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了La0.7-xDyxSr0.3MnO3(x=0.00,0.30,0.40,0.50,0.60,0.70)体系的M-T曲线,M-H曲线,ρ-T曲线和MR-T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y掺杂的增加,体系从长程铁磁有序向自旋团簇玻璃态、反铁磁及亚铁磁状态转变. x=0.30样品的M-T曲线上在TN附近出现磁化强度尖峰,x=0.40时尖峰消失. 对x=0.50样品,ZFC的M-T曲线随温度增加出现一个谷,随后在TN处出现峰;而FC的M-T曲线在低温下呈现负磁矩. 对x=0.60和0.70样品,不论FC还是ZFC的M-T曲线都类似于x=0.50的ZFC的M-T曲线. 高掺杂时的输运性质在其磁背景下发生异常. 这些奇异现象用Nel的双格子模型并联合M-H回滞曲线给予很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2.
A位的Sm掺杂对La0.67Sr0.33MnO3体系磁电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验研究了La067-xSmxSr033MnO3(x=000,010,020,030)体系的M_T曲线、ESR曲线、红外光谱、拉曼光谱、ρ_T曲线和MR_T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m掺杂的增加,体系从长程铁磁有序向自旋团簇玻璃态和反铁磁状态转变,Sm掺杂引起的磁结构变化和额外磁性耦合将导致CMR效应. 关键词: 磁结构 输运行为 庞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Ru掺杂La0.7Ca0.2Ba0.1Mn1-xRuxO3(x=0~0.06)的多晶样品,探讨了Ru掺杂对体系结构,输运性质以及磁电阻的影响.多晶X射线衍射证实所有样品均保持简单立方钙钛矿结构.通过零场冷却(ZFC)和加场冷却(FC)下的磁化曲线的测量发现随温度降低样品发生了顺磁(PM)到铁磁(FM)的相变,且样品的居里温度(Tc)随Ru掺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x=0.00时的306.7K,下降到x=0.02时的294.3K,紧接着又上升到x=0.04时的302.4K.测得居里温度明显高于La0.7Ca0.2Ba0.1Mn1-xMoxO3体系,而且其磁性也大为增强.由零场和外加磁场H=1T测量得到样品的ρ~T曲线表明随温度降低样品同时发生了从绝缘体到金属的转变,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低于相应的居里温度.适量的Ru掺杂降低了样品的电阻率,增强了低温时的磁电阻.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一系列SmCo1-xIrxAsO(x=0.05,0.1,0.15,0.2,0.25,0.3)多晶样品。XRD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ZrCuSiAs型四方结构,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参数a变大,c变小。在x≥0.25时发现小部分杂相峰IrAs2,说明SmCo1-xIrxAsO体系单相样品较难制得。磁性测量结果表明,SmCo1-xIrxAsO在高温区表现出顺磁性。外场为10Oe时,掺杂量为0.05的样品随着温度的降低,依次在60K和45K附近出现铁磁转变和反铁磁转变,在低温区ZFC与FC曲线分离,出现明显的不可逆性。随着外磁场的增加,不可逆性受到抑制,铁磁转变温度TC向高温方向移动。增加掺杂量,样品铁磁反铁磁转变温度几乎不变,表明Ir掺杂对样品磁性没有影响。M-H曲线表明,温度T30K时,所有掺杂样品随着磁场的增加,均出现反铁磁(AFM)-铁磁(FM)的磁性转变,且转变磁场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50K时,这种变磁性转变消失,样品表现出软铁磁特性。  相似文献   

5.
本在2K~20K温区内系统地研究了Er1-xDyxNi2B2C体系中超导转变温度Tc的反铁磁转变温度TN随Dy掺杂含量x的变化.实验发现x=0.3和x=0.8附近的样品具有复杂的磁结构.这些洋品有两个磁转变温度(TN’和TN).对于该体系发现了两个主要的特征:1)在x=0.3附近,超导被抑制,TN’出现一个小的峰值;2)在x=0.8附近,Tc出现一个低谷,TN’出现一个大的宽峰.TN’在x=0.3和x=0.8附近的异常来源于改系统中超导和磁性的共存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高价态离子Mo掺杂的La0.7Ca0.2Ba0.1Mn1-xMoxO3(x=0,0.01,…,0.06)多晶样品,研究了Mo掺杂对样品的结构、磁性和磁电阻的影响.X射线衍射谱证实所有样品均为具有正交对称性的钙钛矿结构.零场冷却(ZFC)和加场冷却(FCH=0.01T)下其磁化~温度(M~T)曲线的测量表明样品随温度降低发生了从顺磁(PM)到铁磁(FM)的相变,T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半掺杂相分离锰氧化物Eu0.5Sr0.5MnO3样品的结构和电磁输运特性.在半掺杂情况下,该样品呈O′型正交结构,表明样品存在典型的Jahn-Teller畸变;在75 K附近样品的顺磁/反铁磁背景中开始出现铁磁相,在更低的温度42 K,4000 A/m磁场下M-T的场冷曲线和零场冷曲线出现明显分岔,样品的交流磁化率实部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中也在42 K观察到尖峰的出现,表现出团簇玻璃行为.在无外加磁场下该样品在 关键词: 多相竞争 半掺杂 铁磁团簇  相似文献   

8.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了Fe位掺杂Al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2Fe1-xAlxMoO6 (x=00,005,010,015,03)多晶材料. 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显示,在Fe位掺杂Al既没有引入杂相,也没有明显改变Sr2FeMoO6多晶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状态. 非磁性Al离子的掺杂使晶粒内部磁有序区细化成更小的区域,同时使反铁磁区内的磁耦合作用变弱. 这一方面提高了亚铁磁区磁化方向的磁场灵敏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反铁磁区对自旋相关电子的散射;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Sr2FeMoO6的低场磁电阻效应明显增强,但这种尺寸效应也使材料的磁电阻在高温下下降得更快. 关键词: 低场磁电阻 掺杂 自旋极化电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对Ce掺杂锰氧化物(La1-xCex)2/3Ca1/3MnO3 (x=0~1.0)系列样品的输运特性和反常磁特性的研究结果.实验表明,Ce掺杂对T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整体上电阻率随Ce掺杂含量增加而上升,在外加磁场时表现出极大的磁电阻效应.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出现了两个转变,高温处对应于Mn离子磁矩的铁磁金属转变,低温处的转变则对应于Ce离子磁矩自旋有序排列的形成.表明Ce掺杂引起样品中铁磁双交换作用和反铁磁超交换作用之间的竞争,Ce离子与Mn离子有很强的相互作用.随Ce掺杂含量的增加,铁磁有序转变温度下降,而反铁磁有序转变温度则向高温处移动,铁磁区域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La0.3Ca0.7Mn1-xWxO3(x=0.00,0.04,0.08,0.12,0.15)多晶样品M-T曲线、M-H曲线及ESR谱的测量,研究了Mn位W掺杂对电荷有序体系La0.3Ca0.7MnO3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杂量为0.00≤x≤0.08时,体系存在电荷有序(CO)相,AFM/CO态共存于相变温度以下,电荷有序温度TCO随着W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x=0.04时,样品在低温下为FM相与AFM/CO相共存,在CO相建立前、后均有FM从PM中分离出来;当x≥0.12时,CO态融化,在极低温度下存在顺磁-铁磁(PM-FM)相变. 关键词: 磁结构 电荷有序 融化 Mn位掺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重电子金属CeCu6-x6-xCdxx(x=010,015,020,0 30,050)在18—300K温度范围内,在磁场(μ00H=0,5,10T)下电阻 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及低温(19 ,15K)下的磁电阻(μ00H=0—10T).实验表明所有样品在 零场下的Tmaxmax(对应于电阻极大值的温度)都低于18K.加磁场后,Tmax max随磁场和掺杂量 关键词: 重电子系统 低温电阻 近藤散射 相干散射  相似文献   

12.
随着x的增加,多晶La0.6-xGdxSr1.4MnO4(x=0, 0.1, 0.2, 0.4, 0.6)的零场冷却 曲线从类自旋玻璃型转变成顺磁型,并且每条零场冷却 曲线都有一在20K的拐点。这一行为可以从Gd和Mn各自对材料总磁性的不同贡献来理解。另外,在所有的样品中,从100K到室温,都观察到了热激活导电行为。由于Mn-Mn间强的反铁磁耦和,直到外场达到50 kOe,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13.
测量了居里点为TC=220K的钙钛矿(La0.2Nd0.8)0.67Pb0.33MnO3 (LNPMO)在外场为ha=3978.87A/m ,2K相似文献   

14.
向俊尤  王志国  徐宝  孙运斌  吴鸿业  赵建军  鲁毅 《物理学报》2014,63(15):157501-157501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La1-xGdx)4/3Sr5/3Mn2O7(x=0,0.05)多晶样品,并通过测量样品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变化曲线(M-T曲线)、电子自旋共振谱(ESR谱)和电阻率与温度的变化曲线(ρ-T曲线),研究了x=0和x=0.05样品的相分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两样品在低温部分出现了反铁磁与铁磁相互竞争的现象,体现出团簇自旋玻璃态的特征.x=0和x=0.05样品分别在125—375 K和100—375 K范围内观察到类Griffiths相,同时发现掺杂使得三维铁磁有序温度(T3Dc0≈125 K和T3Dc1≈100 K)降低,而对类Griffiths温度(TG≈375 K)没有明显影响.在TG温度以上两样品均表现出纯顺磁特性.其电特性表明,x=0样品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出现两次绝缘-金属转变,这是由钙钛矿锰氧化物共生现象所致.而x=0.05样品只出现一次绝缘-金属转变,表明掺杂能抑制共生现象的产生.通过对ρ-T曲线的拟合发现两样品在高温部分的导电方式基本都遵循三维变程跳跃的导电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方庆清  焦永芳  李锐  汪金芝  陈辉 《物理学报》2005,54(4):1826-183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轴M型锶铁氧体SrFe12-x12-xCrxxO 1919(x=0—1)超细晶粒.实验结果表明, 随掺杂量x的增大,质量饱和磁化强 度σss在x≤04范围内增大,在x=02附近达到极大值.矫顽力Hcc在x<05的范围 内单调降低,这对于用作高密度磁记录材料非常有利.当x≤04时,样品是单相结构, 在 x=06以后出现非磁性相α-Fe22O3< 关键词: 锶铁氧体 3+')" href="#">Cr3+3+ 结构 磁性  相似文献   

16.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YFe12−xMox (x=2.0, 2.5 and 3.0) with the ThMn12-type structure, and the magnetocaloric effect of YFe9.5Mo2.5 were investigated. A directional growth was observed in YFe10Mo2 alloy. A broad peak in the zero-field-cooling (ZFC) magnetization curve of the YFe12−xMox compounds is ascribed to the existence of ferromagnetic clusters with different site moments and scattered orientations of the moments. The broad range of the peak is reduced with increasing Mo content. A weak peak is observed near 190 K in the ZFC curve of YFe9Mo3,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8i sites being mostly occupied by Mo atoms. YFe9.5Mo2.5 has a magnetic entropy change of −1.09 J/kg K for a field change of 5 T at 277 K.  相似文献   

17.
制备出具有室温单轴磁晶各向异性的非间隙型Co基Gd3Co29-xCrx化合物(x=65和70),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表明所有单相化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Nd3(Fe,Ti)29型结构和A2/m空间群.Gd3Co29-xCr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在x=65时为412 K,x=70时为359 K. Gd3Co29-xCrx化合物在x=65 时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表明,在居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处有一补偿点,在补偿点处求得晶格分子场系数nRT=33 T f.u./μB. 关键词: Gd3Co29-xCrx化合物 x射线衍射 磁晶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