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微重力环境中,重力的作用几乎消失,液体的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微重力下液体的流动特性和平衡界面也会产生显著变化.为了使学生们能更真切、更直观地观察到微重力下的奇妙现象,我们搭建了短时微重力系统并开展了一些实验演示与观测研究.通过微重力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液体表面的变化,更有助于同学们深入了解微重力下的物理规律和实验现象,对于激发同学们认识和发现新的规律和总结新的定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重力条件下,物体的重力影响几乎消失,这时液体的流动特性会发生不同于重力作用下的变化.为了形象地观察到这个变化过程,根据微重力原理建立了一个短时微重力实验系统.在其模拟的微重力环境下,观测到油滴下降时的形状与速度变化.通过观察该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总结物理实验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自由落体原理,建立了一个短时微重力实验系统,并在其模拟的微重力环境下,观测了磁铁速度与磁力变化,通过对采集图像的处理技术,定性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搭建了短时微重力实验系统,对微重力条件下蜡烛火焰与油滴沉降进行了实验观测,帮助学生理解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规律与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5.
气球微重力实验系统研制成功微重力科学是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交叉学科,它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比较可靠地弄清在微重力条件下各种物理现象的机理。在微重力环境下研究诸多物理现象的机理,需要有相应的产生微重力环境的手段,包括落塔(落管...  相似文献   

6.
短时微重力条件下燃料电池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不同重力情况下燃料电池性能的实验研究.利用微重力落塔,对常重力和微重力条件下燃料电池发电时其内部的两相流动开展了可视化现场观测.对重力因素对燃料电池内部传质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较大时,在微重力环境中燃料电池性能较常重力环境中的有较明显下降.由于微重力条件下浮升力的消失导致气体不能及时从流道中排出,进而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内的传质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物理通报》2006,(2):48-48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和金属所合作,共同参与搭载我国第22颗返回式卫星进行空间微重力实验。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观察了银基合金和半导体化合物熔滴形貌变化、液/固界面的润湿过程及熔滴凝固前后接触角的差异,研究了液/固界面反应及特性表征,并成功地完成了近距离摄像机、有视窗加热炉等硬件的研制,取得了预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解京昌  林海  张璞  刘芳  胡文瑞 《物理》2004,33(1):54-57
在多年地基研究的基础上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有效载荷 ,在我国“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大Marangoni数 (Ma)液滴热毛细迁移空间微重力实验 .实验中FC - 75液和 5cst硅油分别为滴相和连续相实验流体介质 ,研究了在稳定、长时间的微重力环境中 ,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液滴热毛细迁移的现象及特征 .Marangoni数到达 5 5 0 0 ,很大地扩展了过去液滴热毛细迁移实验的Ma参数范围 .实验结果表明 ,大Ma数液滴热毛细迁移特征规律复杂 ,迁移速度与YGB模型线性预测有明显的差别 .文章介绍了液滴热毛细迁移研究进展 ,给出了此次空间实验的一些主要结果 .讨论了大Ma液滴热毛细迁移的特征 ,并对自行研制的空间实验设备、实验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在地面实验中观测到的燃烧现象,包含了浮力的影响。利用微重力实验在浮力消失后研究火焰,有助于深入理解燃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高空气球搭载微重力实验对甲烷-空气预混V形火焰的研究。实验提供了长时间微重力环境下火焰的动态图像。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对火焰图像的分析表明,在本实验的工况下,微重力下预混V形火焰锋面的张角比正常重力下变大,皱折和摆动加剧。这说明浮力确实影响预混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兰桥 《物理》1998,27(3):179-184
微重力科学是当前空间科学的前沿领域,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及生物科学和技术.微重力科学的发展将促进自然科学某些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为空间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由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建立了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这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的一个重大的应用基础性建设项目.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组织结构和有关实验室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