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正确认识物理概念教学的认知机制,分析物理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建构物理概念,彰显物理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导向下,有效认识物理概念是落实构建物理观念的重要环节.通过多情境化的教学途径,在多角度、多层面地构建物理概念的过程中知道构建这个概念的缘由,有效地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既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有效构建,又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还可以助力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解答物理问题时经常产生错误,继而造成学生物理成绩差;如果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应该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就强,物理成绩就好.鉴于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高效地培养学生准确、透彻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以便相应地提高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解释所要探讨的物理问题,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  相似文献   

4.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中学生在短时间的学习过程中,要正确有效地掌握科学家在长期探索中所经历思维活动的产物--物理概念,就必须使概念的认知过程与物理概念建立过程联系起来,并适应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5.
游娜 《物理通报》2015,(2):121-123
从学生的场认知方式角度出发,探究其与物理概念表征的相关性;对30名学生进行了镶嵌图形测验(简称EFT,测验场认知方式)和电学概念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场独立型学生物理概念表征的成绩优于场依存型学生,场认知方式与物理概念深层表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的思维形式 ,是中专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物理概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每个物理概念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 ,但就其形成和发展的思维过程又有共同之处 ,因此 ,物理概念的教学有一定的程序性 .1 适当引入概念概念引入适当 ,自然能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必要性 ,能较好地把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中 ,引入概念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1 .1 从旧知识引入概念在已掌握的概念的基础上自然引出新概念 ,能使知识系统连贯 …  相似文献   

7.
物理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为核心理念,突破学科本位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的实践过程中,笔者领悟到,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应以创新教学手段,营造快乐教学的氛围,改变机械地、重复地学习物理概念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悟概念,进而形成概念,达到真正理解与掌握物理概念的目的.对此,本文拟以人教版<物理>为例,谈些粗浅的思考及做法.  相似文献   

8.
王玉涵  代伟  邹勤 《物理通报》2017,36(5):29-31
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与学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 掌握物理概念, 教师的教授过程应依次为 创设概念相关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概括出概念相关物理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并 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概念内涵; 运用层次递进的基础练习加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最后让学生通过解决吻合概念 内容的实践问题深化其对概念的认识. 一、 二两个过程设计要紧贴概念相关物理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三、 四过程的问题设计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逻辑由浅入深逐步领会  相似文献   

9.
物理概念的掌握是对已有物理概念的一个有组织的学习过程,它虽不像科学史上物理概念的建立那样曲折漫长,但都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都得遵循相同的认知规律:从感性(感觉、直觉、表象)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到理性认知.也就是说,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也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精确、从简单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让学生经历上述过程有效地掌握物理概念呢?现就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谈谈指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说明物理综合性问题教学中搭建物理概念脚手架的两种方法:递进式和平行式.搭建有效的概念“脚手架”能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方法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物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比重,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将对物理规律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提出,依据各个教学环节的不同目的,情境呈现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设置不同的情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揭示物理概念本质,达成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物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力学的概念图进行设计.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许慧艺 《物理通报》2018,37(2):117-126
针对物理教学中学生错误前概念难以转变的问题, 以摩擦力当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前概念为 例, 提出了运用物理实验转变学生有关摩擦力的错误前概念具体实施方案.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前概念, 建构科学概 念  相似文献   

14.
深入理解中学物理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物理概念往往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使得学生难以借助视觉和触觉建构对应的物理模型,最终形成了疑难物理概念.可视化的物理模型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易于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进而深入理解物理疑难概念.本文在组装激光阵列和设计控制电路的基础上,自制了"磁感线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以"磁通量"的教学片段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可视化物理模型突破中学物理疑难概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问答题是运用物理概念、规律、作定性分析、推理、解释和说明提出的问题,它的特点1.概念性强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2.规律性强 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物理定律、定理的基础上去解答。3.重视物理现象和实验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观察、理解。4.逻辑性强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会运用物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5.语言表达性强 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精炼的物理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案例阐述了DIS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17.
情境策略转变学生物理前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学生相关的前概念,创设与前概念相联系的情境.同时,创设新旧概念冲突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获得科学概念,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在物理解题时,经常在某些易错的问题上出现错误.究其原因,笔者进行分析、归类,发现主要有以下3点. 1 概念理解不清 一知半解 概念: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正确的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前提.初中物理有许多的概念,而且有的相似或相近,学生很容易混淆.请看下面一例.  相似文献   

19.
物理教学的核心是概念、规律的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掌握规律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物理教学的难点.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形成教学难点的因素众多,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物理事实相悖,克服思维定势纠正认识成了教学难点;二是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如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力求通俗易懂成了教学难点;三是教材某些地方编写"生硬",知识链脱节等等.那么,针对教学内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呢?本文结合实例,谈自己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李理 《物理通报》2011,40(12):121-122
物理教学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有条理地解决物理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有时合理而巧妙地利用表格,会让学生更加容易发现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养成良好习惯.1有助于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