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碳分子筛毛细管色谱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成功地研制开发出碳分子筛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经修饰改性的碳分子筛C-2000色谱柱能够一次进行分离H2、O2、N2、CO、CH4、CO2、C2H2、C...  相似文献   

2.
新型碳分子筛毛细管色谱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成功地研制开发出碳分子筛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经修饰改性的碳分子筛C-2000色谱柱能够一次进行分离H2、C2、N2、CO、CH4、CO2、C2H2、C...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1/100异三十碳烷对碳分子筛(TDX-01)进行改性,并结合采用小直径色谱柱,使柱效率大大提高,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得到了较好分离,在镍催化剂存在下,于360℃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然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出。方法的最小检出量<1ppm。可以满足聚合工艺的要求。本方法也可用于空气及其它永久性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高效PLOT碳分子筛石英毛细管柱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碳分子筛作吸附剂 ,用液相沉淀法涂渍出高效PLOT碳分子筛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并对其色谱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该色谱柱具有良好的分离特性 ,1次进样可分离出O2、N2、CO、CO2、CH4、C2H2、C2H4、C2H6 等组分;适用于炼厂气、烟道气、水煤气及变压器油溶解气等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成功地研制开发出碳分子筛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经修饰改性的碳分子筛C-2000色谱柱能够一次进行分离H2、O2、N2、CO、CH4、CO2、C2H2、C2H4、C2H6等九种组...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述了以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时,多孔层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并用它在不同条件下对永久性气体以及C_1~C_6烃类气体进行了分离及分析。这类色谱柱可以使C_6烃在350℃馏出,不同碳数的烃类严格按碳数分开,不存在不同碳数间交叉的现象。在4℃时还可使O_2、N_2、CO很好分离,但对C_4异构体的分离不理想.如以k′值来代替涂层厚度(df)作为柱参数时,对HEPT~k′的曲线分析显示:减小颗粒直径、增加涂层厚度,有助于提高涂层均匀性和多孔层色谱柱的柱效。  相似文献   

7.
赵天波  萨学理  汪燮卿  陆婉珍 《色谱》1994,12(3):192-19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脉冲微反色谱系统。该系统将微反流出的产物分成两路,一路经串联的碳分子筛和5A分子筛柱进入热导检测器检测氢及甲烷;另一路用SE-30为固定相的填充柱经氢焰检测器测定烃类组成。用氢-甲烷二元混合标准气进行两个检测器的关联,以实现氢和烃类含量的归一化计算。由于采用并联流路,使烃类分析柱受限制较少,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碳分子筛膜由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耐化学性、气体渗透性和选择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近年来聚酰亚胺碳分子筛膜在气体分离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填充改性、对前驱体进行预处理和聚酰亚胺单体改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聚酰亚胺碳分子筛分离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高效分离膜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碳源制备的介孔碳分子筛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模板剂,分别采用蔗糖、糠醇和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制备介孔碳分子筛.用TGA、XRD、N2吸附-脱附和TEM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碳源制备的介孔碳分子筛的结构有序性明显不同.用蔗糖为碳源能够得到结构高度有序的介孔碳分子筛,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分别为1 422 m2·g和1.15 cm3·g;用糠醇为碳源制备的样品次之;用普通酚醛树脂为碳源制备的样品其结构有序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中微量氯仿的吸附脱除和粉末状膨润土吸附剂实际应用中难以分离的问题,以河北省灵寿县膨润土制备的钛柱撑膨润土、成型膨润土及成型钛柱撑膨润土为吸附剂,于25℃条件下对水溶液中微量氯仿的脱除进行了研究,测得了被吸附物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及膨润土经过不同处理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钛柱撑膨润土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并且成型之后吸附性能仍与粉末状膨润土相当,而成型膨润土由于晶层塌陷几乎没有吸附性能。此外还测定了成型钛柱撑膨润土对氯仿的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惰性气氛脉冲加热色谱法测定了无氧铜中微量氧,测定灵敏度可以到达1ppm。并重点对试样制备、降低空白、熔池选择等条件进行了试验。该方法空白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实用于炉前控制快速分析。 1.仪器及分析条件:采用自制的脉冲加热气相色谱仪,脉冲加热电流可达1000A。色谱条件为:氩载气流量120毫升/分,载气压力0.3公斤/厘米~2,色谱柱φ4(内径)×1500毫米,色谱担体上试601型碳分子筛40—60目,柱温40℃,热导池桥电流90毫安(采用恒热丝电流)。 2.试样制备:试样(φ7.5×9毫米)先用丙酮洗涤,干燥;待称重后,投到20毫升1N的沸腾盐酸中漂洗20秒,迅速在流水中冲洗和用无水乙醇洗涤二次,立即加到密闭进样器中用人流量氩冲洗  相似文献   

12.
探讨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微量氧、氮含量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对色谱柱温度、进样流量、进样管道环境及极化电压等因素对微量氧、氮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当色谱柱温度为25~45℃时,色谱柱对氧、氮吸附量最小;当进样流量不小于70 mL/min时,微量氧、氮测定结果受外界干扰最小;当极化电压为80~160 V时,氧、氮具有最佳的响应值;初次测定样品中微量氧、氮含量时,需使进样管道表面吸附的氧、氮处于饱和状态,以便获得理想的测定结果。讨论的结果可为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相关样品中微量氧、氮含量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甲基膦酸二甲庚脂(P350)在萃取柱色层法中用作固定相分离富集微量金属离子的工作,近几年已有许多报道,但迄今未见用于微量铁的分离富集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个用4.0mol/L盐酸为流动相(分析纯浓盐酸通过P350色层柱纯化后使用,下称纯盐酸),以P350为固定相,硅胶为载体的萃取柱色层分离微量铁的方法。研究了分离条件、柱容量和干扰等。样品考核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程序涂渍气相色谱柱的应用——微量有机物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于程序涂渍气相色谱柱理论研究已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其应用也已经引起了色谱工作者的关注。由于程序涂渍色谱柱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的特点,很适合于有机物中微量杂质的测定,尤其微量杂质在主组分之后出峰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出程序柱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小型阳离子交换柱及Kd40法在前文中以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分离为实例作了介绍。本文着重介绍在小型阳离子交换柱上进行超负载分离和Kd40法的灵活应用,以下以分离核纯铀中微量钆、钐、  相似文献   

16.
Liu Y  Yu H  Li S 《色谱》2011,29(10):1036-1040
建立了整体柱离子对色谱-直接电导检测快速测定微量碘酸根的方法.采用反相硅胶整体柱,以氢氧化四丁铵(TBA)-邻苯二甲酸-水-乙腈水溶液为淋洗液,分别讨论了淋洗液、流速及柱温对碘酸根保留的影响,并确定最佳色谱条件为:以0.25 mmol/L TBA-0.18 mmol/L邻苯二甲酸-3%乙腈(pH 5.5)水溶液为淋洗液...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离线二维反相/反相液相色谱分离体系(2D-RPLC/RPLC),对巴天酸模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比较巴天酸模乙酸乙酯萃取液在环氧四氮唑和Unitary C18色谱柱上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确定以环氧四氮唑色谱柱为第一维色谱柱,以Unitary C18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柱。流动相均采用0.1%(v/v)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经一维色谱分离后,共收集18个流分,采用二维色谱对这18个流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二维色谱分离方法高效、可行,为巴天酸模药材的微量组分的分离以及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供了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活性氧化铝色层分离的工作中,观察到活性氧化铝对MoO_4~(2-)的吸附作用,并研究了钼的色层分离条件。提出了使用小型活性氧化铝色层吸附柱(简称吸附柱)分离富集微量钼,并消除部份离子对“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的干扰。本文以CTMAB作为阳离子活性剂,在酸性溶液中同溴邻苯三酚红与钼形成蓝色的三元络合物,研究了其光度测定条件。拟定了色层分离光度测定纯铁及钢中微量钼的方法。本法的灵敏度高、重现性与准确度良好,但不适用于含钨试样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微量样本分离分析的需求越来越高,液相色谱系统的微量化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由于开管毛细管色谱柱具有较低的反向压力,可通过采用更长的色谱柱提高柱效,从而实现对复杂生物样本的高效分离,因而成为液相色谱柱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开管毛细管色谱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概述稀有气体、永久气体以及低碳烃类气体等的分析检测,是近代工业和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生产和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广泛地采用色谱技术来解决这类课题。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上述气体,一般采用分子筛、硅胶和活性碳等作为分离柱。但这些吸附剂往往由于分离能力或柱寿命的限制,不能满意地应用。后来发展的高分子多孔小球虽然对某些气体有较好的分离能力,但对于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仍需较繁杂的操作条件。近年来合成的碳分子筛对某些无机气体和低碳烃类的分离显示了良好的性能。这些新型固定相的发展使上述气体的分离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