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测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标准方法(GB/T 11914-1989)作了两点改进:用硫酸锰代替硫酸银作催化剂和用少量银盐代表汞盐作为氯离子的掩蔽剂.这一改进使氧化时间由原来的2 h缩短为6 min,而且彻底消除了由汞离子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试验所得优化的测定条件为:加热温度为160℃;回流时间为6 min;酸度为15 mol·L-1;硫酸锰的加入量为7.5 g·L-1及测定下限为100 mg·L-1COD.  相似文献   

2.
采用校正系数法对测定高氯离子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氯离子干扰校正。实际样品测定时,先加入浓硫酸消解,将水样中氯离子全部氧化,再加入硫酸银进行样品催化氧化,通过滴定得到COD表观值,扣除氯离子校正值后得到样品COD真实值。方法适合于高氯离子低COD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离子色谱法分析痕量卤离子,一般用电导或安培检测器检测。在阴离子色谱分离中,因氯离子在溴离子前被冼脱,当用电导检测含较高浓度氯离子样品中痕量溴、碘离子时,很宽的氯峰会干扰后面溴峰的定量效果。消除氯离子干扰常用的方法是稀释,但稀释后样品中低含量组分往往就无法测出。本文用日本岛津UV-36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氯、溴、碘三种离子的紫外吸收特性。利用氯离子在紫外区仅有极弱的吸收,而溴、碘离子具  相似文献   

4.
用钨(Ⅵ)-溴邻苯三酚红(BPR)-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测定钢铁中微量钨时,以盐酸羟胺、抗坏血酸、CyDTA和氟化钠混合掩蔽剂,虽然一般常见离子不干扰,但钼离子超过80微克严重干扰测定钨。为此提出用氨荒酸铵(TCA)掩蔽钼离子。试验表明,1毫升氨荒酸铵溶液(1+1)至少可掩蔽50微克钼(Ⅴ),而对钨(Ⅵ)不起掩蔽作用。5毫升混合  相似文献   

5.
建立快速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重铬酸钾光度法。样品消解温度为165℃,消解时间为15 min。当水中含有氯离子时,可加入硫酸汞掩蔽剂消除氯离子影响,其加入量按每毫克氯离子加入20 mg硫酸汞计算。该方法检测范围为20~800 mg/L,当水中COD质量浓度大于800 mg/L时应先进行稀释,然后测定;当COD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时,可以采用真空蒸馏法浓缩,以提高COD质量浓度。采用该方法对COD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n=6),相对误差为-2.0%。分别采用所建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HJ 828—2017(重铬酸钾回流消解滴定法)测定两个不同水样,相对偏差分别为-1.6%和-1.1%。该方法适用于水中COD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油气田高氯低COD的钻井废水时会产生较大误差。对该国标法测定COD进行了改进,采用低浓度氧化剂,增加硫酸汞以掩蔽氯离子来降低COD的分析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选择0.0500 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硫酸汞与氯质量比为10︰1时,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适合测定高氯低COD钻井废水的COD值。该方法扩大了国标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氯溴碘三种离子共存时,总是互相干扰各自测定结果。近年来,Prokopov采用电位滴定及碘量法滴定完成氯溴碘的同时测定。这个方法较Belcher等早期提出的容量分析法简便,但所应用的碘量法测定碘离子操作仍嫌繁琐。本文采用电位法:1.用自制Ag-AgCl丝电极作指示电极,玻璃电极作参比电极,在90%丙酮介质中用标准Ag~+ 溶液电位滴定氯溴碘三种离子总量。2.用双氧水-8-羧基喹啉消除 Br~- 及I~- 后,在90%丙酮介质中电位滴定氯离子量。3.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铊(Ⅲ)在氢醌法中严重干扰金的测定,提出用环己二胺四乙酸(CyDTA)作掩蔽剂消除铊(Ⅲ)的干扰,并试验了11种共存离子的影响。试验表明,CyDTA的用量应小于0.8毫升,滴定溶液的温度以室温为宜。用本法分析标样,结果吻合,变异系数为3.6%。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以6%硫酸银代替硫酸汞作为掩蔽-催化剂消除高氯离子干扰,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无汞密封新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硫酸银浓度等测定条件。该法可以避免汞盐对环境的污染,适合测定多种类型的水样。该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n=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5%.  相似文献   

10.
用低压离子色谱 (LPIC)法测定了稀土硫酸介质中氟的含量。针对稀土硫酸溶液测氟样品的复杂基体 ,提出了用KOH沉淀 掩蔽剂 (HY C6H8O7·H2 O)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消除了诸多阴、阳离子的干扰 ;选择适宜的LPIC分析条件 ,消除了SO2 -4 等阴离子干扰。对稀土硫酸浸取液中的氟作了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 ,氟的回收达 95 %以上  相似文献   

11.
萃取分离—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锗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时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考查,发现在H3PO4和HClO4共存体系中,以CCl4萃取Ge,并在显色测定时加入乙酰丙酮作掩蔽剂,能有效地消除干扰,本实验还对茶叶样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灰化法时间短,操作简单,Ge损失小。  相似文献   

12.
络合滴定钙和镁,往往需要使用掩蔽剂来掩蔽干扰离子。文献介绍了好几种掩蔽剂,但由于某些掩蔽剂的剧毒性,价钱昂贵或掩蔽能力差,故使用时受到限制。Leg radi提出丙酮氰醇受到重视,目前有使用此掩蔽剂于镍镁合金和铝合金络合滴定测镁。本文试验了国内外经常使用的六种掩蔽剂(L-半膀胱氨基酸、硫代乙醇酸、二巯基丙醇、B-巯基丙酸、  相似文献   

13.
钾钙肥中钙含量的络合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钾钙肥经酸溶浸取后,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T 176/1996)(简称标准法),在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氟化钾,以抑制硅酸干扰,然后在pH13以上的强碱性溶液中,以三乙醇胺为掩蔽剂,用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简称CMP混合指示剂)以EUTA标准溶液滴定钙,精密度不是很好,结果偏低.究其原因,有CaF_2生成,也有一些离子不被三乙醇胺掩蔽.为此,翻调节控制溶液pH利用共沉淀来消除硅的干扰,在测定液中再增加酒石酸钾钠作掩蔽剂,建立了本方法.采用本方法测定钾钙肥中的钙,得到了好的精密度和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曾经証明,在氨羧络合滴定中,当干扰离子N与被测离子M同时存在时,如果pK′_(MY)愈大,pK′_(NY)愈小;原始浓度M_0愈大,N_0愈小,则滴定M离子的誤差愈小。因此,适当提高溶液的酸度(利用酸效应)以降低干扰离子的pK′_(NY)值,或加入其他络合剂(利用络合掩蔽效应)以降低干扰离子浓度N_0,都可得到消除干扰的效果。当干扰离子与某种试剂生成难溶的沉淀时,也能降低干扰离子浓度,达到掩蔽干扰的目的,称为沉淀掩蔽效应。在络合反应与沉淀反应之间的平衡情况,文献,曾用数学推导作过某些说明,但对络合滴定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靛酚法定氮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在测定方法上有的提出加催化剂,但是需在水浴里加热几十分钟或放置2小时发色,有的需在不断搅拌或萃取后发色。对土壤样品中干扰离子的消除,有的提出用酒石酸盐作掩蔽剂,但有的依旧用蒸馏分离,有的用沉淀分离过滤后发色,操作较麻烦。本文采用大剂量酒石酸盐掩蔽干扰离子,在室温条件下(10—30℃)快速发色(只需3分钟)其吸光度可稳定1小时。本方法直接用于土壤中氮的测定,其测试范围:0.01—1%,回收率:96-  相似文献   

16.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光度法测定磷矿石中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磷矿石出口量的逐年增加,国外用户对磷矿石的质量要求也逐年提高,合同中加入了对铅、砷、汞等一些微量有害元素的限制。本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采用银盐法测定磷矿石中微量砷,并使用500g·L^-1柠檬酸溶液取代了原标准中使用的酒石酸溶液作掩蔽剂,有效地消除了磷矿石中Fe^3+、Hg^2+等共存离子的干扰。该法用于磷矿石中砷含量的测定,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王水溶解试样,用氨水作沉淀剂,并加入适量三乙醇胺及柠檬酸进行掩蔽,以消除铁及铬等元素的干扰,在pH=3-6的酸性介质中,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镍与ED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从而求得镍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建立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检测高氯废水中低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通过提高催化液中硫酸银的浓度(46 g/L)充分络合氯离子,同时降低消解液中重铬酸钾的浓度至0.061 2 mol/L来抑制重铬酸钾与氯离子的反应,达到有效消除Cl~–干扰的目的。水样在165℃消解30 min,于600 nm波长检测吸光度,标准曲线法计算COD。实验结果表明,水样中COD质量浓度为20 mg/L时,2 000 mg/L的Cl~–不干扰COD的测定(相对误差小于10%),并且随着COD质量浓度的增加,Cl~–产生的干扰误差逐渐降低。对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进行了测定,COD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0%~10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1%~6.33%(n=6)。该法快速,有毒试剂用量小,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精密度,可以用于多数工业废水中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用氧化银作沉淀剂消除饮用水基体中大量氯离子干扰,以氢氧化钡作沉淀剂消除基体中大量硫酸根离子干扰;采用大体积进样的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氯代乙酸的新方法.此法不但能去除基体中大量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且不引入任何新的干扰.采用中高容量、疏水性较强的IonPac AS14HC 阴离子色谱柱, 使一氯乙酸和氯离子得到很好地分离.在进样量为500 μL 时, 用NaOH溶液作为淋洗液,采用梯度洗脱,可在40 min 内同时测定3种卤代乙酸.一氯乙酸检出限为3.7 μg/L;二氯乙酸检出限为3.6 μg/L;三氯乙酸检出限为35.4 μg/L.3种氯代乙酸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1.5%~102%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以铬天青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铝的方法试验中,由于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室温较低时析出沉淀,影响测定,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以增加溶解度。我们采用Al~(3+)-CAS-TritonX-100显色体系较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CPB,Zeph等)红移更多,且灵敏度更高。前者△λ为95nm,ε=1.2×10~5,而后者△λ为75nm,ε=1.02×10~5。因此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络合物体系较优越。同时本工作采用王水溶样,以硫脲掩蔽锡青铜中大量铜,氯化铵消除锡的干扰,EDTA-Zn络合掩蔽铁,高达2毫克Pb~(2+),4毫克Zn~(2+)均不干扰测定。以CAS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