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我国现存有尾类及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从地理分布特征和数量方面介绍了我国现存的37种(亚种)有尾类动物,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有尾类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作者重点布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资料,对河南省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与论述,并否定了一些以往记载在河南省有分布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无尾两栖类呼吸系统发生于第14~第16时期,鳃弓形成后,渐次形成外鳃、鳃盖、内鳃,在内鳃发生的同时,外鳃鳃丝退化,最终消失,鳃弓上被内鳃取代无尾两栖类呼吸系统发生的时期、发展的速度、发展形式以及外鳃的形态,都不相同,这主要由于种间差异所造成.  相似文献   

4.
浙江有尾两栖动物分类与演化的RAPD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20个随机短引物和6个随机长引物对来自3个科5个属7个种的有尾两栖动物进行RAPD分析,12个引物得到清晰的DNA扩增图谱,共计207条多态性片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用银染色技术对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和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的骨髓细胞.肠组织细胞染色体的核仁组织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两种动物带有银染色阳性核仁组织者染色体的数目均为1—2条.2.银染阳性的核仁组织者(Ag-Nors)出现部位是在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其中中华大蟾蜍的Ag-Nors位于No.6染色体长臂之未端,黑斑蛙位于No.11的长臂近着丝点区.3.有Ag-Nors联合现象.  相似文献   

6.
2019年8月,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于信阳市淮滨县采集到薄鳅属鱼类8尾.运用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后,确定该薄鳅属鱼类为河南省鱼类新纪录种——汉水扁尾薄鳅.标本保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鱼类标本室.本文对于该鱼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境情况、资源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L(γ)(γ>0)族的稳定性作了探讨,提出了重度轻尾分布族、轻度轻尾分布族、N族J族的概念,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依据有尾两栖动物的年繁殖次数、产卵量、栖息地等自然生存特点和分布区域以及地理隔离等生物特征设定10个因子,将每个因子划分4个等级,该因子的等级越低对动物生存影响越小,等级越高对动物生存的影响越大.对中国常见的11种有尾两栖动物10个因子的统计结果表明,其平均值从1.2到1.9不等,73%的物种平均值都大于1.5.说明中国大多数有尾两栖类动物都面临着生存威胁,属于渐危物种.建议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
研究重尾分布族L、D关于独立积和线性组合的相关性质,并给出其在破产理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变传统的将两栖类动物处死后再从肌肉提取DNA的取样方法,采用非伤害性取样方法分别采集了虎纹蛙的血液和趾提取DNA,并与从其肌肉中提取的DNA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使用血液和趾提取的DNA产量与肌肉样本的DNA产量相当;随后,分别对3种方法取样的样本进行了线粒体16S rRNA和核DNA的微卫星PCR分析,结果表明:3种取样方法所获得的扩增效果相当,均能满足虎纹蛙的保护遗传学研究.因此认为,用非伤害性取样技术替代传统的肌肉取样的方法在无尾两栖类的保护遗传学研究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对河南省啮齿动物的分布型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将河南省现生啮齿动物的分布型划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地质遗迹十分丰富,主要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将河南省地质遗迹划分为太行山地质遗迹分布区、黄河地质遗迹分布区、嵩山地质遗迹分布区、伏牛—桐柏—大别山地质遗迹分布区等4个区域;在对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对河南省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时间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上以传统戏剧、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类居多,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在空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呈带状、团状分布,表现出非均衡性.团状分布主要在豫西北和豫中地区及豫南地区,西部呈线状、离散分布态势.在河南境内的海河、黄河流域,遗产分布密度较大,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较少.影响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文环境、地理环境、非遗的评定标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河南蕨类植物新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河南蕨类植物新分布11种,隶属于7科、9属。  相似文献   

15.
河南植物区系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河南植物区系种子植物1新记录属(Filifolium),4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6.
申怀飞  郑敬刚  杨双喜 《河南科学》2012,30(8):1163-1166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调控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在Arc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幅度变化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对河南省1988—2008年2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河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正由温和型向加速变化型转变;②在各类土地类型转换中,耕地是参与转换比率最小的类型,主要原因就是耕地为河南的主要利用类型,占据了总面积的65%左右;③未利用地类型虽然面积及其比例均最小,但却是变化最为激烈的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不同洞穴蝙蝠的调查,发现有1属3种绦虫寄生于2种蝙蝠消化道内.商城县和桐柏县普通长翼蝠消化道内寄生的是台湾蝙蝠绦虫,济源市和桐柏县马铁菊头蝠消化道内寄生的分别是蝙垦丁蝠绦虫和东北蝙蝠绦虫.该3种蝙蝠绦虫是河南省的首次报道,其中东北蝙蝠绦虫为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取骨髓蒸汽固定法对河南省蝙蝠科3种蝙蝠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大棕蝠的染色体数为2n=50,N.F=48,与南蝠有较为近似的核型;普通长翼蝠的染色体数为2n=46,N.F=50;毛腿鼠耳蝠的染色体数为2n=44,N.F=52.本文研究的3种蝙蝠中,毛腿鼠耳蝠为河南省新记录,大棕蝠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河南菊科植物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河南植物区系菊科植物5新记录种1新记录变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河南境内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分布与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10℃积温、年降水量等5项气候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限制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10℃积温和年降水量,适宜积温约3500-5000℃,年降水量700mm以上,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分布区北界为南太行山一中条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