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质体系中存在状态函数熵这一事实是自然界最深刻的规律之一。熵函数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在其推导方法中,严格的方法有两个,一是Carnot循环法,一是公理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大学的物理化学大纲中,将热力学和动力学定为该课程的骨干,并且以热力学为主要系统。因此,如何教好这一课程中的热力学基础(也就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一章是在培养将来的化学研究人才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在教学改革以来,笔者在教研组的集体讨论中和教学实践中初步有下面几点体会。写出来请大家教正。(一)关于第一定律的实验根据问题热力学是实验科学,它的几个定律都是有牢固的实验根据的。这一点应该向学生强调指出,但是单强调地指出而不能将第一定律的数学式和它的实验根据用严密的罗辑结合起来,是收不到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的效果的。我们是这样结合的。首先从历史上找寻恒动机械的失败的经验,来说明能量不能够从无  相似文献   

3.
由质量作用定律导出的化学平衡常数一般具有单位,而由热力学基本方程导出的化学平衡常数是无单位的。这两种对同一化学平衡规律的表示似乎是迥然不同的,但是从下面的推导说明中不难看出两者实质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谈谈热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热力学三个定律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关系,并阐述了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量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热化学中关于反应热的两个问题陈建军刘洪波(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茂名525000)热化学是物理化学课程中热力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化学反应的应用,在化工生产、石油炼制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它主要包括盖斯定律、恒压反应热(...  相似文献   

6.
提出在线课程应立足于对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的疏导、梳理、凝练和升华,并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卡诺热机”在线课程为例进行介绍。采用问题链形式引导学生从卡诺热机推导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阐明了卡诺热机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强调了卡诺对于热力学的重要贡献,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和学科素养。为在线课程提供了教学案例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热力学标准状态与平衡常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的重要热力学量,它在处理化学平衡问题时起关键作用。在目前的化学教科书中,对平衡常数的处理比较混乱,标准平衡常数K(热力学平衡常数)和经验平衡常数同时共存。其中后者是以质量作用定律为基础导出的,由于质量作用定律的局限性,这种导出是不严格的。另外在用于定量计算时在压力和浓度的单位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为此,国际GB3102.8-86不再采用经验平衡常数,只在备注栏中列出了它们的定义及性质。因此为了热力学学科的严谨性,同时有利于不同学科的交叉,在化学热力学和物理化学教学中不宜介绍经验…  相似文献   

8.
读了《化学通报》1974年第2和第5期刊载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三篇文章,很受启发,感到这确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这里,试谈我们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从物理说法导出数学说法》一文(以下简称《说法》)的看法,来共同讨论。《说法》一文向我们介绍了“公理式热力学”在热力学第二定律方面的主要内容,并认为这一“导出”工作“推进宏观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到完善阶段”。其实,这种“导出”工作只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把“物理说法”的物理内容抽去,使剩下“几何学中公理的形式”,即“数学说法”。这是“公理式热力学”的要求。该文那样说,实际上就是说,“公理式热力学”是宏观的热力学的完善阶段。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有认真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勒夏特列(Le Chatelier)原理作为简单推测平衡移动方向的一般规律早已为人所知。它在大部分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是与黑斯(Hess)定律和质量作用定律等一起作为化学热力学领域的一个内容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章俊  肖赛君  孔辉  张博文  唐鑫 《化学通报》2015,78(10):953-955
本文针对球状液滴拉普拉斯公式热力学推导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首先从界面热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方法和界面热力学基本方程中作为偏微分的压强的数学定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液滴界面热力学基本方程中,压强为与之平衡的外界气体压强。另外,从实际发生的物理过程来看,本文所质疑的球状液滴拉普拉斯公式的热力学推导方法采用无外力做功时液滴体积增大d V的过程是明显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  相似文献   

11.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条自然规律,它是于1850年和1851年由克劳胥斯和开尔文分别在卡诺循环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胥斯说法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开尔文说法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两种说法意义相同,只是表述形式不同。一百多年来,还没有发现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事例。在建立热力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宇宙热寂说”。1865年克劳胥斯提出了“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值”的荒谬结论。1867年他进一步说:“当熵达到它的最大值时,宇宙就不可能再发生任何大的变动,将处于某  相似文献   

12.
电动势形成机理和电极电势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力学定律应用到电化学体系,使我们能够建立电化学体系中的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定量关系。但是,作为研究宏观规律的热力学,不可能指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机理;构成电动势值的各个部分以及电极电势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本刊1961年第11期“问题讨论”栏刊登了蔡寿辉同志写的“非挥发性溶质稀薄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冰点下降的热力学”一文,他把克拉珀龙方程式、拉乌耳定律及沸点升高公式统一于多相平衡的一般原理来推导,同时获得了这三条定律的偏微分表达式,我们认为这样处理明确了所得到的三个定律之间的横的关系,这有助于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掌握各定律适用的条件。此外,他对克拉珀龙方程式用之于稀溶液的近似性的讨论也是有益的。但是对于这三个定律之间纵的关系,该文没有进  相似文献   

14.
关于热力学平衡判据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来判断系统的平衡态时,常用的判据有三个: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最小亥姆霍兹函数原则)和吉布斯函数判据(最小吉布斯函数原则)。由于后两个判据可以看成是熵判据的推论,需要加以讨论的就是一个熵判据。在现行物理化学教材中,由于导出熵判据时未把“可逆过程”与“平衡态”这两个  相似文献   

15.
热力学基础是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部分。但目前关于这一部分的讲授有着不同的方式。我们读了吴澄铠同志的文章(化学通报1954年10月号)后,有一些不很成熟的意见,希望英澄铠同志和其他同志指教。 (1)吴澄铠同志在该文第(一)项“关于第一定律的实验根据问题”中,提到:“将第一定律的数学公式(即(△μ=q-A)和它的实验根据用严密的逻辑结合起来”这一问题,所用的方法是:“首先从历史上找寻恒动机失败的经验,来说明能量不能够从无中生出来,但是这还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以往做不出来,将来也许还可以做出来。直到焦尔的实验证明了能量消失时必然有热生出来,而且消失的能量和生出的热量的比,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保持同一的常数。这样才说明热量也是能量的一种,并  相似文献   

16.
余卓立  蔡燕婕 《化学教育》2020,41(10):112-112
介绍了化学热力学基础和葡萄糖体内氧化的3个阶段。葡萄糖体内外氧化符合化学热力学原理中的盖斯定律;酶参与和ATP的引入提高了反应活化分子数,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葡萄糖体内氧化;葡萄糖体内氧化的多步骤有助于获得最大非体积功,且多步反应可以有效调控能量在体内的释放速度;葡萄糖体内氧化的前2个阶段证明了葡萄糖可以适应不同条件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且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也在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延伸讨论揭示了ATP在葡萄糖体内氧化的三重作用,作为能量形式提高反应活化分子数和存储能量,同时ATP还具有催化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燕子红  尹学博 《化学教育》2020,41(12):23-26
介绍了化学热力学基础和葡萄糖体内氧化的3个阶段。葡萄糖体内外氧化符合化学热力学原理中的盖斯定律;酶参与和ATP的引入提高了反应活化分子数,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葡萄糖体内氧化;葡萄糖体内氧化的多步骤有助于获得最大非体积功,且多步反应可以有效调控能量在体内的释放速度;葡萄糖体内氧化的前2个阶段证明了葡萄糖可以适应不同条件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且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也在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延伸讨论揭示了ATP在葡萄糖体内氧化的三重作用,作为能量形式提高反应活化分子数和存储能量,同时ATP还具有催化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孙德坤 《大学化学》2001,16(3):16-20
本文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 S/ U) V=1/T和Boltzmann分布式N2 /N1=exp(-ε/kT)阐明了热力学温度不仅可以有正值还可以存在负值。以核自旋平衡体系为实例指出了负温度存在的必要条件 :必须是一个能量 (或能级 )有上限的热平衡体系 ,与环境绝热隔离 ,且还需借助于一定的外力作用。本文还简述了热力学 3个定律在负温度体系中的延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焦银春  陈述  刘万强  张杰  朱曼  彭斌 《化学教育》2020,41(14):102-106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推导了热力学基本方程dG=-SdT+Vdp;然后围绕 dG=-SdT+Vdp的适用条件做细致分析,分别从简单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等3个方面着手,逐一举例并详细解题、分析,探讨对该公式的应用条件,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学生在热力学基本方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鉴 《中国稀土学报》2004,22(Z1):15-24
对少数不能完全借助相图确定其结构单元的二元金属熔体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后,发现其结构单元可用两类溶液间的兼并规律来确定;对三元金属熔体而言,其大部分由均相和两相溶液构成,均相溶液的活度对拉乌尔定律表现负偏差,两相溶液的活度大部分显正偏差,少部分显负偏差,最后的三元金属熔体为什么结构也是一个需要靠兼并规律回答的问题.根据兼并规律制定了二元和三元金属熔体作用浓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证明兼并规律是确定一些二元和大部分三元金属熔体结构单元的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