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良 《化学教育》1987,8(6):10-12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不要学”,教师就应设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会学”,教师就应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要学”到“会学”,从而达到“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武倩  张欣  李小红 《化学教育》2018,39(3):20-24
针对各大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出现“教师教学难进行,学生学习学不会”的现象,从教学衔接的角度出发,在对比高中《有机化学基础》与大学《有机化学》中“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有机化学课程实施现状,并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与学的方法、教学衔接意识与行动等角度提出了教学衔接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苯甲酸正丁酯的合成为例,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学、教、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导学、助学、促学、先学后教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开放性实验代替传统实验,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对实验成绩进行综合立体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实践表明"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丁革兵  李赤  刘春华 《化学教育》2012,33(8):29-34,41
阐述了以“学生化学学习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高中化学新授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模式的内涵,即教师以“相信学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为前提,课前至少经历2次“学与教”的设计,学生至少经历2次“学”即课前“先学”和课堂“再学”的过程.阐述了该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包括教师的2次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的“先学”和“再学”要求)、实施要求(包括学案设计要求和课堂教学流程)以及评价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并探讨该一体化教学体系有效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中心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6.
刘知新 《化学教育》1986,7(2):25-28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广义而言,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有人把这简括为“教法”和“学法”。为了讨论的方便,在本文中仍着重从“教师教的方法”来叙述。  相似文献   

7.
王志玲 《大学化学》1997,12(3):13-14
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王志玲(济南大学化学系山东250002)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现代模式[1],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我们尝试了教师设疑—自学质疑—讨论释疑—归纳总结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以学论教"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思“以教论教”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内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4方面围绕过程、内容、结果3个学习维度构建了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苯甲酸正丁酯的合成为案例,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学生自习主学,课堂活动,反馈与评价等操作流程,探讨了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翻转课堂不仅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对促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大学化学》2021,36(7)
针对当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重讲授轻实验、重验证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抑制等问题,我们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改变课前和课中学习方式,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传授过程,课中师生研讨完成知识内化过程,将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表达交流等能力。我们发现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实验操作失败率、实验产物收率、实验报告质量、理论考试成绩等实验课程综合能力上获得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大学化学》2021,36(4)
根据大学有机化学学科特点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反思讨论法"教学的本质、实际意义,并着重从学生"学"的视角和教师"教"的视角介绍了"反思讨论法"的主要形式,希望以此助力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也期望为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为了开阔眼界和交流经验,教育部于1983年6月20日至7月2日在南开大学举办了“高等有机化学”讲习班。全国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及部分工科、农林和医药院校共150多所院校的180多位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师参加了讲习班。  相似文献   

13.
罗精亮 《化学教育》1992,13(4):15-17
以往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造成学生消极被动。为了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侧重点,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链状烃类母体氢化物为例,从主链的选取、编号,取代基的表达与排序,化合物名称的书写等几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新旧命名原则的异同。以帮助大学有机化学授课教师和学生温故知新,尽快理清思路,有的放矢地开展有机物2017年版命名原则的教和学。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涉及的有机反应类型繁多,反应机理复杂,理论性强,难以理解和掌握。而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积极性。融入科研的有机化学教学法的尝试,可以破解有机化学授课的困惑,调动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及精准掌握。科研渗透的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理论联系科研、实际生产,能够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学习投入是评价教与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先学后教”是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抓手。调查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投入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化学课堂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较高,其中情感投入水平最高,行为投入次之,认知投入最低;情感投入在性别变量上呈现显著差异,女生的情感投入显著高于男生。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成绩整体上呈低度相关,具体来看,与上、中游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相关,与下游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学习环境、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因素对学生学习投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先学后教”形态下的化学课堂学生学习投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本课程组对西安交通大学药学和制药专业8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课程组认为: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应从教师、学生和课程3个方面统一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变化,才能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17年就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做”三结合,对学生进行发展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为此,教师本身必须是创造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师专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春元 《大学化学》1997,12(4):16-18
师专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陶春元(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江西332000)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一门主要课程。由于师专的具体实际,有机化学教学又有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特殊性,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笔者在师专多年的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介绍使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兰素的基础知识,供一线教师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及“化学与技术”模块课程的教学中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