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林怀俊  朱云峰  刘雅娜  李李泉  朱敏 《物理学报》2017,66(17):176105-176105
非晶态合金在力学性能、耐磨耐蚀性、磁性等方面比传统晶态合金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类有优良应用前景的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非晶态合金与氢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很多有趣的物理化学现象和应用.本文从物理基础和材料应用两个方面评述非晶态合金和氢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在物理基础研究方面,从氢在非晶态合金中的存在状态出发,讨论氢在非晶态合金中的溶解、分布、占位和扩散等相关物理问题,进而分析氢对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磁性、内耗、氢脆等的影响.在材料应用研究方面,对非晶态储氢合金、非晶态合金氢功能膜、吸氢改善非晶态合金的塑性和玻璃形成能力、氢致非晶化、利用非晶态合金制备纳米储氢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最后总结并展望有关非晶态合金与氢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非晶态物理与软磁材料的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少雄  卢志超  陈金昌 《物理》2002,31(7):430-436
由于非晶态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其发现和发展对相关传统材料及其应用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从1960年首次发现非晶合金至今已有40余年,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均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作为软磁材料的非晶合金带材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非晶态物理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非晶办磁合金的发展历史和产业化现状。  相似文献   

3.
PdCl_2/SiO_2和Pd-B/SiO_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Raman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焦显微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了负载型PdCl2/SiO2和Pd-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PdCl2分散在SiO2载体上后,与载体表面的相互作用使其在室温时即发生β→α构型转变。Pd-B/SiO2非晶态合金的Raman光谱在300-500cm-1区域内呈现一大的弥散峰。与无负载Pd-B非晶态合金比较初步认定该弥散峰与Pd-B键振动有关,温度升高Pd-B/SiO2催化活性下降,其主要原因为Pd-B/SiO2非晶态合金在高温下逐渐晶化为Pd金属所致。PdCl2与SiO2载体表面的相互作用使其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由此还原制备的Pd-B/SiO2非晶态合金较之无负载Pd-B非晶态合金更加微细化,因而具有更大的活性比表面  相似文献   

4.
杨国斌 《物理》1989,18(12):744-74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非晶态合金近年来的生产情况,介绍了非晶态合金在电力变压器方面应用的现状及其意义,列举了非晶态台金在电子变压器方面应用的实例,介绍了一些与非晶态磁性合金的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进展和研究工作,评述了非晶态磁性合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非晶态合金又名“金属玻璃”,其结构类似于一般的玻璃,其原子的三维空间呈拓朴无序状的排列,它没有晶界,堆垛层错等缺陷存在,是一种非常均匀的组织.非晶态合金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已引人注目,它是近代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合金材料. 目前在制备非晶态合金的方法中,有溅射法、液态轧制法等多种,方法繁多,但按其基本原理归纳起来主要是液态淬火法,即将熔融的合金将其快速喷射到冷衬底上急冷.因此对液态淬火法形成非晶态的机理,是当代金属物理学上广泛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有人[1]曾提出非晶态合金的形成和稳定性问题是决定…  相似文献   

6.
非晶态金属与合金具有许多有别于晶体的优异性能和效应.非晶态合金的性能,它的形成条件、稳定性以及结构相变等无不涉及它的微观结构.因此非晶态结构的研究是非晶态物理中的重要课题,在晶态固体的研究中,通常用X光、电子、中子衍射分析来获得原子排列的知识,这些都是基于晶体的结构的周期性.非晶态固体中的原子排列没有这种规则的周期性,因而通常的结构分析方法不易确定原子的组态.衍射分析所提供的只是原子的平均环境的知识,这种平均环境可以用所谓径向分布函数[RDF(r)]来描述.由实验得到的RDF(r)反映了非晶态固体的原子排列具有某种短…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ICP-AES法对镍基、铁镍基高温合金与结构中微量硼元素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镍基DZ125合金,铁镍基GH4169合金和结构钢的基体与合金元素对硼含量测定的影响,采用了分步沉淀分离方法,消除了铁(基体)、钨和铌,钽(合金中共存元素)对硼的干扰,测定了样品中微量硼,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具有优良磁热性能的材料是磁制冷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设计制备出了一种非晶态四元Gd45Ni30Al15Co10合金条带,系统地研究了该合金的磁热性能. Co的引入增加了合金的非晶态热稳定性,扩大了过冷液相区宽度. Gd45Ni30Al15Co10非晶态合金条带的居里温度和有效磁矩分别为80 K和7.21μB,在10 K温度下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73 A·m~2·kg-1,矫顽力为0.8 kA·m-1,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在5 T的外加磁场下, Gd45Ni30Al15Co10非晶态合金的磁熵变峰值和相对制冷能力分别高达10.2 J·kg-1·K-1和918 J·kg-1.该合金具有典型的二级磁相变特征,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9.
王峥  汪卫华 《物理学报》2017,66(17):176103-176103
非晶合金是一类具有诸多优异性能的先进金属材料,同时也是研究非晶态物质的模型体系.最近,大量的实验和模拟证据显示,在非晶合金中可能存在类似晶体中缺陷的"流变单元",这些动力学单元和非晶合金的的流变、物理、力学性能密切关联.本文主要综述了流变单元提出的背景、实验证据、流变单元的特征、激活与演化过程、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理论.文中提供了大量实验证据证明流变单元模型不仅可以帮助理解非晶态物质中如形变、玻璃转变、弛豫动力学以及非晶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等重要的基本物理问题,而且可以指导非晶合金性能的调控和设计,获得性能优异的非晶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10.
何开元  周飞 《物理》1993,22(9):535-541
从非晶态合金的晶化出发,介绍了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优质软磁材料──纳米晶软磁合金.其中包含:(1)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概念以及微晶析出对非晶态合金磁性的影响;(2)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发现及其具有的优良的综合磁性能;(3)分析了该合金优良磁性能的来源,介绍了目前理论上的解释.最后展望了该合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非晶态材料和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1日至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厂家和管理部门等的56个单位的16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接收了学术论文196篇. 本次会议分为非晶态半导体和非晶态金属两个大组,分别就非晶态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结构,非晶硅及其合金的物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器件,硫系半导体和半导体多层膜,非晶态金属合金的制备、应用和性能以及非晶态金属合金的结构、结构弛豫和晶化等内容组织了报告和讨论.从事非晶半导体研究的专家、捷克斯洛伐克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金属学会精密合金学会于1991年12月3日至10日在广西桂林市举行了第六届全国非晶态材料和物理学术讨论会和第三届冶金部非晶态材料及应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生产厂家、刊物出版、管理部门的2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收到来稿近300篇,其中特邀报告10篇.来稿内容充分反映了近几年我国非晶态材料和物理研究的水平和成果.本次会议分三个组,就非晶态半导体材料和性能,半导体多层膜,非晶硅基合金的物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非晶态金属合金的制备工艺、性能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间层Re的加入对覆膜钡钨阴极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玉涛  张洪来  刘濮鲲  张明晨 《物理学报》2006,55(12):6677-6683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覆膜钡钨阴极——双层膜(Os-W/Re膜)钡钨阴极.对这种新型阴极的发射性能进行了测试,重点对其老炼前后表面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表明中间层Re膜的加入使覆膜钡钨阴极的性能得到了改善.通过对Os-W双元合金膜钡钨阴极和Os-W/Re双层膜钡钨阴极发射特性的比较,发现Os-W/Re双层膜阴极的直流发射性能好于Os-W合金膜阴极.对两种阴极激活后发射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Os-W/Re双层膜阴极激活后表面形成的三元合金膜是其发射特性优于Os-W合金膜阴极的主要原因.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比较两种阴极激活老炼后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Os-W合金膜阴极在老炼一段时间后,其表面薄膜出现开裂,这会导致阴极发射均匀性下降;而Os-W/Re双层膜阴极在同样老炼条件下,发射表面薄膜均匀并保持完整,从而确保覆膜钡钨阴极发射均匀性和工作可靠性. 关键词: 双层膜钡钨阴极 Os-W/Re膜 Os-W膜 薄膜开裂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组成为Ni2.52B(原子比)的超细非晶态合金,并用AES研究了氩刻时间,温度及氧对其表面组成的影响,发现其表面存在硼化和氧化物硼两种硼物种;氧优先氧化表面的硼物种,并导致表面镍物种量的下降;对样品的热处理可导致表面可导致表面组成发生突变,镍物种量几乎消失。  相似文献   

15.
林肇华  戴道生 《物理学报》1982,31(7):871-881
本文中分析了从高温合金熔体快速淬火形成非晶态合金带的固化过程。指出非晶态合金带的不同部位在固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固化推进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区域应力场。从理论上计算了非晶态薄带中不同区域的内应力场和应力磁各向导性。计算的结果及其推论能很好地解释观察到的非晶态铁滋合金带的磁畴结构和实验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60年前后 Pol Duwez[1]发展了由液态快速冷却金属的技术之后,非晶态金属和合金的研究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目前已有近百种金属和合金可以具有非晶态的结构[2].非晶态合金的许多物理性质与晶体有显著差别.有些非晶态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磁性或其他特性,这就为研制新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非晶态材料的多种物理性质是与它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的,因此非晶态的结构研究是研究这类材料的重要方面. 非晶态结构的实验研究和测定,主要是用衍射分析法,即使用波长与原子间距相近的X射线、电子或中子来照射样品,考察其相干散射的空间分布.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非晶态贮氢合金在吸氢前、后两种情况下作X射线散射分析得到的结果。根据对实验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RDF(r),简约径向分布函数G(r)的分析,表明吸氢后氢原子主要进入单一由锆原子组成的四面体间隙中,少部分进入由一个镍原子、三个锆原子组成的四面体间隙中;非晶态Ni0.243Zr0.757合金的平均配位数为10.6,内部原子配位情况在吸氢前后没有改变;样品在约20?范围内具有短程有序结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周少雄  卢志超  陈金昌 《物理》2002,31(7):430-436
由于非晶态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其发现和发展对相关传统材料及其应用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从1960年首次发现非晶合金至今已有40余年,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均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作为软磁材料的非晶合金带材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非晶态物理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非晶软磁合金的发展历程和产业化现状.  相似文献   

19.
超微晶软磁合金的磁性和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国斌 《物理》1995,24(2):65-70
简要介绍了新型超微晶软磁合金Finemet的发展现状及应用,介绍了蜚 晶态合金的晶化概念以及微昌析出对非晶态合金磁性的影响,分析了Finemet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并探索了Finemet优异软磁特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 HEAs)作为一种新型多主元合金,原子排列有序、化学无序,具有高熵、晶格畸变、缓慢扩散、"鸡尾酒"等四大效应,表现出优异的组合性能,有望作为新型高温结构材料、耐磨性材料、抗辐照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矿山机械、核聚变反应堆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目前含钨HEAs的发展现状、常用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和相组成.针对HEAs优异的综合性能,总结了目前含钨难熔HEAs的力学性能、抗摩擦磨损、抗辐照等性能,对含钨难熔HEAs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