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日本化学会和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主办的第3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会议(2008APWC)将于2008年11月16~21日在日本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征文范围:1.ICP-MS和ICP-OES的仪器与原理;2.样品的制备和导入;3.ICP-MS的碰撞反应池技术与应用;4.新仪器与等离子体源;5.辉光放电光源;6.  相似文献   

2.
由日本化学会和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主办的第3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会议(2008 APWC)将于2008年11月16~21日在日本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征文范围:1.ICP-MS和ICP-OES的仪器与原理;2.样品的制备和导入;3.ICP-MS的碰撞反应池技术与应用;4.新仪器与等离子体源;5.辉光放电光源;6  相似文献   

3.
由日本化学会和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主办的第3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会议(2008 APWC)将于2008年11月16~21日在日本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征文范围:1.ICP-MS和ICP-OES的仪器与原理;2.样品的制备和导入;3.ICP-MS的碰撞反应池技术与应用;4.新仪器与等离子体源;5.辉光放电光源;6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化学会和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会议(2008APWC)将于2008年11月16~21日在日本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征文范围:1.ICP-MS和ICP-OES的仪器与原理;2.样品的制备和导入;3.ICP-MS的碰撞反应池技术与应用;4.新仪器与等离子体源;5.辉光放电光源;6  相似文献   

5.
由日本化学会和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主办的第3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会议(2008 APWC)将于2008年11月16~21日在日本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征文范围:1.ICP-MS和ICP-OES的仪器与原理;2.样品的制备和导入;3.ICP-MS的碰撞反应池技术与应用;4.新仪器与等离子体源;5.辉光放电光源;6  相似文献   

6.
由日本化学会和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主办的第3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会议(2008 APWC)将于2008年11月16~21日在日本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征文范围:1.ICP-MS和ICP-OES的仪器与原理;2.样品的制备和导入;3.ICP-MS的碰撞反应池技术与应用;4.新仪器与等离子体源;5.辉光放电光源;6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日本物理学家举杯相庆的一年,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因对称破缺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2008年物理学界最受瞩目的人.2008年物理学界最令人关注的事件应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点火与突然因故障关闭.此外,物理学家在暗物质领域获得了重要发现,中国物理学家潘建伟发布量子中继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迈着小小的步伐继续向实用化靠近,等等.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以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奖项的另一半由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KEK)的小林诚(MakotoKobayashi)和京都大学的益川敏英(ToshihideMaskawa)分享,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黄本立教授日前当选为日本分析化学会名誉会员,并在刚刚结束的2011国际分析科学大会(IUPAC ICAS 2011)上由王秋泉教授代为接受所颁发的证书和证章,成为我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分析化学家(第一位为梁树权院士,第二位为汪尔康院士)。日本分析化学会名誉会员是该会会员中的最高荣誉称号,外籍名誉会员主要授予在国际分析化学界有影响、并为多年来在该国与日本分析化学界合作交流和推进分析化学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这次与黄本立院士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研究所Osamu Shimomura博士,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  相似文献   

10.
林志忠 《物理》2008,37(12):875-876
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日本人获得,于是我们又要再次自问一个老问题,即“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教育,是否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此问题,相信大多数的华人的回答会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日本人的回答或许未必如此.  相似文献   

11.
《Physik in unserer Zeit》2008,39(6):309-310
  相似文献   

12.
13.
BIW08, the 13th edition of the Beam Instrumentation Workshop (BIW), took place at Lake Tahoe, California, on May 4–7, 2008. It was jointly sponsored by three divisions of Berkeley Lab: Accelerator and Fusion Research, the Advanced Light Source (ALS), and Engineering. BIW is a bi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eam diagnostics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accelerators and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field together with its European counterpart, DIPAC, which alternates with BIW in the odd years.  相似文献   

14.
15.
16.
From January 23–24, 2008, the Deutsches Elektronen Synchrotron (DESY) provided a forum for more than 75 scientists from 12 countries to discus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magnetic solids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The framework for this meeting was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for X-ray Spectroscopy of Magnetic Solids (XRMS 2008). The XRMS workshop series was established in 2000 when the first meeting was held at BESSY (Berlin, Germany). It then continued annually or bi-annually, always in conjunction with a users meeting at one of the 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ies. In this year, the XRMS workshop preceded the HASYLAB Users Meeting at DESY on January 25.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