是通过全部化学课程的学习,随着他们自己知识的积累而逐步进行的。”但由於全部教材都要贯串这个理论,因此对原子—分子论的基本论点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化学对原子—分子论分做两章叙述,由於要讲清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再讲清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把分子论放在前面。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第一、二两章是初中全部化学的基础,则  相似文献   

8.
有系统的知识必定是合乎逻辑的知识。在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中,运用逻辑方法不仅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和合理地、正确地运用概念,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现在只就下面几点来谈一下:1.怎样启发学生归纳出定义在初中学生当中,有的囫囵吞枣地接受知识,死背定义而不知其义,有的甚至顛倒字句背错了定义。为了纠正这一缺点,我往往让学生通过两个或更多的具体事例而自行归纳出一个定义来。现举置换反应做例子来说明。当我用原子-分子论的观点说明锌和硫酸、氢和氧化铜起反应的本质后,就指定一个学生照黑板上平行地列着的两个化学方程式(锌和氢的分子式是用颜色粉笔写的)复述  相似文献   

9.
课题:初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原子,第二节原子。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概念。教具:氧化汞加热分解的图式一幅(即1955年1月第二版课本,第27页插图)。教学过程: 检查提问:(1)液态物质的蒸发和沸腾是什麽现象?用分子论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2)举例说明什麽叫分解反应?它与蒸发现象在本质上有  相似文献   

10.
一、这一章的教学法 (1)苏联中学七年级化学教学法简明指南,杜宾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章“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教学法,第98页。这章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对主要几类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来使学生对物质认识得更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先前获得的关于物质的知识。具体地来说,可以丰富学生的关于物质性质的概念;丰富学生关于化学反应的概念,使学生懂得化合物分类的初步概念;巩固学生自觉地写出物质的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1.
夏宾 《化学教育》1983,4(1):28-30
过去,初中化学课本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把一切物质都说成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基本概念都在原子一分子论学说的基础上给予定义。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里应该给我们的学生以巩固的、基本的和系统的知识,养成他们能够科学地去观察自然界普通的化学变化。培养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并能参加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要正确地布置化学教学,除了使用教材外还要有更多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各种练习。化学供给了很丰富的关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的材料。在七年级开始认识原子分子论用它去研究化学时就已经奠定了唯物地了解自然变化的基础。我怎样给学生关于原子和分子——“构成  相似文献   

13.
第二节原子一、教学目的:初步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二、本课重点:1)原子的定义: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微粒叫做原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三、检查学生知识:1)用分子论来解释水的蒸发或沸腾的现象。它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2)氧化汞受热分解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属於化学现象?为什麽?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以前,有必要先谈一下化学方程式所包含的意义:(1)它能表示出反应前后的相对分子数和原子数;(2)反应前后各种分子和原子的相对重量关系;(3)如生成物或作用物中有气体物质的,则能表示出容积的关系;(4)若反应中伴随着热效应的,则亦能满足对内能增减的表示要求。总之,化学方程式能够正确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定律——物质不灭定律。写化学方程式,应先知道某化学反应的作用物和生成物以及它们的化学式。平衡化学方程式主要是如何选择它们的系数,使符合反应的结果。化学反应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互换反应,反应中元素的原子价不变,亦即复分解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元素的原子价改变。  相似文献   

15.
复习不仅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起巩固的作用,同时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认识能力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复习课不像一般讲授新课的课,在教科书上有固定的内容,而且复习课所用的时间,比同样讲一章或几章新课所用的时间要少得多。所以复习课内容的选择,就成为上好复习课的重要关键之一。下面想谈谈自己几年来如何选择复习课内容的一些体会,不对的地方,希加指正:(一)复习的内容应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按照知识的系统性来进行复习。过去我曾经这样做过:在讲“硫”这章时,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写硫酸和铜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感到困难,又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接触法制硫酸”时的反应条件有些忽视……。于是,我在复习这一章时,就把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一个个地提出来讲解。因而复习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讲分子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导出原子论,而全部化学变化又是以“原子”为基础的,很显然本章是全书开始的最重要的一章。所以教学大纲中指示说:“初中全部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前一章中曾经提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这两个概念,并通过分子论将物理现象加以充分说明,因此,本章就紧接着研究化学现象。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研究分解反应,这不单是为了便於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区别出:在物理现象中,由於物质分子运动形式不同呈扩散、蒸发和凝固等现象但并不变成别种物质;而在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分裂,由於原子的重新组合和排列而变成新的物  相似文献   

17.
一、先弄清课堂提问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我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深刻的体会到课堂提问的作用很大,好处也多。分别的说,有下列的几个主要方面:1.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2.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知识上的缺陷,帮助学生巩固已得的知识;3.能够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坚持学习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4.能为讲授新课打下良好基础。二、正确地拟定提问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我常常根据以下几个原则编拟各种问题:1.注意联系学生的知识。如讲“水的组成”时,在进行新课前,提问过去讲过的“定组成定律”和“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它的分子式怎么写”。这就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利用已有的知识导入新课。既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又可以巩固旧知识,进而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也促使学生经常注意记住那些学到的知识。2.多提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如,我在讲完“中和反应”以后,提问了“什么是中和反应,举例说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这个反应的本质”。只要学生弄清这个问题,其它所有围绕这个问题的枝节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一、使学生认识世界的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这些观点直接地向学生硬灌。而必须把化学课的讲授和辩证法则联系起来。例如,在开始讲解物质时,就要广泛地联系实际,使学生深刻了解自然界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然后再逐步深入地研究物质的内部构造——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等组成。因为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小微粒都是不能直接知觉的。当形成这个概念时,如果不能以生动的事例来证明,就很可能把学生引导到唯心主义的道路上去。例如最初介绍原子-分子论时,有的学生就说:“讲了半天原子、分子,到底什么样谁也没看见过,说不定这是科学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本章的教学目的有三。 (一)使学生系统地认识水的性质,及其和人类密切的关系。 (二)从原子-分子论来研究溶液,并用实验来说明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三)了解碱类的生成和它的特性,及水化物的涵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章教材这样编排是很恰当的。课文一开头提出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已经颁发开始试用,它基本上是根据苏联化学教学大纲为蓝本编订的。最初我看到苏联化学教学大纲的时候,发生了很多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有些教材要重复的讲,像周期律、酸、硷、盐,原子结构理论,金属等。为什么金属元素举出来的那样少?经过仔细研究才看出它的完整的系统性、直观性和量力性。不只照顾了科学的系统更重要的是照顾了教学系统,重复是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加深,非常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在我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不只一次的提出‘我们学了化学感觉所得到的知识非常零散好像章与章之间没有很多的关系’当时也试图将课本的教材加以调整使它系统化,但无论怎样调排仍然不能弥补这个缺点。现在有了这个教学大纲,对今后教学将减少许多困难。大纲中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