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军  方世跃 《数学通报》2006,45(9):62-63
题目有两个同心圆,在外圆周上有相异的6个点,内圆周上有相异的3个点,由这9个点所确定的直线最少有几条?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参考书的答案均为21条,其理由如下:这9个点中最多有4点共线,当共线4点的组数最多时,即这9个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所确定的直线最少.共C92-3C42 3=21条.图2我  相似文献   

2.
题1 有两个同心圆,在外圆周上有不重合的6个点,在内圆周上有不重合的3个点,由这9个点确定的直线最少有( )条.  相似文献   

3.
刘毅 《数学通讯》1994,(1):13-17
九树十行问题的完全解答齐齐哈尔教育学院刘毅本文约定把满足“九树十行问题:把九棵树栽成十行,使每行信有三棵”的图形叫做构图,其中通过各个点(称树为点)的直线(称行为直线)的条数叫做该点的叉数.本文以构图表(类似[1]中的构形表)为工具.讨论构图的必要条...  相似文献   

4.
琚兴广 《数学通讯》2003,(24):12-12
过一个定点和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多少条 ?这个问题可分如下两类情况考虑 :第一类是经过这点且和双曲线相切的直线记为 (一 ) .第二类是经过这点且和两条渐近线中的一条平行的直线 ,记为 (二 ) .我们把定点在平面内的位置分为如下 5种情况 :1 )点在双曲线的内部 (含焦点的部分 ) ,记为① ;2 )点在双曲线上 ,记为② ;3)点在双曲线外部 (不含焦点的部分 ) ,但不在渐近线上 ,记为③ ;4 )点在渐近线上 ,但不在原点 ,记为④ ;5)点在原点 ,记为⑤ .本问题的答案可以由表 1给出 .表 1 过定点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条数(一 ) (二 )总计…  相似文献   

5.
韩琦 《数学通报》2005,44(6):29-30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有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上画有半径为R的圆O和圆内一定点A,且OA=a.折叠纸片,使圆周上某一点A’刚好与A点重合,这样的每一种折法,都留下一条直线折痕,当A’取遍圆周上所有点时,求所有折痕所在直线上点的集合.  相似文献   

6.
<正>1 “九树十行”问题在英国1821年出版的一本趣味算题集?冬日长夜的智力游戏?里面,记载着一道牛顿提出的几何问题:一共需要种9棵树,要求能排成10行,而且每行恰有3棵树,请读者画出满足要求的种法.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九树十行”问题.显然可以转化为如下的几何题——需要大家在平面内找到9个点,连出10条不同的直线,且每条直线都通过9个点中的3个.你能画出满足要求的构图吗?图1是一种满足要求的特殊情况.为了画出10条直线,我们尽量让图形对称.设4点A,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联赛考试下来 ,许多学生抱怨一试最后一题难度大 ,花费了太多时间 ,却得不了分 .一些高手也是在前面 14个题一帆风顺的前提下 ,被最后这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试题所难倒 .究其根本原因 ,是此题不属陈题 ,有新颖的一面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这道试题 .为了使大家了解这个题 ,我们先给出几种常见的证法 .题目 一张纸上画有半径为R的圆O和圆内一定点A ,且OA =a ,折叠纸片 ,使圆周上某一点A′刚好与A点重合 ,这样的每一种折法 ,都留下一条折痕 ,当A′取遍圆周上所有点时 ,求所有折痕所在直线上点的集合 .图 1 解法 1图  我们先看一看…  相似文献   

8.
1992年第33届数学IMO试题4:在一个平面中,C为一个圆周,直线l是圆周的一条切线,M为l上的一点.试求出具有如下性质的所有点P的集合:在直线l上存在两个点Q和R,使得M是线段QR的中点,且C是否PQR的内切圆.(1992年第4期《中等数学》)用解析法求解轨迹问题是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应用面ABC顶点坐标定理’‘’,给出这道试题的一种十分简明的解法.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即面PRQ符合条件,凸PRQ的顶点坐标是P(J二三工厂.PF3!F厂〕.R(vf.O〕.Okf.m./一y十Z一’y+Z””—””““”一’—”一’~’”…  相似文献   

9.
葛炜 《数学通报》2006,45(4):21-22
1习题平面内过一定点P(x0,y0)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几条?2直观分析(1)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分为三类:图3第一类,和直线x-y=0平行的直线系(图1),截距不为0.第二类,和直线x y=0平行的直线系(图2),截距不为0.第三类,过原点且和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系(图3),截距为0.图4(2)平面内点P(x0,y0)的位置与过点P(x0,y0)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条数的关系.①P在原点时,有无数条直线(图3).②P不在原点a)P在坐标轴上时,有且只有2条(图4、图5).P在直线x-y=0和x y=0上时有且只有2条(图6、图7)b)P不属…  相似文献   

10.
不少文章介绍过异面直线距离的求法,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叫射影法。即把两条并面直线同时射影到某一平面上,利用其射影在同一平面的关系去求其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因为两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射影只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一个点和一条直线;②两条平行线;③两条相交线。下面我们就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探究。 1.射影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此时可把问题转化为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去解决。即该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一条直线上的n个点最多能把这条直线分成n+1个部分,这一点是很显然的。我们不禁要继续问:平面上n条直线最多能把这个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呢?三维空间中的n个平面最多能把这个空间分成多少部分呢?  相似文献   

12.
第1课 直线 一、自学范围(P_8-P_(11)) 二、启发提问 1.什么是直线? 2.值线有几种表示法? 3.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生数学》2014年4月(下)智慧窗第5题为:图1是有八个相同的圆排成两行组成的.能平分此图面积的直线称为"平分线",则这样的"平分线"共有几条?给出的答案是:将图中第2行中的左、右两个圆删去(图2中有阴影的两个圆),于是剩下的六个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点O,过O点的任何一条直线l(但是直线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施教科书选修1.1(江苏教育出版社) "圆锥曲线与方程"一章中有三个操作题: 题1 准备一张图形纸片,在圆内任取不同于圆心的一点F,将纸片折起,使圆周过点F,然后将纸片展开,就得到一条折痕l(为了看清楚,可把直线l画出来),这样继续下去,得到若干折痕,观察这些折痕围成的轮廓,它们形成了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在三种情况下直线上的区间图的最小独立控制集的计算问题:1.相交于一点的直线簇,2.除一条直线外,其余的直线都平行的直线簇,3.一条直线和直线上t个赋权的点,使得其最小独立控制集所覆盖的点的权和最大.本文给出了这三个问题的多项式时间算法,问题1可以在O(n)时间内求解,借助动态规划方法问题2和问题 3分别可以在O(n log n),O(n t)时间内求解.  相似文献   

16.
教材中的“约定”大致分四种情况 ,往往不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导致解题的繁琐或错误 .本文举例说明 .1 用附注给出的《立体几何》必修本P9页末有一段文字 :本书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两条直线 (平面 )” ,均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平面 ) .不妨看一看复习参考题一 (P48)第 1题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1)两条直线确定一平面 ;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 ,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也许是受命题 2 )中“平面重合”的暗示 ,不少同学对题 1)的解答是 :两直线重合时就不确定一平面 ,故命题 1)不正确 .如何评析这种解答 ,我们把它留给读者 .2 用…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折纸问题 ,易于学生动手操作 ,具有很强直观感 ,趣味性强 ,能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因而 ,它成为近几年各类高中考试的热点内容 ,下面举倒说明 .例 1 一张纸上画有半径为R的圆 .和圆内一定点A ,且OA =a .折叠纸片 ,使圆周上某一点A′刚好与A点重合 ,这样的每一种折法 ,都留下一条直线折痕 ,当A′取遍圆周上所有点时 ,求所有折痕所在直线上点的集合 .( 2 0 0 3年全国高中联赛题 )图 1解 如图 1 ,由折法知 ,A′,A两点关于折痕所在直线l对称 ,即l为线段AA′的重直平分线 ,连结OA′交l于P ,则PO +PA…  相似文献   

18.
过焦点截双曲线的线段长为定值的直线的条数周远方(宜昌市夷陵中学443000)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过双曲线x2-g=l的右焦点l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IABt-4,则这样的直线l存在.(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此题很容易利...  相似文献   

19.
矩阵F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M·M·Flood方法是解决一类最优服务问题的重要方法。但是,在M·M·Flood方法的第2)步中,要求用条数最少的直线划掉变换后的矩阵中所有的零元素。我们知道,对于一个高价矩阵,如何判定是用条数最少的直线划掉矩阵中所有的零,并非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本文利用矩阵元素筛法(以下简称为筛法),给出了求解一类最优分配问题的一种新算法———矩阵F算法。该算法具备M·M·Flood方法的优点,而且可以克服在应用M·M·Flood方法时其第2)步划线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 ,也是正常的 .作为教师应通过学生的错误及时分析错误的原因 ,特别是对那些普遍性的又不易发现的解题错误 ,更应列入备课内容 ,本文就平面几何常见解题失误分析如下 .一、概念不清致误例 1 如果一直线上的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怎样 ?误答 :因为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到另一直线的距离相等 ,所以这两条直线平行 .分析 :误解源于对直线上的“两点”和“任意两点”混淆不清 ,如图 1 ,直线l1 ,l2 相交于O ,A、B是直线l1 上两点 ,且OA =OB ,那么A到直线l2 距离等于点B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