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田螺中3种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RR、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YR)的含量。田螺样品经甲醇-水(85+15)混合液提取,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UPLC BEH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混合的(A)甲酸(0.1+99.9)溶液和(B)甲醇-乙腈(1+1)混合液为流动相做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模式多反应监测检测。3种微囊藻毒素的质量浓度均在1.0~10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5~0.08μ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67.3%~84.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6.1%~8.3%之间。 相似文献
2.
建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RR,MC–LR)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PVDF针式过滤头过滤后直接进样,采用喷雾正离子源(ESI~+)和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MC–RR的质量浓度在0.02~10.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0.998 9,检出限为0.096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6%~9.1%(n=7),加标回收率为99.0%~103.0%。MC–LR的质量浓度在0.1~2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2,检出限为0.188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3%~10.0%(n=7),加标回收率为93.0%~114.0%。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称取2.000g试样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乙腈-水-甲酸(70+29+1)混合溶液20.0mL,浸泡60min,于振荡混匀器上提取30min,超声提取3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2.0mL,加入同位素内标混合溶液50μL,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20.0mL得样品溶液。样品溶液以1~3mL·min~(-1)流量通过免疫亲和柱,用5mL水淋洗免疫亲和柱,弃去全部流出液,再用2mL甲醇-乙酸(98+2)溶液洗脱免疫亲和柱2次,收集全部洗脱液于试管中,于50℃下氮吹至近干,加入乙腈(1+9)溶液0.5mL溶解残渣,离心后,上清液供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为了校正样品净化过程和离子化过程的损失以及消除基质效应,选用稳定性同位素[13 C]为内标物。17种真菌毒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与内标的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1~2.0μg·L~(-1)之间。对空白中药材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4.3%~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9%~13%之间。 相似文献
4.
2.500g植物油样品用10 mL甲醇(7+3)溶液提取,以6 000r·min~(-1)转速离心10min,在-20℃冷冻30min后,上清液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滤液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以Accucore aQ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含5mmol·L~(-1)乙酸铵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黄曲霉毒素B_1的质量浓度在0.50~10.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2μ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86.0%~96.6%,回收量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5.6%~8.4%。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牛肉和牛奶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样品以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乙酸锌沉淀蛋白、正己烷脱脂,然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检测,外标法定量。6种青霉素的线性范围均在25.0μg·L-1以内,检出限(3S/N)为2μg·kg-1,测定下限(10S/N)为5μg·kg-1。加标回收率在77.0%~99.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3.7%~13%之间。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沉积物中11种藻毒素的方法。沉积物经冷冻干燥、粉碎过筛,用0.1mol/LEDTA-Na4P2O7溶液涡旋超声提取,经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甲醇-0.2%甲酸洗脱、浓缩并氮吹定容至1mL。经WatersBEHC18色谱小柱,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后,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级监测模式(MRM)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11种藻毒素的检出限为1.0~5.0ng/kg。对同一环境样品进行了0.1、1.0、4.0μg/kg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70.3%~11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9.3%。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应用于沉积物中11种藻毒素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7.
取2.5 g已粉碎的葵花籽样品,加入500.0μL含100.0μg·L-1交链孢酚单甲醚-d3(AME-d3)、1 000.0μg·L-1滕毒素-d3(TEN-d3)和交链孢酚-d2(AOH-d2)、5 000.0μg·L-1细交链孢菌酮酸-d13(TeA-d13)的混合内标溶液,混匀,放置过夜,用25.0 mL体积比为45∶10∶45的乙腈-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 3.0)混合液振荡提取,离心。取上清液,用水定容至30.0 mL,分取6.0 mL,加入15.0 mL 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 3.0),过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预先用5.0 mL甲醇和5.0 mL水活化),用2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淋洗,抽干固相萃取柱,用10 mL体... 相似文献
8.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0.5%甲酸加热提取,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采用TSK–Gel Amide–80色谱柱(150mm×2.0mm,5μm),以水溶液(含2mmol/L甲酸铵,50mmol/L甲酸)A,95%乙腈水溶液(含2mmol/L甲酸铵,50 mmol/L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0.3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藤沟藻毒素3、4(GTX3、GTX4)、脱氧藤沟藻毒素3(dcGTX3)的检出限为8μg/kg,藤沟藻毒素5(GTX5)、新石房蛤毒素(neoSTX)、石房蛤毒素(STX)、脱氧甲酰基类毒素(dcSTX)的检出限为20μg/kg,藤沟藻毒素1,2(GTX1,GTX2)的检出限为24μg/kg,脱氧藤沟藻毒素2(dcGTX2)的检出限为28μg/kg。GTX3,dcGTX3,GTX4的线性范围为4~80μg/L,GTX5,neoSTX,STX, deSTX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GTX1的线性范围为12~240μg/L,GTX2的线性范围为11~220μg/L,dcGTX2的线性范围为14~28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为82.5%~115.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7.5%(n=6)。该方法检出限低,精确度高,适用于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同时测定染发剂中4,4'-二氨基二苯胺硫酸盐和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等6种染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水为提取剂进行超声提取,用Waters BEH-C18柱(100 mm×2.1 mm, 1.7 μm)分离,以10 mmol/L的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6种染料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26~4.6 mg/kg,回收率为83.0%~92.2%,相对标准偏差为5.4%~11.2%.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符合染发剂样品测定的要求,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染发剂中6种染料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以BJS 202008《蘑菇中α-鹅膏毒肽等6种蘑菇毒素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参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06《化学分析中的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蘑菇中6种蘑菇毒素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评定,包括样品重复测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处理。通过计算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蘑菇中6种蘑菇毒素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136.4~141.4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3.98~5.74μg/kg(k=2)。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受样品重复测量和标准溶液配制的不确定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吡菌磷、伏杀硫磷、乙硫磷、甲基嘧啶磷、速灭磷、杀扑磷、亚胺硫磷、二嗪磷、治螟磷等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水产品样品用冰乙酸-乙腈(1+99)混合液提取,加入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吸附剂净化,所得样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9种有机磷农药的质量浓度均在18μg.L-1以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05mg.kg-1。以水产品样品为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87.5%~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0)在3.7%~13%之间。 相似文献
1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用乙腈洗脱下来。以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50mm,1.7μm)为分离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淋洗,用串联质谱测定。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进行多反应监测。黄曲霉毒素M1的质量浓度在0.1~16.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1 5μg·kg-1,测定下限(10S/N)为0.005μg·kg-1。方法用于分析牛奶样品,测得回收率在89.5%~101.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8%~9.5%之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建立了同时测定猕猴桃中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后,采用QuEChERS法净化,Cortecs T3柱(2.1 mm×100 mm, 2.7μm),以含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平均回收率在80.5%~107.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3%~8.2%之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8种雌激素(辛基酚、壬基酚、双酚A、己烯雌酚、雌酮、17β-雌二醇、17α-乙炔雌二醇和雌三醇)含量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两次,过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将洗脱液氮吹至近干,残渣用甲醇-水(1+9)溶液溶解。采用AC-QUITYTMBEH C18色谱柱分离,用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5mmol.L-1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组成的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测定中采用负离子电离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方法检出限(3S/N)在0.2~0.3μg.kg-1之间。方法的回收率在76.2%~108.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4.3%~11.7%。 相似文献
1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牛羊肉中3种瘦肉精残留量。牛羊肉中的瘦肉精残留物通过提取、净化后进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分析测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内含5 mmol/L乙酸铵)溶液与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目标物,克伦特罗、沙丁胺醇采用内标法定量,莱克多巴胺采用外标法定量。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检出限为0.1μg/kg。在牛羊肉中添加3种瘦肉精混合标准中间液,平均回收率为65.3%~105.8%,相对标准偏差为0.95%~9.65%(n=6),线性范围为0.1~4ng/mL。该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快捷、准确地测定牛羊肉中的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 相似文献
17.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化妆品中水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化妆品试样用甲醇溶解,振荡提取20 min,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过ACQUITYTMBET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并用乙腈和甲酸-水(0.3+99.7)溶液(体积比6比4)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1.0~5.0×103μg.L-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15μg.L-1,测定下限(10S/N)为0.50μg.L-1。方法用于分析8种化妆品试样,回收率在97.3%~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2.0%~3.8%之间。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35种性激素的方法。样品经50%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采用CORTECSC18(2.1mm×150mm,2.7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结果表明,35种性激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28~0.117μg/g和0.093~0.352μg/g。在0.25、0.50、1.00μg/g3个加标水平下,水状、乳状和霜状3种基质样品的回收率为84.0%~11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5%~1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化妆品中性激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腰果中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腰果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HPLC-MS/MS)。样品用甲醇-水(8:2, v/v)溶液提取后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5 mL丙酮-水-甲酸溶液(96:3.5:0.5, v/v/v)洗脱,氮吹至干,1 mL甲醇定容;在资生堂MG C18色谱柱(100 mm×3.0 mm, 3 μm)上梯度洗脱分离,然后采用电喷雾离子化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7;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09~0.04 μ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3~0.12 μg/kg;平均回收率为63.0%~78.5%,相对标准偏差为2.8%~9.1%,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评价了基质效应,信号抑制/增强值为88.8%~99.4%,说明净化后的基质效应较小。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腰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同时测定胆汁中15种胆汁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以蛋白质沉淀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甲醇和0.1%(V/V)甲酸水为流动相对目标物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采用多反应监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5种胆汁酸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3;目标物的检出限为0.2~2.0μg/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1.8%~96.5%,相对标准偏差为2.7%~8.5%。方法可用于胆汁中胆汁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