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晓华 《化学教育》2006,27(6):52-53,57
进行了“综合定量问题”心理机制实验研究,并与“简单定量问题”对比,证实中学生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由“元认知监控”、“问题识别”、“问题表征”、“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反馈调整”6个部分组成,它们的行进关系和相互转换在元认知监控下完成各环节.并依据实验结果对各环节分析,总结了影响中学生应用“手持技术”解决问题的因素,提出“手持技术”对培养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独特帮助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奉青  吴鑫德  肖小明 《化学教育》2007,28(10):23-25
本研究以53名不同化学基础的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语报告法对高二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能力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偏低;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能力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寿红 《化学教育》2014,35(15):61-65
乙酸乙酯水解实验是中学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实验,通过酯层减少或酯香味消失的时间来判断水解反应速率,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利用手持技术中的电导率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和浓度对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不同酸碱性条件下的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速率。将电导率传感器与pH传感器联用,同时测定乙酸乙酯水解过程的电导率和pH变化。对通过实验得到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和pH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帮助中学教师和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乙酸乙酯水解反应规律和微观实质,并阐释了此研究对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手持技术已渗透到高中化学新教材中,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部属师范院校和发达地区的中学实验教学中,但在河南省高校和中学的应用还为数不多。从2010年开始,经过准备、训练、论证,于2012年3月将手持技术实验列入师范生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使师范生为未来的化学教学做好准备。并从6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师范生开设手持技术实验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王晶  郑长龙  徐杰  吕永明 《化学教育》2011,32(3):16-18,23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活动观察和访谈等教育研究方法,调查16名参加化学手持技术校本课的学生所持的化学变化观的转变;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量表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整理访谈实录和观察日记这些质性材料对学生的化学观念进行质性分析,以揭示手持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化学职前教师手持技术TPACK量表式问卷》,对223名化学职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信度、效度以及七因子模型的合理性,同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并讨论化学职前教师手持技术TPACK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TPACK七因子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3)化学职前教师手持技术TPACK的发展路径中除CK对PCK无直接影响外,均支持TPACK的变革观点。文末据此对手持技术TPACK基础研究与化学教师发展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与收集教师反思日记的方式,调查30名化学教师对将手持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做法所持的态度,以及影响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因素;同时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于量表的预测试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展  曲成波 《化学教育》2016,37(9):56-57
利用手持技术监测逐滴滴加硫酸钠溶液的氢氧化钡溶液pH的变化情况,揭示反应过程中氢氧根离子的行为,以帮助学生认识离子反应过程中并非所有离子均参与反应,从而科学、全面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以技术接受度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与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信息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理论为基础,以手持技术为技术接受度模型与TPACK中的技术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调查研究H大学化学师范生的手持技术接受度与TPACK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化学师范生对手持技术的行为意愿、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正向影响TPACK的发展;(2)化学师范生对手持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与自我效能正向影响行为意愿,并能通过行为意愿间接影响TPACK的发展。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视优质资源的整合应用等提升化学师范生手持技术TPACK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3种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CNKI搜索和查阅原始文献,从论文作者所在区域、作者单位、论文年代分布、作者合作情况、论文内容等几个方面对2004-2014年有关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论文进行情报统计分析和评价,从另一侧面探讨了我国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是个体内部的一种思维过程.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数据化研究,通过口语报告法,将个体内隐性思维过程外显出来,并针对外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数据化分析.从实证研究角度,认识到情境性题目信息的构成对高中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存在影响,但错误的化学认知不一定会影响正确答案的获得.因为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目标态的实现与思维途径有关,并不一定只有完全符合化学科学逻辑的思维途径才是目标态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这些认识为现实的化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心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化学实验心理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敬华 《化学教育》1994,15(6):25-30
本文参考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习兴趣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情况,编制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般情况,着重研究了办学条件、性别、家庭环境、学业成绩等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影响。为初中化学教师搞好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化学符号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勇 《化学教育》2007,28(4):26-28,35
化学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揭示了化学符号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静  吴星  蒋熙燕  栾丹 《化学教育》2007,28(4):36-37
高中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是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根据对高中学生选择化学课程模块的意向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考的需要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影响学生选择化学课程模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付勇  杨立根 《化学教育》2022,43(9):65-68
研究发现,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了2种抽象层次不同的模型,化学学习水平越高,掌握较高抽象层次的模型的程度越高;优等生更多采用抽象层次较高的模型;不同抽象层次的模型对化学问题解决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问题解决的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关普通高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归因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永红  李长华  吴星 《化学教育》2005,26(5):14-16,28
本文在理论探讨归因对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影响基础上,自编了以问题解决为重点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量表,通过初步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的整个化学学习归因无性别差异,都归为能力、努力、运气、教师、环境、基础等因素。在化学问题解决成功归因中,男生倾向于努力及经验(内在稳定因素),女生倾向于努力及教师的作用(外在不稳定因素);在化学问题解决失败归因中,男生倾向于努力归因(不稳定可控因素),而女生倾向于能力归因(稳定不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文 《化学教育》1992,13(1):26-30
本文参考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关于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初中生学习心理特征,把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分为六种基本类型。据此,结合初中化学实际教学过程编制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的一般规律;考查了性别、办学条件、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的影响;找出了决定初中生学习化学效果的主要动机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的学习兴趣研究,有助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反思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用兴趣量表对浙江省的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2所学校的学生对化学新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