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采用电热板、微波及水浴3种加热方式,选择硝酸、氢氟酸、双氧水、王水、高氯酸、盐酸的不同组合进行土壤样品消解,通过分析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消解体系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微波加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电热板加热),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盐酸-高氯酸(微波加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砷的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固相萃取法等常用的提取方式;分别用于水样和海产品中砷的富集的共沉淀法和毛细管电泳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用于砷形态分析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引用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3.
硅铁及硅锰合金作为炼钢时的脱氧剂、脱硫剂、合金剂和生产低碳锰铁时的还原剂,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及铸造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硅铁及硅锰合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客户除了对常规元素检测需求外,还增加了对硼的检测指标。目前,痕量硼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位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用于痕量同位素和元素测定的高新技术,与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小麦制品中铝元素的方法是在微波消解条件的优化基础之上进行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市场上多种小麦制品中Al元素的含量,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5 0~0.999 9,是一种准确测定、分析小麦制品中铝含量的方法,同时其检测数据为小麦制品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钴的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自1988至2005年间国内外钴的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铁矿石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引用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食品中镉的检测技术,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传统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化学传感器法、免疫分析法、酶分析法和试纸法等快速检测技术(引用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的CPSIA H.R.4040法案[1]和(Ro HS)指令[2]的要求,对皮革及其制品中的铅含量进行了限制。目前,普遍采用的皮革材料检测方法是先将样品进行微波消解,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是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检测程序繁琐费时。采用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法(EDXRF),不但耗时短,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水环境中元素形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水环境中元素形态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比色法、毛细管电泳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技术及其联用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与液相色谱联用技术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原子荧光与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单;气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非常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回收率。探索新技术的相互融合,提高元素形态分析技术的灵敏度,获得更低的检测下限,降低分析成本,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硒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1]。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2]、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3]、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4]以及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5],其中HG-AFS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快速、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硒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半导体级高纯氢氟酸中的痕量金属杂质,用膜去溶进样系统直接进样检测,无需前处理、快速,避免了在样品前处理时的污染问题。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可以消除多分子离子干扰,降低检出限,提高定量准确性。方法的检出限为0.09~37.07ng/L,加标回收率为92.3%~116.8%。方法简单,结果可靠,适用于高纯氢氟酸中痕量元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正>铝及铝合金中化学成分的测定常用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2-4]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5]等方法,这些分析方法准确度高,但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对于固体金属材料,若侧重考虑分析速度因素的影响,首选的是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6-8],但直接使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对厚度从0.005~0.10mm不等的铝箔进行检测存  相似文献   

13.
高纯贵金属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稳定的热电性、高温抗氧化性等优异的材料学特性,使得这一类材料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国防安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高纯贵金属纯度是决定其性能和应用领域上限的重要指标,对贵金属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综述近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辉光放电质谱法等检测技术在高纯贵金属痕量杂质检测中的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未来高纯贵金属中痕量杂质检测在评价体系和标准化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晶体硅材料中杂质元素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晶体硅材料中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红外吸收法、二次离子质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辉光放电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光谱分析及其它分析方法,引用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王水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银、砷、锑、铋的方法,采用王水-水浴分解试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新疆和田策勒恰哈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银、砷、锑、铋,确立了最佳的溶样时间、测定酸度、干扰元素的校正方法,结果令人满意。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3 8~0.041g/g;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0.52%~2.8%;方法灵敏度较好、简便、快速,且结果准确,适用于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稀土元素测定方法(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方法、常规化学分析法和在线联用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37篇)。  相似文献   

17.
对应用于钙、锶和镁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色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的现状(主要在1997—2009年间发表的文献)及相关的原理、方法的特点及不足之处作了综述(引用文献63篇)。  相似文献   

18.
气溶胶中磷(P)的准确测定是评估磷沉降对青藏高原生态效应及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前提。针对青藏高原气溶胶中磷含量低及滤膜单个样品量有限的特征,本文建立了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气溶胶中磷及其他元素含量的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得P元素的检出限为3.5 μg/L,优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的检测限(89 μg/L),其他元素检出限均达到μg/L(ppb)级(0.013-36 μg/L),部分元素如Co、Cd、Pb等达到ng/L(ppt)级(2-7 ng/L)。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 5%,磷的加标回收在90-103%,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青藏高原实际气溶胶样品中磷及其他元素,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稀有分散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1990年以来国内外关于镓、铟、铊、锗、硒和碲等稀有分散元素的样品分解方法、分离富集方法以及主要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和化学发光法等,指出了各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了这些方法在稀有分散元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引用文献90篇)。  相似文献   

20.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测定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4种主要方法,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了不同方法测定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原理、适用条件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其优缺点。得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因其性能较强、实用性好的特点而在植株中的重金属含量测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展望了植株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