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在干燥、冷藏及某些生产工艺和科学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空气的湿度.通常都是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出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然后查湿空气图表得出含湿量、相对湿度、焓等等.湿空气图表中的湿球温度是理论湿球温度,也就是绝热饱和温度.绝热饱和温度是湿空气经过一绝热饱和过程后达到的温度.在一定的湿空气状态下,绝热饱和温度有完全确定的数值,因而它是状态参数.用于实际测量的湿球温度计所处的情况和绝热饱和器中的情况并不相同.因为实测的湿球温度比较接近绝热饱和温度,所以通常就用它来  相似文献   

2.
空气除湿器中,吸湿溶液和湿空气在温差和湿差驱动下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传递。为量化该过程的不可逆程度,定义了湿空气和溶液水分传递过程的潜热(火积)及(火积)耗散并得到了绝热逆流除湿器中热质传递过程的(火积)平衡方程,给出了潜热(火积)的简化表达式及其T-Q_1图分析法。用上述新定义和分析方法对典型绝热逆流除湿器中湿空气和溶液热质交换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过程的潜热(火积)耗散约为显热(火积)耗散的3倍,因此,除湿器中水分传递的优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逆流式波纹隔板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该冷却器可将空气温度降低到湿球温度以下并接近露点温度。本文研究了不同的通道长度、产气通道高度、工作通道高度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湿球效率随通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产气通道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工作通道高度为2~10mm间时,随工作通道高度的增加,湿球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工作通道高度为5mm时湿球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压湿空气的维里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湿空气透平循环和压缩空气贮能系统中对高温高压湿空气热力学性质参数的需求,依据统计热力学理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方法,探讨了高温高压湿空气中水分子与氧分子和氮分子的相互作用特性。通过对比研究,确定了合理的计算湿空气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最高温度达600℃、压力40 MPa、含湿量0.445下湿空气的PVT参数,并拟合得到了一定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湿空气的维里方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每年经济损失巨大,年年又防汛又抗旱,因此人工影响降水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物理教学,阐述人工影响降水的物理原理. 一、云的形成 云是漂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冰晶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当地面暖湿空气上升时会发生绝热膨胀而冷却.又由于液体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某温度下空气相对湿度等于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分压强与该温度下饱和蒸气压的百分比,因此暖湿空气上升、绝热膨胀而冷却后相对湿度增加.另外,饱和蒸气压的大小还与液面形状有关,凸液面上方饱和蒸气压比平液面时大,…  相似文献   

6.
观测了某实际运营的空温式翅片管气化器附近湿空气流动状态。基于热力学理论和湿空气流动状态建立了空温式翅片管气化器表面非稳态结霜模型,推导了非稳态结霜速率的关系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非稳态结霜速率影响因素。非稳态结霜速率随湿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增加而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湿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而气流速度影响相对较小。非稳态结霜速率分析为精确计算空温式翅片管气化器传热特性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的进行着干燥作业,很多产品是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的如乳粉,洗衣粉、药品等,这些产品在干燥过程中,进入干燥设备的空气温度一般在120—170℃范围内,而排风温度一般在75—90℃之间。在恒速干燥期,被干燥物料表面温度近于空气的湿球温度,而且干燥速度与空气的条件有关。我们于1986—1989年分别研制出乳粉含水量自动控制仪和洗衣粉含水量自动检测仪,在研制过程中发现湿球直径,风速及辐射对  相似文献   

8.
甲烷-湿空气对冲扩散火焰中CO的生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HAT循环中CO排放的基础研究结果。为了澄清加湿和CO排放的关系,采用GRI-mech3.0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甲烷-湿空气对冲扩散火焰进行了数值研究。对不同的空气含湿量通过改变进口预热温度调节最高火焰温度,解耦湿空气影响火焰的温度和自由基浓度效应,研究甲烷-湿空气火焰中CO生成的化学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火焰最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空气中的水蒸汽使OH基浓度增加、O基和H基浓度降低,从而抑制CO的生成。这些结果有益于准确预测HAT循环中CO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变密度多层绝热性能测试装置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变密度多层绝热性能测试装置,用于研究变密度多层绝热技术的特性规律.实验应用低温量热法原理测试了真空度、层密度及热边界温度对变密度多层绝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分析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1988年1989年分别发表过常温和中温下实测湿球温度与风速,湿球直径和辐射的关系曲线的实验研究;本文是研究5——15℃时的实验曲线及其关联式。 在生产上和日常生活中及医疗上经常需要保持较低的温度。如冷库中储存的肉及食品,医疗上如脑血管病需要局部保持一段时间的低温进行治疗。这些低温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不能太高或太低,特别是肉类、食品的保存。如果相对湿度太低肉类及食品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动力装置中重整腔内强吸热重整反应和催化剂积碳等问题,耦合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实现系统自供热并抑制积碳.为了优化微细腔内甲烷湿空气自热重整反应条件,采用数值方法研究预热温度为800 K,不同水碳比下,氧碳比对绝热的微细腔内甲烷湿空气自热重整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气中水碳比为1~2.5,微细腔内甲烷湿空气自热重整的...  相似文献   

12.
基尔霍夫定律是有关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中的一条,在热辐射的理论和应用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中先对定律本身给出严密的证明,然后结合常见的一些疑难进一步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证明 众所周知物体的热辐射是一种温度辐射,即只依赖于温度的辐射。温度是平衡态的状态参量,因而热辐射是一种平衡辐射。所以首先要强调对热辐射的严格讨论只能是对一个达到平衡态的系统来进行。经常引用的绝热等温空腔就是这样一个系统,腔壁以及腔内各物具有同一温度T。由于这时的能量交换只有热辐射而无热传导和热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湿空气两相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气液相平衡理论,建立了湿空气相平衡模型.水分子、空气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别采用TIP4P势函数和L-J势函数,水分子与空气分子的相互作用采用L-J势函数.模拟中选取的水分子数为5488,空气分子数为512.模拟研究了湿空气相平衡过程两相中各成分的变化规律,模拟发现气液界面处存在空气分子富集现象,其浓度高于气相和液相的.基于此模型可以确定温度、压力等对气相含湿量和液相溶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致冷富勒环     
云中客 《物理》2003,32(2):141-141
常用的“绝热退磁冷却”方法是将一个系统中的分子的电子自旋通过与外磁场的作用使系统达到降温的目的. 一般构成系统的电子自旋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可自动地发生规则排列,当绝热地减少磁场强度时,有一部分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会传递给电子自旋,使它们趋于混乱,而分子的温度将会降低.在这种“绝热去磁”的作用下,氦-3分子系统的温度可达到10-6K.这个原理也能适用于核自旋,它能使铜原子系统的冷冻温度达到50 nK (即 10-5K,简称纳开).现在德国 Erlangen\|Nurnberg 大学的 Oliver Waldmann 教授第一次利用相反的原理,即增加磁场强度的方法将微小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初始过热充注的液氧储箱内温度分层现象,通过数值模拟对储箱在停放过程中低温工质温度场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初始过热度以及漏热形式对温度发展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常压停放过程中,受到液体初始过热度的影响,储箱内液氧温度呈现从汽液界面至底部逐渐升高的趋势,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液体初始过热度越大,相界面蒸发速率越快,同一时刻对应气枕区的温度越低;增加气枕区绝热性能相对于底端绝热更有助于储箱内状态尽快稳定。  相似文献   

16.
理论推导激波管中相变加热的临界加热量,得到一个显式计算临界加热量公式.该式可广泛用于湿蒸汽或纯蒸汽相变加热流动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相变加热的临界加热量要大于外部加热的临界加热量;热壅塞时会产生一道向上游传播的凝结激波,且凝结激波位置在液相质量分率开始增长点之前.采用AUSM格式数值求解激波管中湿空气的凝结流动,理论预测与数值计算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研究了进气的相对湿度、温度变化对其冷却(湿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对冷却器的冷却(湿球)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较低的相对湿度和温度能获得较高的冷却(湿球)效率,所有运行条件下的冷却(湿球)效率超过100%。当环境温度为303.15K,相对湿度为10%时,冷却器的效率最高为128.5%,表明冷却器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改进后的结构相比较原始结构,进口压力降低1.107%,产气温度降低了0.314K。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研究了进气的相对湿度、温度变化对其冷却(湿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对冷却器的冷却(湿球)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较低的相对湿度和温度能获得较高的冷却(湿球)效率,所有运行条件下的冷却(湿球)效率超过100%。当环境温度为303.15K,相对湿度为10%时,冷却器的效率最高为128.5%,表明冷却器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改进后的结构相比较原始结构,进口压力降低1.107%,产气温度降低了0.314K。  相似文献   

19.
冲击加热半无限体热应力问题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快速瞬态导热微分方程式(双曲线型)为基础,对在自然状态下冲击加热半无限体产生的动态热应力问题进行了理论求解并对热冲击期间温度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所得结论对热冲击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实际问题中热冲击损伤机理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由尘埃颗粒、电子和非热离子所组成的非磁化热尘埃等离子体中(2+1)维非线性尘埃声孤波的传播特征.首先,利用约化摄动法推导得到了用来描述(2+1)维非线性尘埃声孤波的Kadomtsev-Petviashvili(KP)方程,并采用行波解法进行了定性分析,从而获得了该系统的相图及Sagdeev势方程;然后,利用数学软件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讨论了等温和绝热两种状态下,热尘埃等离子体系统中不同参数对KP方程的非线性系数、色散系数、系统相图、Sagdeev势函数及孤立波解的影响.最终,研究结果表明:等温和绝热状态下,尘埃颗粒的质量、电子和非热离子的温度、数密度及分布状态等多种系统参数对非线性尘埃声孤波的振幅、宽度及波形等传播特征均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