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环  吕九如 《分析化学》2007,35(5):743-746
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可溶性Mn(-甲醛化学发光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2×10-4molMn(-3%甲醛-3mol/L磷酸),本方法测定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7~1.0×10-5mol/L,1.0×10-7~1.0×10-5mol/L和3.0×10-7~5.0×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3×10-8mol/L,3×10-8mol/L,1×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5.0×10-6mol/L氟喹诺酮类药物,n=11)分别为2.6%,1.6%和2.8%。该方法已用于诺氟沙星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Ru(bipy) 2+ 3-CO 2- 3-SO 2- 3-KClO 3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溶液中亚硫酸盐的方法.SO 2- 3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1.0×10-7~1.0×10-4 mol/L 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8.76×10-8 mol/L,对1.0×10-4 mol/L SO2-3溶液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该法用三乙醇胺作为吸收液,成功地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中药材中没食子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快速简便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用于中药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利用酸性介质中Fe3+-H2O2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氧化没食子酸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用罗丹明6G来增敏化学发光.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0.18 mol/L HCl,0.04 mol/L FeCl3,1.0 mol/L H2O2与1.0×10-4 mol/L罗丹明6G溶液组成最优的化学发光体系,没食子酸浓度在1.0×10-5~1.0×10-2 g/L和0.01~1.0 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84和0.9947,检出限为3.0×10-6 g/L.对1.0×10-4 g/L没食子酸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中药材诃子和没食子中的没食子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反向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姜黄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氰化钾氧化鲁米诺在碱性介质中产生化学发光,姜黄素对该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利用该化学发光的抑制体系,结合反向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大黄类药物姜黄素含量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化学发光抑制信号强度ΔI与姜黄素的浓度分别在1×10-7~1×10-6和1×10-6~1×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9mol/L。对2.0×10-6mol/L的姜黄素进行平行测定10次,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方法应用于中药姜黄中姜黄素(总姜黄素计)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酸性介质下,KMnO4氧化阿魏酸产生化学发光,乙二醛对该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阿魏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7~2.0×10-5mol/L,检出限为1.0×10-8mol/L,对1.0×10-6mol/L的阿魏酸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8%。该法用于太太美容口服液中阿魏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介质下对KMnO4-甲醛化学发光体系强烈的增敏作用,建立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方法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检出限(S/N=3)为1.0×10-10mol/L,线性范围为1.0×10-9~1.0×10-5mol/L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系数R为0.9993;对1.0×10-6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RSD为1.1%。该方法可应用于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碱性介质中,甲巯咪唑能强烈增敏纳米金-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体系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巯咪唑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甲巯咪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9~1.0×10-8、1.0×10-8~1.0×10-7、1.0×10-7~1.0×10-6g/mL,检出限(S/N=3)为3.0×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2%(n=11,ρ=1.0×10-8g/mL)。将该法用于药物中甲巯咪唑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光谱表征技术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邻菲罗啉存在下,银对鲁米诺-Na2S2O8体系的后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后化学发光测定银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线性范围为1.0×10-9~4.0×10-7 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n =7),检出限为3.53×10-10mol/L(n=11),对1.0×10-7 mol/...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法(CV)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直接沉积金纳米粒子,制备了纳米金/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NG/SWNT/GCE),并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研究了黄芩苷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黄芩苷具有电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黄芩苷进行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黄芩苷浓度在2.0×10-8~7.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S/N=3)。该修饰电极实测了中药黄芩粉中黄芩苷的含量,回收率在96.8%~102.5%。  相似文献   

10.
实验发现,3,4-二羟基苯甲酸与铈(Ⅳ)在酸性介质中产生弱化学发光反应,奎宁存在能增强此发光,由此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微量3,4-二羟基苯甲酸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7~1.0×10-4mol/L,检出限为5.0×10-8,对8.0×10-6mol/L的3,4-二羟基苯甲酸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偏差为3.0%。该法应用于测定汉江水中加入的3,4-二羟基苯甲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Fe2+-H2O2-亚甲基蓝化学发光新体系并用于阿魏酸钠的测定。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Fe2+-H2O2体系可与亚甲基蓝反应产生极强的化学发光,阿魏酸钠对此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阿魏酸钠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值(ΔI)与阿魏酸钠浓度在4.5×10-6~4.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7.0×10-7mol/L。对4.8×10-6mol/L的阿魏酸钠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RSD=0.8%,该法已用于片剂中阿魏酸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盐酸克伦特罗(CLB)在乙炔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能显著提高CLB的氧化峰电流并降低其氧化过电位。优化了实验参数,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CLB的新电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1.0×10-7~7.5×10-5mol/L,开路富集1 min后的检出限为2.5×10-8mol/L。平行10次测定1.0×10-5mol/L盐酸克伦特的RSD为3.1%。方法用于猪尿中盐酸克伦特罗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甲醛能够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而富马酸依美斯汀的存在能够大大增强该化学发光强度;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富马酸依美斯汀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10-8~2.0×10-7g/mL,2.0×10-7~1.0×10-6g/mL和1.0×10-6~8.0×10-6g/mL。检出限为1.0×10-8g/mL,对2.0×10-6g/mL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3%。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滴眼液中富马酸依美斯汀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乙酰二茂铁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废水中对氨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对氨基苯酚(PAP)在乙酰二茂铁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3.2)中,该修饰电极对PAP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峰电流与PAP浓度在7.0×10-7~3.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S/N=3)。利用该法测定了模拟水样中PA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镱(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介质中, Yb(Ⅲ)对Luminol-KMnO4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具有抑制作用,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Yb(Ⅲ)的化学发光新方法.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化学发光强度与Yb(Ⅲ)的浓度在4.0×10-7~1.0×10-4 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检测限(3σ)为5.0×10-8 mol/L, 对8.0×10-5 mol/L的Yb(Ⅲ)溶液进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3.9% (n=11). 本法已应用于合成样品中的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萍  陈伟  张亚锋  林新华 《电化学》2005,11(3):346-349
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3.0)中,姜黄素于玻碳电极上存在可逆的单电子转移过程,据此,本文建立了以差示脉冲伏安扫描法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新方法.在+0.8V(vs.SCE)电位下,含姜黄素的电解液(试样)于玻碳电极上经过富集,可得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为+0.386V.峰电流Ip与姜黄素浓度(1.0×10-8~2.5×10-7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4.0×10-9mol/L.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药物中姜黄素含量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7.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 -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素和黄芩甙的含量。研究了电极电位、电解液酸度和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电泳的影响 ,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 ,电极电位为0.90V(vsSCE) ,在10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 ,上述两组分在8min内完全分离。黄芩素和黄芩甙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分别在5.0×10 -7~1.0×10 -3mol/L和1.0×10 -6~1.0×10 -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 ,检出限分别为2.24×10 -7mol/L和5.48×10 -7mol/L。7次测定分别含5.0×10 -4mol/L黄芩素和黄芩甙试样溶液 ,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3%和4.03%。  相似文献   

18.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7~5.0×10-5mol/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6 4,检出限(3σ)为3.3×10-8mol/L。对5.0×10-6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计算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该法用于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0%;对尿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7.9%~98.7%,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聚伊文思蓝(Evans Blue)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测定法.在pH4.5磷酸盐缓冲液中,聚伊文思蓝修饰电极对DA和AA有显著的增敏和电分离作用.DA和AA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6~3.0×10-5mol/L和5.0×10-6~1.0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5×10-7mol/L和3.0×10-7mol/L.当DA与AA共存时,由该修饰电极检测的二者氧化峰电位差达184 mV,故可同时测定DA和AA,并有效消除其它组分对DA测定的干扰,已用于实际样品中DA和AA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