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次世界物理学会大会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丽亚  钱俊 《物理》2001,30(8):519-520
本文是 2 0 0 0年 12月 15— 16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物理学大会的文件 .大会的主题是加强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力 .三个专题分别是“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提高学校里的物理教育”和“加强物理学会的工作” .中国物理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本文件是大会发言和讨论后形成的共识 .中国物理学会建议将此文件在《物理》发表 ,希望更多的人关心中国的物理教育和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  相似文献   

2.
《物理》2003,32(4)
20 0 2年 10月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全体大会上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 (IUPAP)通过了将 2 0 0 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 .这一计划由欧洲物理学会 (EPS)最先提出 ,旨在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公众对物理学的了解 ,之所以定在 2 0 0 5年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在 10 0年前写下的传奇性的论文 ,它为物理学的三个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对论、量子论和布朗运动 .有关活动计划正在酝酿当中 .IUPAP宣布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的编辑们计划在2010年刊载关于“学物理能做什么”的系列文章,指定我也写一篇凑热闹。这让我想起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某期节目中,主持人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不过问题的表述是:“学物理的人,如果日后不做专门的物理研究,能干什么?”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应该换个问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物理,还有什么他不能干的?’” 在试图回答“学物理能做什么”之前,我想回答一下“物理学是什么”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张泽为团长的中国物理学会代表团于 2 0 0 0年12月 11— 16日访问德国 ,并参加了 12月 15— 16日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物理学会大会 .代表团成员有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龚旗煌、北京应用物理和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维岩、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杰、聂玉昕和中国科协国际部陈芳 .第三届世界物理学会大会的主题是加强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力 .3个专题分别是“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提高学校里的物理教育”和“加强物理学会的工作” .来自世界各地的 4 0多个物理学会和约 6 0个科学与教育…  相似文献   

5.
彭桓武 《物理》2005,34(6):392-394
值此庆祝世界物理年之际,请允许我谈谈我对物理学和理论物理的理解.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决议指出:“物理学是认识自然界的基础,物理学是当今众多技术发展的基石,物理教育为培养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并指出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几项重要发现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它高度评价物理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我写到现代物理时,经常在“现代”上加引号.从这个世纪初开始,这就是个对物理学来说令人困惑的称呼.也许它现在仍然有用,但20世纪和21世纪的物理学被一线的物理学家简单地称为“物理”,而不是“现代物理”.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第58次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决议指出:“物理学是认识自然界的基础”,“是当今众多技术发展的基石”,“物理教育为培养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并指出“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几项重要发现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高度评价物理学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等方面的重大作用.这一切都是指近400年来走到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道路上的,并以相对真理形式体现绝对真理而不断发展的物理学.贵校同学们邀我来作有关物理学史方面的科普报告.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我国有很多物理教师和物理教育研究工作者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来研究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这对物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有关刊物上的不少文章来看,有把物理教学研究仅仅当作教育心理学理论向物理学教育具体化的倾向,这类文章都是统一模式,开头介绍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概念或原理,然后把它们具体化到物理教学中来,最后谈一些有关应用。此种文章对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虽有一定作用,但我们认为,物理教学研究应该着眼于物理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物理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吸收教育心理学最新成果和方法,不是简单照搬,而是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为学生开设了由恽瑛先生创立的“双语物理导论”课程.课程“两个及早(TWOAsEarlyAsPossible)”的教育理念中,要求学生3人为一组自主选定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并最终以英文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每年,学院还会组织选拔出表现优秀的小组作为代表去参加国际物理会议,并作口头报告或以海报张贴.2010年,我幸运地通过选拔获得了这次机会,在2010年的夏天赴美国俄勒冈州(Oregon)波特兰市(Portland)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美国物理教师联合会(AmericanAssociationofPhysicsTeachers,AAPT)夏季年会,并做了题为“浅谈光学与西方绘画”的海报.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最有力的武器,是自然科学的“领头羊”.但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这跟物理教学中忽视对物理科学美的思想教育不无关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缺乏从审美的高度去揭示物理学内容和形式的美,导致学习乏味.引导学生在物理教学中逐步感到美的乐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美育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下面发表的译文,代表了国外一种观点.文中提出的问题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我国的物理教育、特别是中学物理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认为“物理学深奥难学”的问题.但把物理学很难的原因全部归结为“深奥论”的看法似乎并不全面,特别是在初等物理的学习中,即使消除了深奥论的影响,亦未必能解决“难”的问题.此文可供物理教育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2002,22(11)
“全国高等学校第六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0月 2 5日至 2 8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 6 6所院校的 12 2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是“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信息社会物理演示实验”.在研讨会上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王迅教授做了题为“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与科技中的作用”的特邀报告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赵凯华教授就“演示实验的思考与探索”做了特邀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顾牡教授做了题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报告 ,复旦大学物理系总支…  相似文献   

13.
谷冬梅 《物理》2006,35(2):172-172
作为全球性“2005-国际物理年”庆祝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南非物理学会(SAIP)、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等联合发起的“物理学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Phys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南非德班市隆重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大约300人,其中女性代表约占总人数的1/4.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杨国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正豪和学会办公室主任谷冬梅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4.
《物理》2005,34(7):538-540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纪念20世纪这一物理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和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会组织开展“世界物理年在中国”系列纪念活动,其中之一是举办主题为“走进物理”的“纪念世界物理年物理学科普图书全国联展”.  相似文献   

15.
《物理》创刊至今已有20年了.在此期间编辑部同志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工作,有条不紊地把《物理》办好,实在难能可贵. 我在1983年任《物理》主编,首先想到的是:《物理》是广大物理学会会员交流信息和经验的园地.它应该提供大家都愿意而且高兴阅读的篇章,内容生动,图文并茂. 和《物理》同类的期刊美国有《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英国有《物理世界(PhysicsWorld)》。两者都是月刊.都是免费分送给会员的. “今日物理’每期有两三邀专著,内容五花人门,有介绍物理学某一方面新近的成就的,有回颐物理学某一方面的历史演变的,有论述物理学和其…  相似文献   

16.
增强物理教学的历史感,用物理史料进行方法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是很早就被提出的问题,许多著名物理学家都很重视物理学史的研究和教学. 美国从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了“新物理运动”,即课程改革运动.指导这一改革的“哈佛物理规划”(Harvard Project Physics)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原则:教材必须现代化,必须反映最新科学成就;要让教师和学生以物理学家认识物理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物理世界,获得认识世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在他们为此目的编写的大中学校物理教材中,采取了用历史的观点统一阐述物理学内容的崭新形式,引进了大量的物理学史资料,促进了物理教育的革新. 与此相…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物理学经历了从经典到近代的革命,蓬勃发展,推动了所有科学的进步,引领了各种现代化技术的产生。可以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大师云集。窃以为,20世纪顶尖的物理大师中,对物理教学贡献最大的有两位:朗道和费曼。朗道和栗弗席兹合著的九卷理论物理教程是理论物理的经典,三卷《费曼物理学讲义》被美国物理教师奉为"圣经"。朗道和费曼都才华横溢,聪敏过人,但性格各异。朗道自视甚高,个性鲜明,得罪了不少人,曾因"反革命罪"入狱  相似文献   

18.
《物理与工程》2006,16(4):64-64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华东地区协作组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华东地区第十届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于2006年6月2日至4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华东地区33所高校的70多名代表和11家出版社、物理教学仪器厂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华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些兄弟院校如清华大学和香港理丁大学等院校的代表也前来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从建国以来,高等工业院校物理教师从事物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牢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导”;“理为工之本、工为理之用”;“没有第一流的理学院,就没有第一流的理工学院”这三句话,并把它们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到从事物理教育和建设物理系的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0.
ICM’91于 91年 9月 2日到 6日,由英国物理学会受IUPAP委托具体主办,在英国爱丁堡市召开.出席大会的学者超过1200人,来自35个国家.一些国际著名磁学专家,如R. Elliot(牛津大学),A.J.Free-man(西北大学);R·M·White(斯坦福大学),T.Moriya(东京科技大学),S.V.Vonsovskii(苏联)等教授出席了会议.日本这次派了近250人名学者参加会议,是代表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次是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波兰和原苏联的代表人数超过50名.我国派出代表七名,还有九名在国外的学者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交流的论文总数为1469篇,日本为281抿,占18呢,其次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