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研究药用刺五加浸膏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对刺五加浸膏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刺五加浸膏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1),2-呋喃甲酸(2),反式对羟基肉桂酸(3),异嗪皮啶(4),异香草酸(5)。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刺五加浸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细裂亚菊全草的三元体系(V(石油醚)∶V(乙醚)∶V(甲醇)=1∶1∶1)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鉴定,被确定为芝麻素、松脂醇、蒿黄素、紫花牡荆素、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tachioside、香草醛、香草乙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五叶山小橘叶的化学成分,采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从五叶山小橘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10个化合物,包含4个木脂素、3个生物碱、2个甾体以及1个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山小橘新木脂烷甲素(1)、3,4-二-(4-羟基-3-甲基苯环)四氢呋喃(2)、表松脂醇(3)、松脂醇(4)、3-吲哚甲醛(5)、香草木宁(6)、山小桔碱(7)、pregnenolone(8)、16-dehydropregnenolone(9)、lochmolin E(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4′,7-环氧-8,3′-新木脂烷类化合物,化合物2~4、8~10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研究牛蒡子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牛蒡子中分离得到六种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牛蒡子苷元、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二十六烷酸、亚油酸乙酯、十八烷酸甘油酯。  相似文献   

5.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叶风干粉碎后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 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对比,鉴定为1个降木脂素和5个木脂素,分别是 salicifoliol (1)、lariciresinol 9′-benzoate (2)、(-)-hinokinin (3)、meridinol (4)、8-hydroxypluviatolide (5)和(-)-matairesinol (6)。化合物1、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层析色谱、凝胶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常规分离方法对麻栎树皮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文献鉴定结构分别为:(+)-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α-L-rhamnopyranoside(1),isolariciresinol rhamnopyranoside(2),(+)-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3),槲皮素(4),5,7,3',4'-四羟基黄酮醇-3-O-葡萄糖苷(5),β-香树脂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1~6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樟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樟属植物香樟树叶的化学成分,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樟树叶提取分离纯化,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1个为木脂素类化合物,4个为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8R,8'R)-3,3',4,4'-四甲氧基-9-氧代-8-8',9-O-9'-木脂素(I),槲皮素-3-Ο-α-L-鼠李糖苷(II),山奈酚-3-Ο-β-D-葡萄糖基(6→1)-α-L-鼠李糖苷(III),芦丁(IV),槲皮素-3-Ο-β-D-葡萄糖苷(V).  相似文献   

8.
威灵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灵仙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运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技术对威灵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它们是松脂素(Pinoresinol,1),Epipinoresinol(2),罗汉松脂素(Matairesinol,3),Salicifoliol(4),3,4,5-三羟基苯甲酸(5),4 羟基-3,5-二甲氧基 苯甲酸(6),异阿魏酸(7),化合物的结构通过NMR和MS的分析得到确定。运用分析型HPLC和GC MS色谱分析方法,可以在威灵仙药材提取物中快速、准确地鉴定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2,3,4是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潜在药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爬树龙(Rhaphidophora decursiva)地上部分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sesartemin(1)、(1R,2S,5R)-2-(3’-methoxy-4’,5’-methylendioxyphenyl)-3,7-dioxa-6-oxobicyclo[3.3.0]octane(2)、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3)、原儿茶酸甲酯(4)、丁香酸(5)、1,2,4-三甲氧基苯(6)、原儿茶酸(7)、没食子酸(8)、没食子酸甲酯(9)、胡萝卜苷(10)和β-谷甾醇(11).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运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中压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松脂醇(1),罗汉松树脂酚(2),(7S,8R)-3′,4,9,9′-四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3),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二氢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3,4-二羟基苯甲酸(6)。结论: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刺五加为中国北方特有的药食同源型植物资源,为促进刺五加资源的利用,将刺五加发酵制成刺五加发酵茶。首次尝试利用红曲霉、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刺五加鲜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测定发酵期间的黄酮含量变化和茶叶感官得分,筛选菌种的添加比例并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比较发酵前后刺五加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较佳菌种添加比例为米曲霉∶红曲霉∶产朊假丝酵母=1∶2∶1。15%的接种量,51%的水分含量,发酵温度36℃,发酵4.5d条件下得到的刺五加发酵茶感官优良,黄酮含量较未发酵刺五加相比提高32.37%。发酵后的刺五加比未发酵刺五加抗氧化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
发酵中药是传统中药材精细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起到增效减毒、扩大适用范围等作用。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将药食同源的刺五加与灵芝有机结合,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常规固体发酵参数的最适范围和微生物生长因子种类;其次,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优化,得到并验证最优的生长因子组合;最后,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对发酵前后的刺五加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刺五加-灵芝双向发酵的最佳工艺为:粉碎粒度为10目,基质加水量为40%,菌丝体与固体基质的质量比为2∶1;最佳生长因子组合为:MnCl2为84 mmol/kg、NaCl为56 mmol/kg、CaCl2为149 mmol/kg;发酵后的刺五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明显高于刺五加、灵芝及刺五加-灵芝混合提取物,提高了刺五加的保健功效,为系列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活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甲醛对运动大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服用刺五加后的情况,探讨甲醛对运动大鼠的神经毒性及刺五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人为模拟不同程度甲醛染毒环境进行动式染毒,甲醛剂量分别为0.8mg/m3,2.4mg/m3.每天染毒30min,每周6次,连续4周,刺五加的灌胃剂量为104.17mg/kg,测定运动大鼠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2.4mg/m3剂量染毒组大鼠脑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染毒运动组与染毒运动组相比,0.8mg/m3剂量染毒服药组大鼠脑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明显高于染毒运动组(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染毒运动组(P<0.01).结论:甲醛可以降低染毒大鼠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造成脑组织氧化性损伤,而灌服中药刺五加可以有效缓解其毒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抑菌活性追踪法及各种色谱技术从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的根茎中分离出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结构进行鉴定为藿香黄酮醇(1)、汉黄芩素(2)、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3)、牡荆苷(4)、金丝桃苷(5)、黄芩苷(6)。除化合物5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抑菌试验表明,短柄五加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组分,尤其是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菌种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抑菌活性追踪及各种色谱方法从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的根茎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藿香黄酮醇(1)、汉黄芩素(2)、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3)、牡荆苷(4)、金丝桃苷(5)及黄芩苷(6).除化合物5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短柄五加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组分,尤其是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菌种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从采集自5个不同地点的刺五加全株植物,采用8种分离培养基,从植株不同部位分离,经BOX-PCR排重后,共得到内生放线菌265株.从不同培养基分离出的放线菌数目有较大差异.LNMS培养基分离菌株最多,60株.海藻糖-无机盐培养基分离最少,17株.从刺五加植株根及根茎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最多,占菌株总数的77%,叶中分离的最少,为6%.从吉林柳河和吉林梅河口植株内分离的菌株较多.利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分属于7个亚目,9个科,9个属.  相似文献   

18.
细柱五加叶中羽扇豆烷型三萜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叶的热MeOH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4个lupane型三萜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出其化学结构分别为acankoreagenin(1),3-epi-betulinic acid 28-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ester(2),acantrifoside A(3)和acankoreoside C(4).其中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是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且这4个化合物都是第一次从细柱五加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糙叶五加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芫花枝条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枝条的化学成分.芫花枝条的95%乙醇提取物分成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采用理化及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十八碳酸单甘油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棕榈酸(3)、β-谷甾醇(4)、咖啡酸十八烷酯(5)、山奈酚(6)、西瑞香素(7)、西瑞香内酯(8)、木樨草素(9)、落叶松脂醇(10)、β-胡萝卜苷(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刺五加苷B(13)、刺五加苷B1(14)、松脂醇二葡萄糖苷(15),其中7个化合物(1、2、3、5、13、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