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P507-煤油HCl-Sm为实验体系,在两种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器中研究了溶胀性能、反萃酸度对基于水相的总传质系数及中空纤维膜孔径的影响,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剂浓度、钐离子浓度与萃取速率的关系。获得了相应的反应级数。根据界面反应动力学,得到了速率常数值和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中空纤维膜萃取分离混合稀土中的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空纤维膜逆流萃取,研究了伯胺N1923对Th4+和RE3+的萃取分离过程。测定了水相料液硫酸浓度、水相与油相流量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并对包头矿硫酸分解浸出液进行中空纤维膜萃取实验。结果表明,Th4+的传质系数受水相流量影响,与酸度及油相流量无关,总传质速率受水相临界层传质步骤控制。RE3+的传质系数不受水相流量影响,油相流量影响很小,但受硫酸浓度的影响,总传质速率受萃取反应速率控制。根据传质速率的不同,对包头矿硫酸浸出液进行萃取分离,在8h内Th4+可基本萃取完全,而RE3+及Fe3+基本不被萃取,故可在密封条件下分离钍。  相似文献   

3.
膜基萃取中钕、钐的传质及界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自制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吕,在HEH/EHP煤油体系不,对钕,钐的萃取及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器中的萃取反应与液-液萃取相同,可视为准一级反应。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剂浓度,钕,钐离子浓度与萃取速率的关系,获得了相应的反应级数,根据界面反应动力学,得到了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及钕,钐的分离系数。  相似文献   

4.
氨气敏电极;中空纤维膜萃取;稀土;用在线流动注射法研究膜基萃取过程中的铵离子传质规律  相似文献   

5.
二(2-乙基己基)磷酸从含氟稀土硫酸溶液中萃取铈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 (DEHPA) 磺化煤油体系从氟碳铈矿氧化焙烧 硫酸浸出液中萃取Ce4 的机制 ,发现水相中F- 和Ce4 同时被萃入有机相 ,通过斜率法和研究平衡有机相中cF- cCd4 和初始水相酸度、初始水相氟离子浓度、有机相浓度之间的关系 ,推测出F- 和Ce4 以CeF2 A2 形式被DEHPA萃入有机相。  相似文献   

6.
应力场下固—液相分离制备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聚丙烯和石蜡油的混合物熔融挤出,使之在较高的应力场下冷却和相分离,得到了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这种部分结晶的弹性纤维可能具有平行排列的片晶结构,石蜡油存在于片晶之间。将石蜡油提取掉后稍加拉伸即可得到透气性很好的微孔中空纤维渗透膜。  相似文献   

7.
伯胺N1923萃取铬(VI)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8.
铈诱导悬浮培养的东北红豆杉细胞发生凋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悬浮培养的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细胞为材料,加入一定浓度的Ce^4 ,在不同培养时间取样,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核膜完整,染色质凝聚,趋边化,核酸电泳显示DNA发生特异性降解并形成阶梯状电泳条带(DNA ladder); 应用TUNEL检测方法发现DNA的3′-OH断端可被特异性标记。Ce^4 能诱导东北红豆杉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伯胺N~1~9~2~3萃取硫酸铀酰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伯胺N~1~9~2~3的正庚烷溶液从硫酸介质中萃取硫酸铀酰的机理。认为伯胺N~1~9~2~3的硫酸盐在有机相中形成了反向胶束(或胶团),并由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佐证。伯胺N~1~9~2~3和铀酰形成的萃合物主要存在于反向胶束准相中。可以较好地解释用斜率法无法解释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0.
刘和春  田燕  杨春  张维冰  张玉奎 《色谱》2003,21(5):446-450
提出了一种微透析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并用该微透析中空纤维膜作为接口构建了一套新型的二维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平台。中空纤维膜接口具有制作过程简易、传质效率高、柱间切换方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它是目前二维及多维电泳联用中一种较为新型、方便、理想的接口。以血红蛋白样品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接口在二维毛细管电泳联用系统中的可行性和分离效能。实验结果表明:整个血红蛋白样品二维分离分析的时间在1 h内完成,二维分离系统的分辨率和总峰容量都比各自一维的高。  相似文献   

11.
从含氟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铈过程产生第三相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从含氟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Ce4 过程中生成第三相的组成。运用X荧光光谱法和化学法测定了有机相中析出沉淀物的成分。并分析其原因,发现产生第三相主要是由于有机相对Ce^4 的还原作用造成的。研究了有机相的还原性,进而找出抑制其还原作用,避免第三相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紫外光表面接枝改性的聚乙烯(PE)中空纤维膜为载体,采用共价结合的方式固定化甲酸脱氢酶(FDH),考察了CO2通入方式、溶液pH值、缓冲液种类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浓度对酶催化CO2合成甲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加压法相比,CO2鼓泡法更有利于甲酸的生成;磷酸盐缓冲液优于Tris-HCl和盐酸三乙醇胺缓冲液;体系pH值对反应的影响较大,固定化FDH的最佳pH值仍为6.0,但pH耐受性增强;随着辅酶NADH浓度的增加,反应初速度加快,收率下降;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大酶活分别为0.246和0.138mmol/(L.h);固定化FDH在4℃贮存两周后活性仅下降4%,而游离酶活性下降50%.FDH催化膜重复利用10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伯胺N1923萃取醋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伯胺N1923萃取醋酸(HAc)的机理.利用对应溶液法确定了萃取平衡,求得平衡常数;辅以饱和法、红外光谱法确认萃合物的组成为N1923·HAc,N1923·2HAc和N1923·3HAc.初步探讨了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和进行反萃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锌;Cyanex302在中空纤维膜器中萃取锌的传质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正庚烷为萃取剂,盐酸为反萃取剂,中空纤维膜作支撑膜,研究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富集稀土镱(Yb~(3+))离子。考察了体系物性:反萃分散相中反萃剂浓度、萃取剂浓度、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料液相p H值、稀土离子浓度;流体流动状态:反萃分散相与料液相流速变化等因素对富集稀土离子的影响。中空纤维分散液膜富集Yb~(3+)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为0.25 mol/L,反萃取剂HCl浓度为4.00 mol/L,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为10∶40,料液相p H=2.80,稀土离子浓度为0.025 mol/L。反萃分散相体积流量和料液相体积流量较小时,萃取率随流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若两相体积流量过大,反萃过程进行不完全,萃取率反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可实现稀土离子的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16.
手性选择剂萃取分离特布他林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选择剂萃取分离特布他林对映体;特布他林对映体;手性选择剂萃取;中空纤维;膜分离  相似文献   

17.
中空纤维膜萃取技术是将液液萃取过程与膜过程相结合的新型分离技术.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HBTMPP,HL)萃取稀土及其它高价金属离子时所需水相酸度低,反萃容易,加之空间位阻等因素,很可能成为优于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  相似文献   

18.
钯/陶瓷中空纤维复合膜反应器中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钯/陶瓷中空纤维复合膜,并将该膜反应器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考察了水碳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膜反应器中的CO转化率不仅可以超过固定床反应器中的转化率,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超过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伯胺 N192 3在不同稀释剂 /0 .1 mol/L(H,Na) NO3(p H=2 .3 4)体系中的界面性质 ,计算了界面吸附特性参数 cmin和 AI.N192 3在不同稀释剂体系中的界面活性顺序为 :正庚烷 >环己烷 >苯 >甲苯 >四氯化碳 >氯仿 >醋酸异戊酯 >甲基异丁基酮 (MIBK) .这一结果可能与稀释剂和萃取剂、稀释剂和有机相中增溶水及萃取剂和界面层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对有关结果及其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8-Hydroxyquinoline immobilized on polyacrylonitrile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synthesized and use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lead, copper, mangenese, bismuth, indium, cobalt, beryllium and silver in sea water prior to their determination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pH, sample flow rate and volume of elu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at least 300 for analytes of interest in sea water and separation of matrix components can be achieved. The recommend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coastal sea wat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covery ranged from 91% to 107%,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found to be less than 5% for trace elements at ng/L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