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30-30
卡尔文是俄国移民的儿子,毕业于密执安矿业学院,1935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从此留在该校。他对确定光合作用过程的化学细节发生了兴趣。借助于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把它与水化合,从而形成淀粉,并将分子氧放入空气。由于光合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因此几乎不可能确定光合作用过程的化学细节。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7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一个林业官员的儿子,善于独立思考。16岁去莫斯科学习,后来任中学教员。由于他的天才和研究能力引人注目,俄国物理化学学会吸收他为会员。他研究建造了一艘外壳可调节的全金属飞艇,为此他还建造了俄国第一个风洞,研究空气摩擦和表面积对流过流线体的气流的影响。1895年出版《关于地球与天空的梦想》。1896年开始写他最重要的论文《用喷气装置探索宇宙空间》,论述航天飞行中使用火箭发动机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8
波波夫是神父的儿子,他曾打算作教士,但后转学数学。1883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同马可尼一样,波波夫也认识到赫兹发现无线电波的重要性,并比马可尼啪早一年开始研究远距离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他是第一个采用天线的人,1897年,他已能将信号从船上传送到三英里远的岸上。在以后几年里,波波夫设法说服了俄国海军,开始在船上装置无线电设备。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2
主要从事用热扩散方法富集铀^235的工作。1936年,他和库尔恰托夫K^19一起发明了一种保护舰艇不受磁性水雷攻击的装置,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他是俄国核潜艇之父,并于1960年担任前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1975-1986年间担任前苏联科学院院长。本邮票的画面背景是核动力“北极号”破冰船。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0
瓦维诺夫(N)是鞋厂主的儿子,毕业于莫斯科农学院,1913年去英国在贝特森手下作研究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返回俄国。他从事植物免疫力的研究,并用进化论加以解释。他试图通过精心杂交的办法培养出具有各种理想的粮食品种。他运用了孟德尔的遗传学法则。尽管瓦维诺夫(N)曾赞扬过李森科早期的工作,但李森科并不领情反而对他坚持孟德尔学说横加谴责。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1
罗蒙诺索夫是一个富裕渔民的儿子。他17岁时去到莫斯科,冒充贵族的儿子被获准上了学。以后又送到德国的马尔堡大学(当时的俄国还没有化学方面的高等教育)。1745年被任命为圣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他发表了反燃素的观点,同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些重要问题方面走在拉瓦锡的前面。他支持朗福德关于热是一种运动形式的理论,还支持光的波动理论。他是第一个记录下水银凝结现象的人(俄国零下40度的一个严冬)。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3
塔姆是一个工程师的儿子,1918年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在爱丁堡学习。回到俄国后,于1929年提出固体物理学中的声子概念。声子就是晶格振动的能量子,电子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电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来描述,从而用场论的方法处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1937年与弗兰克一起对切伦科夫辐射现象(高速带电粒子在通过透明物质时发出蓝光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因此使他与切伦科夫、弗兰克3人共享了195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9
米丘林是俄国园艺大师。他一生与果树为伴,经数十年的潜心研究,神奇地创造了300多个果树新品种。他从植物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相统一的原理出发,提出了关于动摇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和驯化等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沙皇统治时期,他曾受到种种摧残。1917年后,他得到解放,工作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7
兹沃尔金是现代电视之父,他是俄国人于1919年移居美国。1923年提出光电摄像管专利申请。次年他又提出了显像管即电视接收管的专利申请。这两项发明首次形成了全电子电视系统。而过去所有的系统都是机电的。1929年他的改进装置演示后,给美国无线电公司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兹沃尔金的电视装置推动了现代电视的发展。光电摄像管虽然最终被正析摄像管和超正析摄像管所代替。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7-177
儒可夫斯基是俄国航空空气动力学奠基人。1940年他发现产生飞机机翼举力的原因,机翼举力和速度环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是设计机翼剖面的理论基础。出于对国防工业的重视,航空是苏联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1918年,根据儒可夫斯基的建议,苏联成立“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由他出任所长。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8
萨哈诺夫是物理学家之子。青年时代就显露出非凡的科学才华,26岁得博士学位,32岁直接选为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多次获斯大林奖金和列宁奖金,3次评为劳动英雄。他从事氢弹的研究工作,被称为俄国氢弹之父。他反对进行大气核实验,大声疾呼核裁军;竭力鼓吹公民自由、体制改革以及与非共产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这样,他成了前苏联国内最有影响和最为大胆的、持不同政见者。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37
库仑青年时是位军事工程师,1764年起在西印度群岛督建马提尼克岛的防御工事。1776年回到巴黎。一种寻求安宁生活的渴望,把他引向科学实验。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开始后,他以谨慎态度退居到省城布卢瓦,在安定环境中搞研究。他安然度过了恐怖时期,最后受到一名拿破仑党人的赏识而复职。那时候他已经出了名。1777年,他发明了扭力天平,1781年,他被选入法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0-150
斯蒂文第一个职业是当布鲁日的收税官,1583年离职,进入莱顿大学。他引进十进制小数,是把丢番图的著作翻译成近代语言的第一人。他在1586年证明,在一已知表面上液体的压力依赖于这个表面上液体的高度及表面的面积,而不依赖于液体容器的形状。他可以说是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1586年,他做了一项重要的实验,让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落下,并观察到它们同时着地。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3
麦克劳德在阿伯丁文法学校上学时,成绩出众,深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爱戴。他特别喜欢动物解剖和绘画。1903年,麦克劳德出版了《实用生理学》一书,在当时的英国生理学界颇负盛名。美国西里索符大学慕名聘他为生理学主任教授,27岁的他前往美国。他任教直至1916年。1905年出版了他与希尔合著的《生理学的现代进展》,同年他开始研究糖尿病,1912年夏季他回到英国,在伦敦大学主讲“糖尿病及其病理生理学”,第二年他把有关讲义扩充成专著出版,极为畅销。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16
贝林纳在德国接受教育,1870年来到了美国。他在贝尔电话公司任主任检验员,该公司那时正在迅速推广贝尔的发明。1904年,贝林纳发明了扁平的唱片,留声机唱针在唱片内边振动并从一边转到另一边。这种唱片小巧玲珑,几乎立即取代了爱迪生的圆筒式唱片(唱针边振动边上或下移动)。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中,贝林纳也是把注意力转向航空学的人们之一。他在飞机发动机方面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
贝塞尔开始以会计营生,但他自学天文学并很快就干得很好。1804年贝塞尔20岁时,重新计算哈雷彗星的轨道并把结果寄给奥尔勃斯,他对此印象深刻并为这年轻人在一天文台谋得了个职位。1810年时贝塞尔已经颇有名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委派他主管柯尼斯堡天文台(台长),直到去世。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8-128
普里斯特利1765年获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的职业是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76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82年当选为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外国院士。他的重大贡献是发现氧和其他气体。1774年他利用一个大凸透镜,把阳光聚焦起来,加热氧化汞,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研究了这种气体的性质。他发现蜡烛在这种气体中以极强的火焰燃烧;老鼠在瓶中存活时间为相同容积的普通空气的两倍。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90-90
拉格朗日出生于都灵。19岁就在都灵的皇家炮兵学校当数学教授。他读了哈雷介绍牛顿的微积分的著作,开始钻研数学,与欧拉经常通信。他发展了欧拉所开创的变分法,为变分法奠定了理论基础。1766年德国的腓特烈大帝向他发出邀请时说,在“欧洲最大的王”的宫廷中应当有“欧洲最大的数学家”。他应邀去柏林,居住达20年,完成了《分析力学》一书。书中吸收并发展了欧拉、达朗贝尔和其他数学家的研究成果,继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把数学分析应用在质点和刚体力学中,奠定了分析力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0
浦品在1874年手无分文地移民到美国。他抓住一切机会努力进取,终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于1883年毕业。为继续深造,他到了德国,在赫姆霍兹和基尔霍夫指导下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他重返美国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浦品的发明极多。他设计了一个可对X射线轰击起反应的荧光屏,这样便可以直接观察到X射线,而且能容易地把它拍摄成照片(这就是荧光检查仪)。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55
范斯沃斯在读高中时他就设想了电视的基本条件,在杨伯翰大学他开始研究传送图画的程序。1926年他与别人合建了克罗克研究实验室,1929年改组为范斯沃思电视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又改建成范斯沃思无线电和电视公司。1927年他成功地传送了一张由60条水平线组成的图像(美元标志),从而获得第一个电视专利。接着他又发明了多种器件,其中有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放大器、阴极射线管、电子扫描器、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