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用半导体激光诱导荧光结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高灵敏分析方法。考察了青色素衍生物 ( Cy5 )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衍生条件。在优化条件下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 3× 1 0 - 8~ 5× 1 0 - 6 mol/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检出限分别为 5 .9× 1 0 - 9、 5 .4× 1 0 - 9mol/L。方法简便、灵敏、样品用量少 ,可用于痕量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析  相似文献   

2.
生物激素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已经有大量生物体体液或组织中的激素测定报道,但大多是针对某种激素或是一类激素的研究,还未见将5种游离生物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17β-雌二醇和孕酮)两类激素一次性连续测定的报道。本研究建立了NCI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海洋贝类腺体内上述5种激素的连续分析方法,以期为研究激素在贝类生物体内的调控作用提供方便灵敏的检测手段,也可以为研究激素在其他生物体内的作用提供参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就1993-2005年生物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各种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引用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4.
多巴胺(DA)、肾上腺素(E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生物分子电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1,2].它们在固体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率非常缓慢,且其本身或反应产物易在电极表面吸附,导致电极表面的钝化[3].利用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修饰电...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将此修饰电极作为电化学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了脑中7种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线性范围为5.0×10(-10)~1.0×10(-5)mol/L;3,4-二羟基苯乙酸,...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儿茶酚胺含量的新方法。该法可同时分离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三种组分,三种组分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金昶  石晶 《分析化学》1993,21(4):443-445
本文讨论了使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检测器分离和检测羊水中痕量儿茶酚胺的各种条件,在8min内完成了三种主要儿茶酚胺的分离,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是(nmol/L):去甲肾上腺素(0.15~12.00);肾上腺素(0.13~6.50),多巴胺(0.15~12.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毛细管预处理方法对组胺、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电泳分离的影响,采用优化的毛细管预处理方法及电泳分离条件基线分离了组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利用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毛细管内壁吸附效应的不同,对电泳淌度极为相近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以PC22细胞为研究对象,证实了该细胞中所含大量神经递质是多巴胺,不是5-羟色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同时检测三种物质;研究了试剂浓度、酸碱条件、流动相成分等参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优化发光条件下,以邻苯二甲酸氢钾-甲醇溶液(92:8)为色谱流动相,用C18柱分离检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样品,肾上腺素线性范围为1×10-8~5×10-6g/mL,检测限4.0×10-9g/mL;去甲肾上腺素线性范围是 5.0×10-9~1.0×10-6g/mL,检测限1.0×10-9g/mL;多巴胺线性范围为5.0×10-9~1.0×10-6g/mL,检测限8.0×10-10g/mL。本方法快速、简便而准确,且已成功用于血清中三种物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是哺乳动物和人类中枢重要的信息传递物质。了解脑组织中各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对于研究其生理功能、有关疾病的诊断和药物及手术疗效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荧光法测定了SD大白鼠不同脑区的单胺类神经递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丛莹  庞志功 《分析化学》1999,27(1):101-103
以荧光光谱法定量地 不同2的司考林作用下,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定量变化,从而表达了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荧光法测定SD大白鼠不同脑区的单胺类神经递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荧光光谱法定量地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司考林作用下,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定量变化,从而表达了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中枢性降压效应,此效应可被a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哌唑嗪或育亨宾所拮抗,但不受β阻断剂心得安、Metoprolol或Butoxamine的影响。强啡肽抗体或大剂量纳洛酮也可对抗去甲肾上腺素或a受体激动剂可乐宁的心血管抑制效应;而β-内啡肽、甲啡肽与亮啡肽抗体以及小剂量纳洛酮均无拮抗作用。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可引起与剂量相关的降压效应。以上结果提示,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的降压效应与脊髓内a受体的激活以及内源性强啡肽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双柱双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尿中儿茶酚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倚盛  赵飞浪  杨巷菁  沈敏 《色谱》1987,5(5):311-313
儿茶酚胺类(CAs)化合物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包括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尿中CAs的水平不仅可作为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的诊断标准,而且与肾功能关系密切,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研究价值。 CAs在体液中含量低,以往用萤光分光光度法只能测E和NE的总量,无法测DA。采用HPLC-UV法虽能分别测定上述三种物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效液相 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电针刺激家兔肾旁穴前后其血浆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多巴胺 (DA)和 5 羟色胺 (5 HT)含量的变化 ;研究了神经递质的变化与家兔繁殖能力的关系。该实验采用ODS柱 ,流动相为V(0 0 2mol/L柠檬酸三钠 0 0 5mol/L磷酸氢二钠 )∶V(甲醇 ) =95∶5的溶液 ,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实验证明 ,血浆及脑组织中NE ,E ,DA和 5 HT的含量在针刺肾旁穴前后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说明针刺能激发家兔脑内神经元的活动 ,导致相应的递质含量的变化 ,同时使得血浆中相应含量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可以在激素的分泌、活性以及与组织的结合等各个环节上影响激素。例如,锌与生长激素相结合,可使之更稳定,不易失活。体内锌态势的改变可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贮藏和活力,锌与胰岛素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锌与性激素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锌促进睾丸酮的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17.
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和5-羟色胺(5-HT)是哺乳动物和人类中枢重要的信息传递物质。检测脑和体液中微量的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对研究这类递质的生理功能,与递质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的诊断和药物及手术疗效的鉴定都有重要意义,自1973年  相似文献   

18.
单电极双通道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盐酸多巴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巴胺(dopam ine)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药用的是人工合成品。对其测定已有多种方法报道[1-4],其中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等优点。电化学检测(EC)是CE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检测技术[5],其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好,而且响应不依赖于光路的长度,可以用极细  相似文献   

19.
王志欣  陈义 《化学通报》2001,64(4):243-244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种对烯丙基杯 [4 ]芳烃涂层毛细管。用于毛细管电泳分离的结果表明 ,此管能分离 5 羟色胺 ( 5 HT)、多巴胺 (DA)、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等结构相近的单胺类神经递质 ,而无涂层管则不能。本涂层管在pH4~ 9范围内的电渗较无涂层管下降约 75% ,且当pH <8时 ,电渗随pH的变化接近于线性关系 ,有利于高重现分离。杯芳烃涂层毛细管不降低紫外检测灵敏度。其主要问题是酚羟基对胺类仍有吸附 (或静电 )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间接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儿茶酚胺及儿茶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欣  胡涌刚  杨泽玉 《分析化学》2005,33(8):1155-1157
根据儿茶酚胺及儿茶酚淬灭铁氰化钾-鲁米诺体系发光的原理,利用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分离测定了3种儿茶酚胺和儿茶酚,并优化了检测和分离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测得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33、1.8、2、4和0、12μmol/L。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医用注射液及尿样在未经预处理条件下可直接进行分离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