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季立才  胡培植 《催化学报》1993,14(2):155-158
漆酶是含铜金属酶,主要来源于漆树漆液(生漆)和真菌,分别称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近年来,人们对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很感兴趣。已经发现漆酶的催化反应大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氧化底物主要是邻、对苯二酚(胺)及其衍生物,对二茂铁(Fc-H)及其衍生物(Fc-R)的催化氧化尚不多见,对共存Fc-H和K_4Fe(CN)_6的催化氧化也未见报道,这可能与Fc-H和多数Fc-R不溶于水有关。本文选择二乙二醇单丁醚(DGBE)和磷酸盐缓冲液为混合溶剂,使Fc-H和K_4Fe(CN)_6以一定浓度共溶其中,考察了在该体系中漆树漆酶对Fc-H和K_4Fe(CN)_6的催化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作为酶促催化底物之一的2,6-二甲氧基苯酚(DMP)经常用于测定漆酶活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其酶促产物结构却仍不清楚.由此,研究了漆树漆酶对其催化氧化反应.在水,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得到一种产物3,3′,5,5′-四甲氧基-1,1′-联苯-4-4′-二酚(TMBP),对其用红外、核磁和色谱一质谱等系统测定,并简要探讨了酶促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真菌漆酶及其催化对苯基苯酚聚合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时雨  周攀登 《化学通报》2005,68(3):226-228,225
白腐菌Panus conchatus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了漆酶,经纯化分离后用于对苯基苯酚的催化聚合,探讨了反应温度、缓冲溶液pH以及反应体系中溶剂二氧六环的含量对漆酶催化对苯基苯酚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催化对苯基苯酚聚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为40℃,混合溶剂中二氧六环的体积百分数为85%。缓冲溶液为pH=4的0.2mol/L HAc-NaAc溶液。在此条件下用漆酶催化对苯基苯酚聚合,得到了重均分子量Mw=80533的聚酚产物。得率为75.5%。  相似文献   

4.
漆树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Ⅻ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5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FeSO4对漆树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SO4^2-离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而Fe^2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则有明显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研究证实,Fe^2+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它还原酶促反应的产物半醌自由基阴离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漆酶是含铜单电子氧化酶,主要催化邻、对苯二酚(胺)类底物氧化,它对不溶于水的二茂铁(Fc-H)及其衍生物(Fc-R)的催化氧化未见报道。本文考察了漆树漆酶在磷酸缓冲液-二乙二醇丁醚(DGBE)中对Fc-H和15个Fc-R的催化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 属于铜蓝氧化酶蛋白, 能催化氧化多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漆酶催化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底物广泛、能耗低、易操作、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项前景广阔的生物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漆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主要从漆酶的化学组成、结构、催化降解机理、漆酶的固定化、影响因素(溶液pH值、温度、金属离子、营养因子、有机溶剂、漆酶的浓度、底物的初始浓度等)、降解的动力学以及漆酶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进展。漆酶催化氧化有机物的机理主要表现在底物自由基中间体的产生和氧气还原成水两个方面。本文提出了目前漆酶催化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漆酶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5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FeSO4对漆树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SO2-4离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而Fe2+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则有明显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研究证实,Fe2+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它还原酶促反应的产物半醌自由基阴离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用于生物氧化的蓝色漆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标  徐向亚  李祖义 《有机化学》2008,28(10):1715-1723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 在真菌和高等植物中产生, 多为分泌型糖蛋白. 有氧的条件下, 漆酶能催化底物氧化, 把氧还原成水. 详述了漆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漆酚钼螯合高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漆酚与四氯氧化钼反应制得兼具螯合物特点和生漆固有性能的漆酚钼螯合高聚物 (PUM) .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高聚物的含钼量进行了测定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热失重分析探讨高聚物的生成过程、结构特征和热性能 .结果表明 ,漆酚与四氯氧化钼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生成螯合物 ,然后进一步聚合成为高聚物 ;该高聚物中存在漆酚钼螯合物结构单元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其耐热性能比生漆和传统黑推光漆好得多 .  相似文献   

10.
对6个汉丁基的儿茶酚类底物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叔丁基的存在,有利于增进对底物的结合,并可以利用漆酶活性中心周围提供的PH环境和质了体性质,促进底物的离解,使这类底物能在无于其一级离解的弱酸性环境中进行反应,由于叔丁基的特性和漆酶的微环境效应的共同作用,这些底物在PH=6.0的水溶液环境中都能顺利地氧化成相应邻醌,并具有合成价值,ESR结果证明,这些底物在弱酸性条件下的漆酶催  相似文献   

11.
对生物探针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合模式及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DN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71篇。  相似文献   

12.
对铕测定方法的近期进展作了评述,涉及的测定方法有荧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及伏安法等。还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作了简要讨论(引述文献59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家兔肺泡巨噬细胞(AM)体外培养法,以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_i)、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为指标,观察了卵磷脂、脑磷脂及现用防治硅肺药物克矽平(PVPNO)、柠檬酸铝等抗石英毒效果。结果表明:卵磷脂在所试各药物中效果最佳.初步探讨了卵磷脂拮抗石英细胞毒性的机理.卵磷脂有成为防治硅肺药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乙烯(PE)的结晶度,讨论了测定PE熔融焓过程中由测量重复性、称量过程及PE本身结构的不均匀性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了测定PE熔融焓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和测定PE结晶度的扩展不确定度。采用Dsc法测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结晶度的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l%。  相似文献   

15.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为例讨论了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依据JJF 1059-1999对熔体流动速率测试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7149型聚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96 g/(10 m in)。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家兔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法,以AR-CM阳离子测定系统和荧光试剂Fura-2,研究了石英细胞毒性与肺泡巨噬细胞胞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的关系,并以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表征了由石英引起的AM毒性及硒酸酯多糖对其毒性的拮抗效应,初步讨论了硒酸酯多糖拮抗石英细胞毒性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7.
对GB 11892 - 1989《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中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对测量重复性、滴定管、移液管、标准溶液浓度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 ,求得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1.10× 10 -2 。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测量方法确认的方法、指标以及方法确认的6种技术手段;介绍了方法确认技术的9种指标以及指标的获得和评价;指出方法确认技术的重点应放在识别和消除显著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19.
铽与吡啶-2,6-二羧酸(以下简称DPA)形成螯合物的萤光有人从生物化学角度作过一些研究[1],但对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铽的研究未见报导。本文系统地研究了Tb3+-DPA螯合物萤光产生的条件,拟订了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铽的萤光光度法,探讨了螯合物萤光强度与其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Fe~(3+)对淀粉/聚乙烯共混物促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Fe3 + 油酸的组合物为降解剂 ,研究它与淀粉、聚乙烯共混体系在模拟堆肥温度 (70℃ )下的热氧化降解行为 ,对其力学性能、分子量下降率及氢过氧化物浓度进行跟踪测试 ,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及X 射线衍射仪 (XRD)对试样的表面形态和结晶性能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含有Fe3 +的有机化合物降解剂在实验条件下对试样有明显的促降解作用 ,并且高Fe3 +含量的降解剂催化PE基体降解活性的发挥受环境因素特别是氧气浓度高低的影响不敏锐 ,而低Fe3+含量的降解剂则与之相反 .在上述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该体系中聚乙烯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