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VO(Ⅱ)—π受体配合物的结构及其ESR波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余  徐元植 《化学学报》1992,50(8):792-799
本文考察了VOSO_4与α,α′-联吡啶,3,4,7,8-四甲基-1,10-邻菲罗啉和1,10-邻菲啰啉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低温下的ESR波谱.发现当pH<1.0时A=118×10~(-4)T,归属于[VO(H_2O)_5]~(2+);当pH>11时A=90×10~(-4)T,归属于[VO(OCH_2CH_2O)_2]~(2-).1.0相似文献   

2.
半胱氨酸VO~(2+)络合物的结构及其ESR波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VOSO_4与半胱氨酸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在液氮温度下的ESR波谱。发现在pH<2,pH>11范围内,半胱氨酸不能与VO~(2+)生成络合物,当pH<2时,A=118G,归属于[VO(H_2O)_5]~(2+);当pH>11时,A=90G,归属于[VO(OCH_2CH_2O)_2)~(2-];pH=3-4时,A=116G,归属于VO~(2+)与半胱氨酸1:1单齿络合物,[VO(H_2O)_3(CysH)]~(2+);pH=5.0~5.5,A=102G,归属于1:1双齿螫合物[VO(H_2O)_2(Cys)]~+;pH=7.O~7.5,A=87G;pH=8-10,A=85G,分别归属于V0~(2+)与半胱氨酸1:2双齿顺式和反式螯合物[VO-(Cys)_2]~(2-)。利用测得的波谱参数,计算了键参数和电子能级。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泳中介微分析通过与邻菲罗啉的络合反应完成了对Fe2+与Cu2+的同时测定。在压差作用下,淌度较小的邻菲罗啉在金属离子区带之前首先进样,加高电压后,两区带电泳在磷酸缓冲液中 (pH=4. 5)混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并实现电泳分离。研究了缓冲液pH、试剂和样品区带长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对于Fe2+与Cu2+两离子,方法的检出限(S/N=3)分别为 1. 6和 11μmol/L;线性范围分别为 5. 0×10-6 ~3. 0×10-4 mol/L(r=0. 9979)和 8. 0×10-5 ~3. 0×10-4 mol/L(r=0. 9996)。采用标准矿样验证了测定Fe2+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VOSO4与脯氨酸(Pro)、邻菲咯啉(Phen)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173K)EPR波谱,根据不同pH下的EPR谱变化,利用Johnson的加合规则,并结合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推测了它们的可能结构.利用波谱参数计算了配合物的键参数,利用电子光谱数据计算了配合物的晶体场参数,讨论了它们的成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水分子的配体(Phen或Pro)数目增加,键参数减小,配合物共价性增强,同时得出Phen与VO(II)配位能力比Pro强得多.  相似文献   

5.
Cu(Ⅱ)—CAS—CTMAB—邻菲罗啉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络天青 S( CAS)光度法测定铜的报道较多[1,2 ] 。作者对显色体系进行了改进 ,引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邻菲罗啉 ,在 p H 8.5时 ,形成Cu2 + - CAS- CTMAB-邻菲罗啉四元显色体系 ,在波长 61 0 nm处测定 ,εmax=1 .3× 1 0 5。1 试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铜标准溶液、CAS溶液 :2 .0× 1 0 -4 mol·L-1CTMAB、邻菲罗啉溶液 :2 .0× 1 0 -4 mol· L-1硼砂 - HCl缓冲溶液 :p H 8.51 .2 试验方法准确移取铜标准溶液 1 ml于 50 ml容量瓶中 ,依次加入缓冲溶液 5ml、2 .0× 1 0…  相似文献   

6.
钒的氨基酸配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和医学意义。VO(Ⅱ)-组氨酸配合物及VO(Ⅱ)-π受体二元配合物的ESR研究已有报道。但是VO(Ⅱ)-氨基酸-π受体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其ESR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考察了VOSO_4与组氨酸(His)和邻菲啰啉(Phen)及α,α′-联吡啶(bipy)三元体系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低温(173K)ESR波谱,获得了不同pH条件下配合情况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邻菲罗啉对KBrO3-Na2SO3-K4[Fe(CN)6]-H2SO4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当加入邻菲罗啉的浓度在0.0005~0.0035mol·L-1范围内时,导致KBrO3-Na2SO3-K4[Fe(CN)6]-H2SO4pH振荡体系的Pt电极电位、溴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和pH振荡的周期和振幅均明显放大,而加入邻菲罗啉的浓度在0.004~0.013mol·L-1范围内时,该体系的振幅缩小。另外,本文就邻菲罗啉对KBrO3-Na2SO3-K4[Fe(CN)6]-H2SO4pH振荡体系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分离-邻菲罗啉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用硼氢化钾溶液使硒(Ⅳ)还原成H_2Se挥发分离出来,用邻菲罗啉铁(Ⅲ)溶液吸收,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被H_2Se还原生成的橙红色邻菲罗啉亚铁来测定硒的方法。 1.试剂和仪器: 硒标准溶液:将光谱纯硒溶于硝酸,加水配成1.00毫克/毫升硒的贮备液,使用时用0.1NH_2SO_4稀释成1.00微克/毫升硒的标准溶液。硼氢化钾溶液(3%):将硼氢化钾溶于0.5%KOH的水溶液中,滤去不溶物,贮于聚乙烯瓶中。硒化氢吸收液:在50毫升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中,加入75毫升0.2%邻非罗啉  相似文献   

9.
在25.0±0.1C和0.1mol·dm~(-3)KNO_3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邻菲罗啉、5-硝基邻菲罗啉、5-氯邻菲罗啉、5-甲基邻菲罗啉为第一配体;脯氨酸、α-氨基异丁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为第二配体与铜(Ⅱ)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的酸碱强度之间均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反馈π键存在的程度讨论了配合物稳定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PVA_(124)-Triton X-1000协同作用下,Agˉ1-向红菲罗啉-曙红三元络合物,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pH=5.5)中,吸收光谱在559nm处有最大吸收,其摩尔吸光系数ε_(559)为1.0×10~5.Ag~ 浓度在0~20μg/50ml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可用于镀金废液、阳极泥等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铅-邻菲罗啉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06MHAc-0.14MNaAc(pH=5.1)和2×10-5M邻菲罗啉(phen)溶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得到Pb(Ⅱ)-phen络合波,峰电位在-0.49V处。其导数峰高与铅在5×10-8-5×10-6M范围内的浓度有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2.5×10-8M。此波可用于测定铅。研究确定该波为1:1铅-邻菲罗啉络合物的吸附波。  相似文献   

12.
用 p H法在 (2 5.0± 0 .1 )℃ ,I=0 .1 mol· dm-3 KNO3 条件下 ,测定 Cu( ) - 4 - (喹啉 - 8′-甲基 ) - 1 ,4,7,1 0 -四氮杂环十三烷 - 1 1 ,1 3-二酮 -α-氨基酸或 5-取代邻菲罗啉两类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研究了带甲基喹啉侧基大环多胺配体与 Cu( )离子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 ;发现这两类三元体系配合物有特殊的稳定性 ;而且它们的稳定性与配体α-氨基酸及 5-取代邻菲罗啉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的变化趋势相反 ;探讨了 Cu( )和 5-取代邻菲罗啉之间的 d- p反馈π键及其取代基 Hammett诱导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碱性条件下聚四氟乙烯毛细管(PTFEtube)对钌-邻菲罗啉具有富集作用,建立了单道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分离及检测痕量钌的荧光分析法。本方法考察了毛细管壁、流速、pH值、温度及掩蔽剂EDTA、干扰离子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当浓缩液pH值为11.8,邻菲罗啉浓度为1×10-4mol/L,浓缩和洗脱速度为3.8mL/min及EDTA的浓度为2×10-2mol/L时,获得最佳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在0~50n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ng/L(S/N=3);RSD=2.1%(n=3)。  相似文献   

14.
在25.0±0.1C和0.1mol·dm-3KNO3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邻菲罗啉、5-硝基邻菲罗啉、5-氯邻菲罗啉、5-甲基邻菲罗啉为第一配体;脯氨酸、α-氨基异丁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为第二配体与铜(Ⅱ)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的酸碱强度之间均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反馈π键存在的程度讨论了配合物稳定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应用温度跃迁装置和断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与α-氨基酸和N-苯基乙二胺在25℃、0.1mol·dm^-^3KNO3水溶液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生成速率常数与配体α-氨基酸的酸离解常数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logkf=2.84+0.53pK2。根据Eigen机理讨论了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N-苯基乙二胺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应用温度跃迁装置和断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与α-氨基酸和N-苯基乙二胺在25℃、0.1mol·dm^-^3KNO3水溶液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生成速率常数与配体α-氨基酸的酸离解常数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logkf=2.84+0.53pK2。根据Eigen机理讨论了铜(II)-2,9-二甲基邻菲罗啉-N-苯基乙二胺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一种碳酸氢根显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化合物1。3-N, N'-双-[4-(4'-硝基苯偶氮)苯基]异方酸二酰胺(BNBPS)的DMSO-H2O溶 液是阴离子HCO3ˉ的良好显色剂。提供了一种用直接分光光度分析HCO~3^-的新方法。试液的pH为7.8-9.5时, HCO2ˉ与显色剂作用迅速, 显色剂由红变蓝(Δλ=108nm),并有稳定的有色化合物生成(2h内吸光度不变), λmax=638nm,δ~638=3×10^4L.mol^-1.cm^-1, 线性关系良好, 显色剂选择性好, 常见阳离子在较大范围内不显色, CIˉ,Brˉ,Iˉ和NO3ˉ在较大范围内不干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VO(NCS)_n~(2-n)~ 配合物的ESR波谱,指出VO~(2 )与SCN~-在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可形成四种不同组成的配合物:VONCS~ ,VO(NCS)_2,VO(NCS)_3~-,VO(NCS)_4~(2-).测定了ESR波谱参数,该配合物的超精细耦合常数A与SCN~-配位数n呈线性关系,A_n=117.66—3.41n(G).根据 ESR 波谱计算了配合物VO(NCS)_n~(2-n)~ (n=1,2,3,4)的逐级稳定常数,log K_1=2.15,log K_2=1.55,logK_3=0.8 7,log K_4=0.22.其中K_3,K_4的测定在文献上尚未见过报道。  相似文献   

19.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以食品级磷酸中易氧化物测定为例)采用亚铁-邻菲罗啉指示液代替邻菲罗啉指示液,结果表明,该法滴定终点明显,适应范围宽,尤其在极酸性滴定环境下.1 测试的方法原理食品级磷酸中的易氧化物主要为亚磷酸,在硫酸介质中,硫酸铈铵将P(Ⅲ)氧化成 P(V),用硫酸亚铁铵标液回滴过量的硫酸铈铵.滴定终点分析用邻菲罗啉及亚铁-邻菲罗啉指示液来做判断依据.2 用邻菲罗啉做指示液样品测定时,采用邻菲罗啉指示液,空白及试液经反复测试均无终点现象出现,这可能是由于测试环境为极强酸环境,[H~+]=3.64mol·L~(-1),强氧化剂硫酸铈铵极可能氧化了有机物邻菲罗啉,指示液被“封闭”,无法指示终点的到达.  相似文献   

20.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痕量铜对生命活动很重要。人体中铜的代谢与铁的代谢有相关性,铜参于造血过程,缺铜会引起贫血病。因此鉴于铜的重要生理作用,各生物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日益受到重视。已有文献[2,3]报道利用催化光度法测定铜。但高碘酸钾-溴邻苯三酚红体系尚未见报道,铜在乙酸-乙酸钠介质中对上述体系有催化褪色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本法测定范围为0~5μg/10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6×10~5,用于茶叶中铜的测定得到较好结果。1 试验部分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Cu(Ⅱ)标液:0.1mg·ml~(-1),准确称取CuSO_4·5H_2O 0.0982g,用去离子水溶解。稀释于50ml量瓶中。工作液稀释为0.1μg·ml~(-1) 溴邻苯三酚红溶液:1.0×10~(-3)mol·L~(-1) 高碘酸钾溶液:5.0×10~(-4)mol·L~(-1)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6.0 1,10-菲罗啉溶液:2g·L~(-1) 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