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祥 《化学教育》1983,4(6):46-46
我们对“木材的干馏”(初中化学课本第105页)和煤的干馏(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159页)简化了实验装置和操作,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程存科 《化学教育》1983,4(3):40-40
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240页实验7—6及第268页学生实验十四“酚醛树脂的制取》,在实验之后,试管的清洗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往往洗不干净。我找到一种清洗这种试管的方法,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级中学课本(甲种本)化学第二册第157页指出:“钢铁等金属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吸氧腐蚀实质上是由于空气里的氧气溶解于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里形成一种微电池而使钢铁发生腐蚀。  相似文献   

4.
王朝远 《化学教育》1990,11(6):38-38
高一化学课本(甲种本)第43页[实验2—14]:“在一个铁坩埚里放锌粉0.5g,加入碘粉0.5g,混合后,加水1-2滴作为催化剂,观察发生的现象。”笔者用铁坩埚做此演示实验,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蒯世定 《化学教育》1999,20(4):37-37
按照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第一册第63页上[实验3-1]的方法进行铜在硫蒸气里燃烧实验,很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对中山大学、辽宁大学等校编的“无机化学实验”中两个实验的改进:课本第130页,装置接头较多,易造成漏气,改用以下装置,现象明显,且节省试剂。  相似文献   

7.
林振民 《化学教育》1982,3(4):49-49
初中化学课本第53页[实验2-5]中氢气与空气混和点燃爆炸的演示实验是用玻璃容器进行的。我们用聚乙烯制品代替玻璃容器,安全简便效果很好,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初中化学课本(1955年4月出版,下同)第41页,图17,燃磷前可在燃烧匙内放少许细沙,细砂上再放磷,以免燃烧匙损坏。 (二)第44页,用氯酸钾制氧气,要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的实验,可参考高中化学(1955年4月出版)第一册125页及180页中有关的实验,选作演示之用。 (三)教师演示44页图19制氧时,除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为学生实验(第166页实验5)准备条件。 (四)如教师用氯酸钾及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演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育》1982,3(5):53-54
按现行化学教材高中课本第二册第86页[实验3-3]制Fe(OH)2沉淀,很难观察到白色,往往一生成即呈灰绿色。  相似文献   

10.
蔡松 《化学教育》1983,4(4):49-50
一、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117页[实验4—3]中用铂丝为催化剂,但由于铂丝难以购到,我在教学实验中,改用打火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铈),效果较好。将约30粒打火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部,玻璃管一端用“Y”形玻璃管导入氨和空气(如图1)。  相似文献   

11.
铝在空气中燃烧的探究教学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辉昌 《化学教育》2007,28(12):50-50,52
1失败中质疑针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必修),第80页的演示[实验4—1],铝箔在氧气中的燃烧,按课本中的操作反复实验都失败。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认为可能是:①表面氧化膜隔绝了铝与氧气的接触;②温度未达燃点;③接触面积小。于是提出了铝在空气  相似文献   

12.
蒯世定 《化学教育》1995,16(8):32-32
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的比较实验,如按现行高级中学化学课本第一册(必修)第159页操作。虽简单易行。但反应时产生较多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污染教室令气,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化学教育》1997,18(5):33-33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选修)中,第87页[实验3-4]需时近20分钟,且成功率低。实际上,作为演示实验是不适宜的。有关实验书及杂志,虽然对此实验已进行了多种改进。但加热时间均不少于5分钟。作为演示实验仍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4.
肖树雄 《化学教育》2005,26(Z1):127-12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36 页【科学探究】, 按课本的方式进行实验, 虽然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 但实验对原电池组成条件的结论导出因果关系不当, 实验现象与探究出的结论欠严密的逻辑性, 实验内容目的性不够强, 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卞泰鹏 《化学教育》1983,4(6):49-49
高中课本(试用本)第一册第158页[实验6—5],照课夺上做法,现象很不明显,我们做了如下的改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一、实验方法及步骤1.课的预备两只充满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的具支试管(20×200mm),把其中一只支管跟注射器(50ml)照图1所示联结起来(注意检查气密性)。另一支管作为实验对比的参照物。  相似文献   

16.
项云英 《化学教育》1993,14(6):34-34
为了说明“受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冷却时,它们又重新结合成氯化铵”(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二册第41页)的性质,在中学、中师的化学课本中安排了“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实验,但是,按课本介绍的方法去做,不仅达不到实验目的,而且会产生氯化铵受热时升华,其蒸气遇冷凝华的错觉。  相似文献   

17.
李济真 《化学教育》1983,4(3):40-40
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116页实验4-2甲烷的制取需时长效果差。分析原因:碱石灰中参加反应的是氢氧化钠,而生石灰并不参加变化,只是起疏松混和物和吸湿的作用,而市售碱石灰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较低,本实验可作以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2006年4月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91页图5—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和第92页图5—5“镁条燃烧”,是支撑质量守恒定律的2个重要实验。不要以为这个实验简单,最近许多实验者反映,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速度很慢,CuSO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第14页制取Fe(OH)_2的演示实验中,往往得不到白色絮状的沉淀,偶而得到也是短暂的时刻,且实验的直观性、可见度均差。而演示中能立即看到灰绿→红褐色沉淀是极为普遍的。为获得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并增大实验的可见度、直观性和持久性,作如下设想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本章教学法方面的参考资料: 1.苏联中学化学教学法(第二分册),奚尤什金著,王世显等,译第121页到141页。 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计划,叶果尔金著,译第67页到81页。 3.初中化学“水和溶液”的教学法符绶玺等写,化学通报,1955年1月号第44页。请注意上述三种参考资料所提到的教材系统和内容与现行课本不尽相同,但其中许多具体部分还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同时,现行课本的教材对水和溶液在工农业上的应用讲得较多,上述三种参考资料却不够重视,在参考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