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詹天荣  陈慧  侯万国 《化学通报》2011,(11):1033-1040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具有开放的二维平面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适合于将生物酶固定在电极表面用于生物传感器的主体材料。本文介绍了酶在LDHs材料上的固定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这类二维层状材料的各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类型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电子传递机理,并对LDHs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  相似文献   

2.
电聚高分子膜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电化学聚合高分子膜固定膜酶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并分别 就其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即:以溶解氧为电子受体的的生物传感器(第一代电流型生物传感器);以非氧介全为电子受体的生物传感器(第二代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和电子在酶和聚合高分膜之间直接进行转移的传感器(第三代电流型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3.
马鸿婷  程沛浩  朱楠 《分析化学》2022,(11):1613-1626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可穿戴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受到了广泛关注。可穿戴传感器件采用液体导体、导电聚合物薄膜、水凝胶等材料作为柔性电极,集优异的机械性能与传感性能于一体,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已被广泛用于医疗诊断、健康监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然而,目前可穿戴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在美观隐形性和生物亲和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可穿戴传感器件的制备工艺及柔性材料入手,概括分析了近年来可穿戴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对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可穿戴生物电化学器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改进可穿戴传感器件的集成方法、提高其传感性能以及实现智能化信号传输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 专一性强及准确性高等特点, 已成为生物传感快速检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但目前难以达到对单个生物分子的检测水平, 这主要受限于作为核心部件的探针材料. 单原子材料由于其简单明确的原子局域结构, 且具有媲美于生物酶的统一活性位点, 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探针材料, 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综合评述了具有均一局域配位环境的单原子材料的合成, 以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并对单原子材料在未来电化学生物传感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严志红  李红 《化学通报》2014,77(9):839-847
石墨烯(Gr)是一类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碳质材料,利用它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可构筑出在电催化、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的新型Gr功能复合材料。基于Gr功能复合材料的DNA电化学传感器与常规DNA传感器相比,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已被应用于特异DNA靶序列的识别和传感领域。本文就基于Gr功能复合材料的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近期进展作简要评述,包括Gr与Gr基金属、金属氧化物、高分子、生物分子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在DNA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并对该类DNA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光电化学传感材料是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功能材料,其结构性质决定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和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常用光电化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光电化学传感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是一种具有纳米级结构有序性的二维或三维有机结晶材料, 具有高度周期性和可修饰性等结构优点. 基于COFs制备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 在检测生物样品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本综述简要概述了COFs的合成方法与策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介绍与分类以及COFs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生物样品领域的应用. 最后本综述对COFs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技术瓶颈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和强致癌性的生物毒素,对其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是减小和避免黄曲霉毒素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快速、灵敏、特异性强、易于微型化等优势在黄曲霉毒素分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应用于黄曲霉毒素分析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有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和DNA传感器。本文综述了不同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特别介绍了新材料新技术在黄曲霉毒素免疫分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黄曲霉毒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DNA是构建纳米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新设备的良好构建体.DNA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研究发现,金属纳米粒子(MNPs)、碳基纳米材料等一系列纳米材料在传感器设计中提高了电化学DNA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本文侧重介绍了场效应晶体管、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纳米传感材料,以及基于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10.
过渡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MXene)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水中分散性、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等,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MXene与其他纳米材料复合,可以扬长避短,在性能上实现优势协同和功能互补,有效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本文按照检测物的种类进行分类,综述了基于MXene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平台在生物标记物和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并讨论了MXene材料在电化学传感领域未来研究发展和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对聚合物材料在生物电化学传顺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包括高分子媒介体化合物、高分子阻挡膜、酶固定化材料和电解聚合物材料。并指出今后提高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改善和改变其表面特性,也依赖于聚合物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改造是提升其检测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增强电化学传感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是电化学传感器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基于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WS2@Au量子点(WS2@AuQDs),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用于氧化还原酶的固定,实现了高性能生物传感的构建.借助WS2@Au QD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  相似文献   

13.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兵  艾仕云 《化学进展》2014,26(5):834-845
光电化学分析是基于光电化学过程和化学/生物识别过程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光作为激发信号,以光电流作为检测信号,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速、设备简单和易微型化等优点,在生物和环境等分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电极表面修饰的光电层在吸收光子后被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发生电荷分离和电子迁移,进而产生光电流。通过在光电层上进一步修饰传感识别单元,利用直接氧化还原、分子识别与结合、酶催化等方法所导致的光电流的变化与待测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定量分析。因此,光电化学传感器在功能结构上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和传感识别单元两部分,光电层的材料选择和传感识别策略是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的两大关键点。本文在对光电化学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总结的基础上,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材料选择和传感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电化学传感技术在氯酚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对氯酚化合物电化学传感检测中电极修饰材料(贵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吸附材料以及金属氧化物材料等)和电化学传感分析检测氯酚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电化学传感器在复杂环境试样中氯酚的检测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49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近几年石墨烯及类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在DNA电化学传感器及碱基、双酚A、多巴胺、抗坏血酸等生物小分子中的应用,并对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析试验室》2021,40(6):736-744
胆固醇作为一些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开发准确且快速的胆固醇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成为研制新型高性能胆固醇传感器的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材料合成技术的提高,新型材料种类的丰富,促进了胆固醇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脑和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分析中蓬勃发展。本文以材料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导电聚合物、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和其他复合功能材料为电极修饰材料,以胆固醇氧化酶为固载酶设计的胆固醇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亲和型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传银  胡继明 《应用化学》2011,28(6):611-623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与纳米技术、流动注射和微流控等新技术的结合,获得了蓬勃而迅速的发展。 亲和型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的亲和性,即生物活性物质对底物的亲和与键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装置。 它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能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等优点,进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对生物医学标记物、核酸、蛋白质、病毒、细菌及毒素的检测、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临床用药筛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光学、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亲和型生物传感器,特别是用于检测肿瘤标记物的免疫传感器和基于核酸适体的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测定原理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介质,与特异性分子识别物质如酶、抗原/抗体、DNA等相结合,并以电化学信号为检测信号的分析器件。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和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其优势,综述了近年来各类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颗粒生物传感器,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纤维与纳米线生物传感器,以及纳米片与纳米阵列生物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19.
夏也  苏喜  陈李  李顺波  徐溢 《化学进展》2019,31(8):1129-1135
本文针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检测、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检测与巨噬细胞等的氧化损伤检测等细胞检测中的核心问题,简要介绍电化学生化传感器和传感方法在细胞检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重点对不同微电极结构的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制作、细胞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电化学生化传感器从单一检测电极向集成多功能和阵列式电极发展,从单个电极传感检测模式向芯片集成微电极式传感系统发展,而在其生物相容性、检测限和检测效率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作的微电极研制,电极表面的多种化学和生物修饰的敏感膜研究,从硅基到聚合物柔性基底电极的材料拓展,小体积、植入式、可穿戴式的电化学生化传感器研制等是目前发展的方向,其在临床检验、精准医疗、运动健康监测、老年健康服务等诸多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研制和发展具有超高灵敏度、超高选择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文总结了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