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硝酸镍水溶液和肼基甲酸甲酯(NH_2NHCOOCH_3, MCZ)的水溶液反应,制备 出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Ni(MCZ)_3]-(NO_3)_2·H_2O。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 = 1.3681 (2) nm,b = 0. 8188 (1) nm,c = 1.6029 (4) nm,β = 92.16 (2)°,V = 1.7943 (6) nm~3, D_c = 1.744 g·cm~(-3),Z = 4,F(000) = 976,μ(Mo Kα) = 1.166 mm~(-1) 。结构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优化,除氢原子采用各向同性热参数外,其它非氢原 子均采用各向异性热参数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_1 = 0.0337,wR_2 = 0.0857。在 该配合物分子中,肼基甲酸甲酯作为双齿配体,由羰基氧原子和端基氮原子与Ni~ (2+)配位,形成五元平面螯合环,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中心离子 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硝酸根离子和一个水分子,通过库仑力 和氢键与内界结合在一起。采用TG-DTG,DSC,IR等表征了标量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是由一个弱的吸气热过程和三个较强 的连续的放热过程组成的,由TG-DTG和IR分析结果证明,在325 ℃时的最终分解产 物为NiO,得到了化合物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2.
由硝酸镍水溶液和肼基甲酸甲酯 (NH2 NHCOOCH3 ,MCZ)的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 [Ni(MCZ) 3 ] (NO3 ) 2 ·H2 O .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为 :a =1.3 681(2 )nm ,b =0 .8188(1)nm ,c =1.60 2 9(4 )nm ,β =92 .16(2 )° ,V =1.7943 (6)nm3 ,Dc=1.744g·cm-3 ,Z =4,F(0 0 0 ) =976,μ(MoKα) =1.166mm-1.结构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优化 ,除氢原子采用各向同性热参数外 ,其它非氢原子均采用各向异性热参数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1=0 .0 3 3 7,wR2 =0 .0 85 7.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肼基甲酸甲酯作为双齿配体 ,由羰基氧原子和端基氮原子与Ni2 + 配位 ,形成五元平面螯合环 ,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 ,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 .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硝酸根离子和一个水分子 ,通过库仑力和氢键与内界结合在一起 .采用TG DTG ,DSC ,IR等表征了标题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是由一个弱的吸热过程和三个较强的连续的放热过程组成的 ,由TG DTG和IR分析结果证明 ,在 3 2 5℃时的最终分解产物为NiO ,得到了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  相似文献   

3.
由硝酸镍水溶液和肼基甲酸甲酯(NH_2NHCOOCH_3, MCZ)的水溶液反应,制备 出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Ni(MCZ)_3]-(NO_3)_2·H_2O。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 = 1.3681 (2) nm,b = 0. 8188 (1) nm,c = 1.6029 (4) nm,β = 92.16 (2)°,V = 1.7943 (6) nm~3, D_c = 1.744 g·cm~(-3),Z = 4,F(000) = 976,μ(Mo Kα) = 1.166 mm~(-1) 。结构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优化,除氢原子采用各向同性热参数外,其它非氢原 子均采用各向异性热参数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_1 = 0.0337,wR_2 = 0.0857。在 该配合物分子中,肼基甲酸甲酯作为双齿配体,由羰基氧原子和端基氮原子与Ni~ (2+)配位,形成五元平面螯合环,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中心离子 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硝酸根离子和一个水分子,通过库仑力 和氢键与内界结合在一起。采用TG-DTG,DSC,IR等表征了标量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是由一个弱的吸气热过程和三个较强 的连续的放热过程组成的,由TG-DTG和IR分析结果证明,在325 ℃时的最终分解产 物为NiO,得到了化合物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5.
用 2 ,4,6 三硝基间苯二酚 (斯蒂芬酸 ,TNR)镍的水溶液和碳酰肼 (CHZ ,NH2 NHCONHNH2 )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配合物 [Ni(CHZ) 3](TNR)·5H2 O ,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并用TG DTG ,DSC和IR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 =1 0 45 40 (1 0 )nm ,b =1 1 6 71 (2 )nm ,c =1 2 2 78(2 )nm ,α=1 0 9 1 90 (1 0 )°,β=1 2 1 1 6 8(1 2 )°,γ =99 70 0 (1 0 )°,V =1 2 6 1 3(3)nm3,Z =2 ,Dc=1 744 g/cm3,μ(Mo ,Kα) =0 873mm-1,F(0 0 0 ) =6 88,R =0 0 41 9,Rw=0 1 0 5 3.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碳酰肼为双齿配体 ,由羰基O原子和 1位N原子与Ni2 + 离子配位 ,分子中共形成 3个五元平面螯合环 ,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 .该配合物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分两步脱去所含结晶水 ,第一步失去 4个结晶水 ,第二步失去 1个结晶水 ,在 5 0 0℃时的最终分解产物为Ni2 O3.  相似文献   

6.
用硫酸镍与碳酰肼(CHZ)反应, 制备得到一种新型含能配合物[Ni(CHZ)3]SO4·3H2O,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 元素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测试表明, 该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0.85237(1) nm, b=0.90964(1) nm, c=1.22559(2) nm, β=96.731(2)°, V=0.8849(2) nm3, Z=2, Dc=1.798 g·cm-3. 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碳酰肼作为双齿配体, 以羰基O原子和端基N原子与Ni2+离子发生配位, 形成3个相互垂直的五元平面螯合环. 在氢键、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 该配合物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 对碳酰肼分子进行了DFT-B3LYP/6-311+G**量化计算研究, 得到其NBO电荷, 从理论上说明碳酰肼的配位点是羰基O原子和端基N原子. 采用DSC、TG-DTG和FTIR光谱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用Kissinger法和Ozawa-Doyle法对其热分解过程中两个放热峰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Ni(CHZ)3](TNR).5H2O的制备、晶体结构和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2,4,6-三硝基间苯二酚(斯蒂芬酸, TNR)镍的水溶液和碳酰肼(CHZ, NH2NHCONHNH2)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配合物[Ni(CHZ)3](TNR).5H2O, 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并用 TG-DTG, DSC 和 IR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空间群, 晶胞参数a=1.045 40(10) nm, b=1.167 1(2) nm, c=1.227 8(2) nm, α=109.190(10)°, β=121.168(12)°, γ=99.700(10)°, V=1.261 3(3) nm3, Z=2, Dc=1.744 g/cm3, μ(Mo,Kα)=0.873 mm-1, F(000)=688, R=0.041 9, Rw=0.105 3. 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碳酰肼为双齿配体, 由羰基O原子和1位N原子与Ni2+离子配位, 分子中共形成3个五元平面螯合环, 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 该配合物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分两步脱去所含结晶水, 第一步失去4个结晶水, 第二步失去1个结晶水, 在500 ℃时的最终分解产物为Ni2O3.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3个稀土配合物[LnL(NO_3)_3(H_2O)][LnL(NO_3)_3(CH_3CN)]·2CH_3CN(Ln=Ce(1),Pr(2),Nd(3),L=3,4-二甲基吡咯-2-甲酰肼缩PMBP)。3个配合物同构,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別为:1:α=1.75883(9)nm,b=1.46061(8)nm,c=2.62628(14)nm,β=97.8000(10)°;2:α=1.75639(15)nm,b=1.45997(11)nm,c=2.6231(2)nm,β=97.771(2)°;3:α=1.7587(2)nm,b=1.46387(17)nm,c=2.6263(3)nm,β=97.760(2)°。每个配合物包含2个不同的中性配合物分子。配合物中每个十配位的Ln(Ⅲ)离子与来自酰腙配体L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3个双齿配位硝酸根及1个溶剂分子配位,采取双帽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乙腈溶液中,配合物1-3具有与配体完全不同的荧光发射,可能由配位荧光增强效应导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配合物3AgNO3·2BPrTE的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各为PI,晶胞参数: a=0.8945(1), b=1.2355(2), c=1.3572(5)nm; α=98.69(2)°, β=92.74(2)°, γ=90.45(1)°; V=1.480nm^3; Z=2, 分子中三个Ag原子的配位数均为5, 但它们的配位多面体各不相同, Ag(3)为四方锥体, Ag(2)为三角双锥, Ag(1)则介于两者之间, NO3^-以单齿、不等长双齿和等长双齿两种形式配位于Ag原子。配体BPrTE也具有两种构象, 反式构象具有C1对称性, 并以两种形式和Ag原子配位, 偏转式构象不具有C4对称性, 与Ag原子形成五元螯合环, 分子为三维无限长链结构。  相似文献   

10.
黄妙龄 《化学研究》2007,18(3):42-45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7(5)nm,b=1.5504(3)nm,c=1.4509(3)nm,β=104.81(3)°,V=2.4155(12)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11.
徐保莲  代坤  陈景文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2):2733-2739
设计合成了4种含不同芳香取代基团的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配体(2-乙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1-H)、2-甲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2-H)、2-甲酰基噻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3-H)、2-甲酰基水杨醛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4-H))的镓配合物,对它们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配体分子中不同芳香取代基对配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L-H与Ga3+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配合物[Ga(L1)2]NO3(1)、[Ga(L2)2]NO3(2)、[Ga(L3)2]NO3(3)、[Ga(L4)2]NO3(4),各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比Ga(NO3)3·9H2O强的抑制活性,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高于大肠杆菌,其中,1和2的活性比相应配体高,其余2个配合物与其配体之间无明显活性差异。L1-H和L2-H分子中吡啶基的较强吸电子效应可能是1和2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主要原因。4种配合物抑制黑曲霉生长的活性同样高于Ga(NO3)3·9H2O,其中3最强,并显著高于L3-H,其余配合物与相应配体间无活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 [Co(m-CPOAH)2(H2O)4](m-CPOAH- = 3-羧基苯氧乙酸根),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 晶胞参数为a = 4.9701(10), b = 5.8701(12), c = 18.272(4) , a = 97.50(3), b = 94.76(3), g = 98.34(3), V = 520.11(18) 3, Z = 1, Mr = 521.29, Dc = 1.664 g/cm3, m = 0.901 mm-1, F(000) = 269, 最终R = 0.0415, wR = 0.0787。2个不同配体的氧乙酸上的羧基氧原子和4个配位水分子与钴原子配位, Co(Ⅱ)原子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 且由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氢键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用水热(溶剂热)法合成了新型双核钒(Ⅳ)配合物[VO(μ2-OCH3) (salen)]2(salen为希夫碱水杨醛单缩乙二胺),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X-射线衍射等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6.8318(15),b=7.8023(10),c=11.1695(17),α=71.71(7),β=74.817(4),γ=80.358(5)°, V=543.21(16)3,R1=0.1335,wR2=0.3610[I>2σ(I)],Z=1,Dc=1.597mg·m-3,μ=0.906mm-1,F(000)=270,S=1.163.中心钒(Ⅳ)原子采取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 V(Ⅳ)与V(Ⅳ)原子之间通过甲氧基中的氧原子桥联形成二聚体.V(Ⅳ)与salen上氨基氮和亚氨氮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五元螯合环,同时V(Ⅳ)和salen中的羟基氧原子配位形成另一稳定的共边六元螯合环.  相似文献   

14.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镉与碳酰肼(NH2NHCONHNH2,CHZ)反应制备出了新型配合物狖犤Cd(NTO)2(CHZ)犦·2H2O狚n,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机理。该配合物的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0.8623(1)nm,b=1.8259(4)nm,c=1.9997(3)nm,Z=8。晶体结构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1=0.0517,wR2=0.0655。中心Cd离子为六配位、畸变的八面体构型,NTO-作为二齿配体同时与2个镉离子形成配位键,三齿配体CHZ的2个配位原子与一个镉离子形成五元螯合环、另1个配位原子与第二个镉离子形成配位键,依次无限延伸,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氯离子桥联的双核铜(Ⅱ)配合物[Cu2(Phen)2Cl2(μ-Cl)2],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衍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胞参数为:a=0.985 7(3)nm,b=1.783 5(6)nm,c=1.337 8(5)nm,β=106.617(7)°,V=2.254(1)nm3,Z=4,Dc=1.855 g.cm-3,μ=2.385 mm-1,F(000)=1 256,偏差因子R1=0.122 6,wR2=0.173 9。配合物为双核络分子,每个金属铜离子与邻菲咯啉配体的2个N原子和3个Cl-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四方锥结构,配位多面体通过两氯离子形成共棱的双四方锥,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作用,络分子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二价铜与叠氮、大环穴醚(C~1~6H~3~8N~6)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配合物组成为[Cu~2(N~3)~2(C~1~6H~3~8N~6)](ClO~4)~2,晶体属于空间群C~i^1-P1,晶胞参数a=17.669(10),b=13.355(5),c=6.414(3)︿;α=103.85(4),β=100.40(4),γ=71.30(3)ⅲ;对1870个反射精修的最后一致性因子R=0.088。此配合物中Cu(II)呈平面正方四配位结构形式,这在类似饱和大环穴醚双铜配合物中,还是首次发现。每个配位多面体由大环穴醚配体提供三个氮原子,叠氮离子提供一个氮原子,两个Cu(II)离子之间不存在叠氮桥,间距为5.1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二价铜与叠氮、大环穴醚(C_(16)H_(38)N_6)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配合物组成为[Cu_2(N_2)_2(C_(16)H_(38)N_3)](ClO_4)_2,晶体属于空间群C_1~1-PI,晶胞参数a=17.669(10).b=13.355(5),c=6.414(3)A;β=103.85(4),β=100.40(4),γ=71.30(3)°;对1870个反射精修的最后一致性因子R=0.088.此配合物中Cu(Ⅱ)呈平面正方四配位结构形式,这在类似饱和大环穴醚双铜配合物中,还是首次发现.每个配位多面体由大环穴醚配体提供三个氮原子,叠氮离子提供一个氮原子,两个Cu(Ⅱ)离子之间不存在叠氮桥,间距为5.12A.  相似文献   

18.
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与丙酮在冰醋酸的催化下合成了丙酮-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配体(HL);HL与氯化铜反应合成了配合物CuL2,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HL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952 6(8)(A), b=6.155 8(4)(A), c=16.959 3(12)(A), V=1 243.68(15)(A)3, Z=4, Dc=1.273 g·cm-3, R1=0.032 2, wR2=0.084 1;CuL2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7.440(13)(A), b=18.286(3)(A), c=19.294(3)(A), V=2 607.1(8)(A)3, Z=4, Dc=1.376 g·cm-3, R1=0.044 5, wR2=0.081 7. CuL2的晶体是由孤立的分子所组成,四配位的铜离子呈畸变的四面体构型.CuL2通过分子间弱的C-H┈S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配合物Cu(phen)2 (dca)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配合物Cu(phen)2 (dca)2(phen=C12H8N2为1,10-邻菲啰啉,dca-为二氰基氨基阴离子),用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0.8869(2)nm,b=1.4691(2)nm,c=1.9298(2)nm,β=100.90(1)°;V=2.4691(8)nm3,Z=4,F(000)=1132.00,Dc=1.496g/cm3,R=0.051,RW=0.068.中心铜(Ⅱ)离子分别与两个phen中的四个N原子和两个dca-的两个N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肖子敬  刘世雄 《结构化学》2004,23(7):798-802
合成了镉的吡啶-2-磺酸配合物Cd(C5H4NSO3)2(H2O)2 1和锌的吡啶-2-磺酸配合物Zn(C5H4NSO3)2(H2O)2 2。 研究表明, 2个化合物属异质同晶, 均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c. 化合物1晶胞参数为:a = 13.7671(5), b = 7.2778(3), c = 16.1559(9) ? b = 106.656(3)? V = 1550.8(1) 3, Z = 4, Dc = 1.990 g/cm3, m =1.719 mm-1, F(000) = 920, R = 0.0225, wR = 0.0584, 共收集到1759个独立衍射点, 其中I≥2(I)的可观测点为1681个;化合物2晶胞参数为:a = 13.711(1), b = 7.1451(9), c = 15.972(1) , b =107.079(5)? V = 1495.7(3) 3, Z = 4, Dc = 1.855 g/cm3, m = 1.964 mm-1, F(000) = 848, R = 0.0310, wR = 0.0831, 共收集到1707个独立衍射点, 其中I≥2(I)的可观测点为1592个。在2个标题配合物中, Cd2+离子(或Zn2+离子)由2个吡啶-2-磺酸中的2个氮和2个氧以及2个水分子中的2个氧配位形成畸变的N2O4八面体配位构型。每个配合物分子具有晶体学2次旋转轴对称性。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许多OH(配位水分子)LO(未配位磺酸根)氢键联结成二维结构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