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美国德州仪器 (TI)公司推出的全系列图系计算器产品是基于领先理念的手持图形计算技术的新一代数学学习工具 ,在美国、欧洲、澳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图形计算以其专业的函数绘图及图形处理功能及强大的代数运算系统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为数学学习带来全新体验 .同时 ,TI图形计算器又以其轻巧便携的设计 ,真正体现了随时随地学习数学 ,从而成为广大学生轻松拥有的掌上数学学习的专用工具 .选择TI图形计算器 ,开启探索的空间 ,让数学学习从此充满精彩……TI公司过去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与中国教…  相似文献   

2.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素质,TI图形计算器强大的计算机代数系统、交互式动态几何功能等构成了一个探索数学奥秘的理想实验室,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巨大的探究与实验空间.  相似文献   

3.
康杰 《数学通报》2002,(10):8-11
1 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探究性活动的意义当前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两大热点 .随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实验稿 )的颁布和执行 ,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标准》中 ,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中学数学探究性活动恰好成为培养这种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认为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条 :1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 ,在学生发现、探索、研…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广泛整合的教学背景下,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幂函数一节的教学要求,笔者结合TI图形计算器的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展开TI图形计算器引入幂函数教与学效果的行动研究.在探究过程中,笔者设计并考查了涉及“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问题,并选取了笔者所在单位2个班级共63名学生参与教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班进行TI图形计算器引入教学和对照班采取传统方法教学,汇总前测、后测情况,组织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个别学生及与听课教师访谈,以研究新技术设备引入课堂的教学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5.
周佳宁 《数学通报》2003,(12):38-39
刚接触TI图形计算器时 ,我没有想到TI图形计算器的功能如此之大 ,它不仅能够作函数图象 ,显示函数值表 ,而且还能够解决数列、统计、金融等实际问题 .TI图形计算器为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等数学实验提供了环境 ,为我学习数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从此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 .体验一 :探究参数对函数的影响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参数问题 ,如同在初中学习一元二次函数y=ax2 +bx +c时 ,考虑参数a ,b ,c对函数的影响一样 ,当时我是死记硬背记住了每一个参数的对函数的影响 ,然后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 ,而现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数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其中TI图形计算器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轻巧,便于随时随地用来探究和学习数学.它具有快速计算、准确地作图和动态展现图形的功能.运用它能将数据、图形、表达式进行多元联系表示;使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体验知  相似文献   

7.
虞涛 《中学数学》2003,(11):25-27
图形计算器辅助数学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可以解决比较基础的数学问题 ,让我们比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另一方面 ,探究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 ,实现“做数学”.虽然任何一种图形计算器的内置功能都是确定的、有限的 ,但我们在实践中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创造出无穷的、生动的、借以用技术支持的活动素材 ,并且随着对图形计算器功能了解的不断深入 ,随着教育教学观的更新 ,随着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我们将创新设计出各种更生动精彩的数学情境活动或综合数理活动 ,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以提高 ,数学理解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发展 .1  以“多重表示”…  相似文献   

8.
曲线拟合教学要有三个突破——例谈图形计算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教育部新修订的教育行业标准(JY/T0406-2010)中首次将图形计算器列入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本文以TI-spire cx cas图形计算器为例,简称"TI"),它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视角,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应用的能力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曲线拟合作为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函数、数列、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等问题密切相关,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盲区,一些老师认为这个部分的数据繁杂、计算量大、思想内容简单、可操作性差,忽视它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图形计算器扩展了普通计算器的功能 ,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可视化功能和计算机代数系统功能 .图形计算器在数学问题与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 ,及以此为手段的数学实验探索活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图形计算器不仅影响了老师的“教”也改变了我们的“学” .TI 图形计算器突出的优点还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自我研究 ,自我学习的优良条件 ,激发了我们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TI 92Plus图形计算器的若干实例 .1 求解非常规方程在竞赛数学、研究性学习或建模过程中 ,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规方程 ,如高次方程或…  相似文献   

10.
李静  张炜卓 《数学通报》2006,45(3):60-62
本文是一个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知识整合的教学实例,指导学生借助图形计算器学习合情推理的方法,探究杨辉三角中的数学规律.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研究数学问题过程中某些繁琐的计算、推导完全可以由机器完成,使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到观察、猜想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可以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笔者以知识为载体,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且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活动,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并用,更好地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 ,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 ,无疑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 ,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 ,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无疑研究性学习与已有的数学教学相比 ,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在我国 ,1 997年以后各大学纷纷开设“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 ,作为实践创新教育的新举措 .其中的“数学实验”是指以…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一期课改”高中教材第一册 4.9节“函数的零点”是打“ ”选学内容 ,在“二期课改”新教材中设置为数学Ⅱ和Ⅲ拓展内容之一 ,是教材编写者情有独钟、不愿割舍的内容 ,为什么呢 ?笔者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 ,发现该内容除揭示了函数与方程的内在联系 ,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能力的不可多得的素材 .下面是该节内容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 .函数零点的概念 .2 .二分法求零点 .潜能目标培养 :数学估算 ,计算器的熟练使用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学习下面数学概念 :对于函数 y =f(x) (x∈D) ,如果存在实数c(c∈D) ,使…  相似文献   

14.
在统计与概率学习中,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模拟,来体会统计思想和概率的意义.随机模拟试验需要大量随机数,用手工方法费时费力,而图形计算器可以快捷便利地实现,笔者以HP图形计算器为例,探讨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随机数与模拟实验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苏民 《数学通报》2001,(11):16-18
为配合新教材的试验教学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引探教学法” ,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突出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先思、先讲、先探索 ,教师后讲、后帮、后归纳 ,从注重教师怎样“教”转化为注重学生怎么“学” ,从以教师为主角转化为以学生为主角 ,致力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 ,笔者认为数学课中运用“引探教学法”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1 让学生“先思” ,促使学生独立思维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应有独立思维能…  相似文献   

16.
濮维 《中学数学》2023,(2):56-57
几何直观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图形来描述问题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同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在整个数学教学学习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基于此,以“全等三角形”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洁 《数学之友》2014,(12):56-57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将更倾向于培养、发展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只有敢于创新才能赢得发展.而透视现在教学实际,学生的数学能力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学校环境中开展数学创新实践活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问题,是指具有丰富的内涵,解决它们所用的知识紧密相连,并包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转化为能力上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选一些这样的数学问题,在解完之后进行再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挖掘、多方位地探索,从典型问题解决中学“法”,在问题变化探索中用“法”,融会贯通后创“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在典型问题的“再学习”中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I图形计算器是一种现代手持技术,它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函数功能、图形功能、简单编程功能和进行一些数理实验的功能,而且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它可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并进行动态演示、跟踪轨迹.利用这些功能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探究性活动,主动的建构知识,不仅能增强动手实验能力,同时还能体会到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恰当地引入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数学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