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理能力是物理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灵活地把握推理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中形成稳定的推理能力,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推理方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十分有效的策略.本文通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就高考复习中实施推理方法专题教学谈笔者的几点做  相似文献   

2.
夏旭  姜玉梅  柏杨  叶晓山  郑吴凡 《物理通报》2022,(4):134-136+152
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水平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考查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试题入手,对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全国乙卷以及广东、湖南、河北自主命题试卷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中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力、热、光、电与原子物理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内容相当多、复习的时间紧,使得复习任务重.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相当重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就让试题变得相当的灵活多变.因此物理复习课的效率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文中主要就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效率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董新涛 《物理通报》2016,35(8):106-107
近年来高考物理卷主观题部分加强了对表述能力的考查, 《 考试说明》明确要求“ 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 表达出来”. 高考评分标准也特别强调,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 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纵观物理主观题的设置, 结合在高考阅卷和日常教学 时的心得, 笔者从规范和细节等方面入手, 总结出几点学生答卷( 不丢分或少丢分)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黎树  方正华 《物理实验》2007,27(5):35-38,41
针对近11年高考物理实验能力考查现状,分析了实验试题的结构特点,得出了高考物理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的规律,并指出了学生在应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敏丽  熊建文  肖洋 《物理通报》2015,34(12):116-120
选取了广州市某普通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以《 L a w s o n ′ sC l a s s r o o m T e s to fS c i e n t i f i c R e a s o n i n g》和自编的《 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测试量表》为测量工具, 对高一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物理问题 表征能力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 ( 1)科学推理能力与物理问题表征能力整体不相关; ( 2)科学推理能力( 高级变量控 制能力和相关性思维能力)对物理问题表征过程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考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值得重视的是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极值问题成为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振华 《广西物理》2023,(3):170-173
科学推理能力和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在教育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两种能力都是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素。然而,这两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程度仍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比科学推理能力和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揭示两者的异同点并探索二者的关联性。此外,研究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和学习策略来提高这两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睿  桂维玲 《物理通报》2021,(1):119-122
物理实验思维能力是物理实验能力的核心,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首先要发展学生的物理实验思维能力.通过建构物理实验思维结构并分析近11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对学生实验思维结构中思维内容和过程两方面的考查情况,总结出解决高考重点实验问题所需的实验思维材料以及常用的思维方法,为实验教学中提升思维主体要素、全面促进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要素,应用数学微积分方法分析物理问题,进一步构建物理和数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体会微积分在推导物理结论、求解物理问题,甚至在检验命题数据是否严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从而活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可以给学生学习物理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科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实验应该突破传统的实验主要让学生重复验证课本上的内容的弊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课题、科学推理、做出假设和构思定性实验的能力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应该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过渡,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以获得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和高考都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问题驱动下的习题教学能让学生学会怎么思考物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有效的教育和习题教学,锻炼和培养学生较强大的应对未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问答题是运用物理概念、规律、作定性分析、推理、解释和说明提出的问题,它的特点1.概念性强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2.规律性强 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物理定律、定理的基础上去解答。3.重视物理现象和实验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观察、理解。4.逻辑性强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会运用物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5.语言表达性强 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精炼的物理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季正华 《物理通报》2013,(10):55-56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上海市宝山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与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卷选择题的压轴题则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赏析这道压轴题.【题目】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  相似文献   

15.
杨斌 《物理通报》2015,34(12):92-93
高考物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高 中物理讨论的最多的运动形式之一, 在历年的高考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也是比较常见的  相似文献   

16.
王新颖 《物理通报》2023,(11):133-135+139
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2022年高考河北物理实验试题为例,分析高考实验题所考查的物理学科知识、学生需具备的关键能力以及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文静 《物理通报》2022,(3):53-56+61
在全方位推进高考改革,逐步实践"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能够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使观念和思维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鹤新 《物理通报》2011,40(10):72-75
高考题与竞赛题之间的渊源,已有几年的历史.竞赛题在高考中的不断变相出现和高考物理改革的深化是相一致的,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近几年江苏自主命题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尤为突出.那么,这类高考题是怎样从竞赛题演变来的呢?  相似文献   

19.
2010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对物理过程的考查,更是常考常新,非常精彩.这些物理试题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解题时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构建理想化的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20.
叶广新 《物理通报》2014,(1):103-104
201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适用于广西)物理部分最后一题,是一道推陈出新、独具选拔功能的创新题,在涉及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的同时,既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及其规律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作图能力),是符合新课改思想和锤炼物理思维的好题.但在命题组给出的参考解答中却体现如下4个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