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泳淮  周颖林 《分析化学》1999,27(7):832-835
在NH_3-NH_4Cl底液中,尼莫地平(nimodipine,NMD)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_(pc)=-0.62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NMD中性分子.测得NMD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49 ×10~(-10)mol/cm~2,每个NMD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1.11nm~2,NMD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4.32×10~5,吸附因素γ=0.46;吸附自由能△G°=-32.14kJ/mol;电子转移数n=4;不可逆吸附的动力学参数αn_α为1.10.探讨了NMD在汞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NMD的最佳条件,检测限为1.0×10~(-9)mol/L.  相似文献   

2.
司帕沙星的吸附伏安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0.2mol·L-1 KH2PO4-K2HPO4(pH6.80)底液中,司帕沙星(sparfloxacin,简称SPFX)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Vp= -1.40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吸附粒子为SPFX中性分子,测得SPFX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 =5.08×10-11 mol·cm-2,每个SPFX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3.27nm2,SPFX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测得吸附系数 β=1.04×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Ф= -34.33kJ·mol -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α=1.54,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29s -1 ;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SPFX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 -8mol·L -1。  相似文献   

3.
杨欣  林树昌  胡乃非 《化学学报》1994,52(2):111-115
在NH~3-NH~4Cl底液中,利凡诺(RIL)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E~P~C=-1.42V(vs.饱和Ag/AgCl电极).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当RIL浓度较小,扫描速度较快,搅拌富集时间较长时,电极反应完全为吸附态的RIL的还原所控制.吸附粒子为RIL中的二氨基乙氧基丫啶中性分子.测得RIL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4.0×10^- ^1^0mol·cm^-^2,每个RIL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0.42nm^2,电子转移数n为2, 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为0.71.探讨了RIL在汞电极上还原的机理. 并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RIL的最佳条件,最低检测限为1.0×10^-^9mol·dm^-^3  相似文献   

4.
在NH~3-NH~4Cl底液中, 氟哌啶(Dro)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E~p~c=-1.46V(vs.饱和Ag/AgCl电极)。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当Dro浓度较小, 扫描速度较快, 搅拌富集时间较长时, 电极反应完全为吸附态的Dro的还原所控制。吸附粒子为Dro中性分子。测得Dro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12x10^-^1^0mol.cm^-^2, 每个Dro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1.48nm^2, 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为0.58。并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Dro的最佳条件, 最低检测限为1.0x10^-^9mol.dm^-^3。  相似文献   

5.
在NH_(3-)NH_4Cl底液中,对氟-γ-(4-二苯甲基哌嗪-1)-丁酰苯(FDB)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E_(pc)=-1.43V(vs.饱和Ag/AgCl电极)。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当FDB浓度较小,扫描较快,搅拌富集时间较长时,电极反应完全为吸附态的FDB的还原所控制。吸附粒子为FDB中性分子.测得FDB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7.04×10~(-11)mol/cm~2。每个FDB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34 nm~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为0.64.并建立了吸附伏安法测定FDB的最佳条件.当富集时间为300s时,最低检测限可达5.0×10~(-10)mol/L.  相似文献   

6.
呋喃妥因 (NFT)在 0 .1mol/LHAc NaAc (pH 4 .0 )溶液中于钴 /玻碳 (Co/GC)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伏安还原峰 ,峰电位为 - 0 .2 6V(vs.Ag/AgCl) ,峰电流与NFT浓度在 6 .0× 10 -8~ 5 .0× 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 .9987) ,检出限为 1.0× 10 -8mol/L。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FT的伏安行为、吸附特性和电极反应机理。测定了电子转移数 (n =4 )、转移系数 (α =0 .5 8)和参与反应的质子数 (X =4 )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该电极过程为一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该法用于片剂中NFT含量的测定 ,得到满意的结果。用标准加入法测得该法的回收率为 94 .0 %~ 98.5 %。  相似文献   

7.
在0.3mol·L-1KH2PO4-Na2HPO4(pH6.40)底液中,加雷沙星(Garenoxacin,简称GRX)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12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GRX中性分子,测得GRX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3.92×10-11 mol·cm-2,每个GRX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1.94nm2,GRX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4×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29.62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04,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25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GRX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 mol·L-1.  相似文献   

8.
在pH 8.5、0.04 mol/L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钴-甲基百里香酚蓝络合剂(MTB)在NaNO2存在下,于-1.23 V(vs.SCE)产生一尖锐、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钴(Ⅱ)浓度在5.0×10-8~2.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mol/L.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钴(Ⅱ)还原产生.络合物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5.18×10-9 mol/cm2,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6.86×105,自由能ΔGθ=33.30 kJ/mol;电子转移数n=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0.58,反应速率常数ks=2.26/s.方法用于VB12和模拟样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汞膜电极上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汞膜电极上N 乙酰 L 半胱氨酸 (C5H8O3 SH ,NAC)的电化学行为和测定方法。在 0 .1mol LHAc NaAc缓冲溶液 (pH =4 .5 )介质中 ,方波伏安扫描于~ -0 .2 5V(vs.Ag AgCl)处出现一灵敏的阴极还原峰 ,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极谱法和脉冲极谱法等手段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反应机理。实验表明 :该峰具有明显吸附性 ,吸附分子为Hg2 (C5H8O3 S) 2 ,电子转移系数α为 0 .82 ,电子转移数为 1。NAC的浓度在1 2×1 0 - 8~ 5 .0× 1 0 - 6 mol L范围与其方波伏安峰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 5 .0× 1 0 - 9mol L ,用于富露施颗粒剂中NAC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硫代硫酸根的溶出伏安吸附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0 .0 1mol·L-1LiNO3介质中 (pH 2 .70 )S2 O32 -有一灵敏的阴极溶出峰( - 0 .42V) ,其峰电流与S2 O32 -浓度在 1× 1 0 -7mol·L-1~ 4× 1 0 -6mol·L-1范围内有线性关系。当富集 2 0 0s时 ,检测限可达 5× 1 0 -8mol·L-1。溶出峰具有吸附性质 ,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在悬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 1 .0 3× 1 0 -9mol·cm-2 。该方法用于PbS2 O3溶度积的测定 ,结果与文献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罂粟碱的吸附伏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泳淮  张光润 《分析化学》1995,23(10):1137-1142
在NH3-NH4Cl底液中,罂粟碱在汞电极上有一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c=-1.44(vs.sat.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当PAP浓度较小时,扫速较快,搅拌富集时间较长时,电极反应完全为吸附态的PAP的还原所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计时电量法探讨了镍(Ⅱ)-硫代氨基脲在悬汞电极上吸附还原的机理,表明其吸附模式为直接吸附,吸附形体为Ni(T3C)22+。利用Ni(TSC)22+络合物的吸附性,可采用预先将Ni(TSC)22+吸附富集在悬汞电极上然后再进行电位扫描的吸附伏安法来测定痕量Ni.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的检测下限可分别达到1×10-8mol/L和4×10-9mol/L。  相似文献   

13.
舒乐安定吸附伏安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menez曾研究了舒乐安定的性质,但灵敏度较低,本文提出了测定痕量舒乐安定的吸附伏安法,在0.1 mol/L NH_3-NH_4Cl溶液(pH 9.3)中,富集电位—0.80 V(us. Ag/AgCl)得一灵敏的舒乐安定还原峰,Ep=—1.05 V,i_p与舒乐安定浓度在3.0×10~(-9)~5.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0×10~(-9)mol/L,并用于试样的测定,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  相似文献   

14.
循环伏安法表明,在NaOH底液中核黄素丁酸酯(riboflavine tetrabutyrate,RT)在汞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其峰电位Epc=Epa=-0.64V(vs.Ag/AgCl)。本文用多种电化学手段对RT的吸附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吸附粒子为RT中性分子,测得RT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5.42×10-11mol/cm2,每个RT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3.06nm2,RT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4.6×105,吸引因素γ= 1. 10,吸附自由能△G°=- 32. 30 kJ/mol。本文还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RT的电极反应动力学性质,测定了其在汞电极上的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5.
铋(Ⅲ)-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8-羟基喹啉-5-磺酸(HQSA)和络合物Bi(Ⅲ)-HQSA的电化学性质,特别是它们在汞电极上的吸附性。在pH=7.0的磷酸盐底液中,Bi(Ⅲ)-HQSA有一灵敏还原峰,为反应物弱吸附,Epc=-0.44V(vs.饱和Ag/AgCl)。据此建立了吸附伏安法测定铋的新方法,检测限为2.0×10-9mol/L,线性范围5.0×10-9~1.0×10-6mol/L。  相似文献   

16.
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氧氟沙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0 .1 5mol/L HAc- Na Ac( p H 3.64)中 ,采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氧氟沙星 ,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 ,峰电位 Ep=- 1 .45V( vs.SCE)。峰电流 IP与氧氟沙星的浓度在 3.0× 1 0 - 7~ 6.2× 1 0 - 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r=0 .9983,检出限为 7.0× 1 0 - 8mol/L。此法已用于片剂的测定。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体系性质 ,结果表明 ,氧氟沙星的电极过程为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用直径7 μm的碳纤维组合成超微圆盘电极,以聚苯胺修饰电级.以阶梯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双阶跃计时电量法和交流阻抗法等,研究了Cd2+在该电极上的表面络合吸附特性和电极过程.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两个还原峰,实验和理论都证明,由于电极表面的聚苯胺对Cd2+的特性吸附,形成电活性的表面吸附态络合物.因此,这种表面络合物首先被还原,形成峰电位-0.90 V处的表面络合吸附波,还原峰电位比Cd2+直接还原电位(-0.98 V)正移,循环反扫时,氧化波无峰形.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了电极过程的反应机理,证实该还原波具有扩散和表面反应同时控制的表面络合吸附波的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一致,并求得了表面吸附态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吸附量和表面络合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实验还证实,在峰电位-1.06 V 处的还原波,是Cd2+的表面吸附还原态诱导而产生的催化氢波.  相似文献   

18.
邻苯三酚红修饰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用邻苯三酚红修饰碳糊电极测定痕量铜的方法。通过在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 (p H4.5)介质中富集 ,Cu2 +和邻苯三酚红形成络合物富集于电极表面 ,然后转换到 0 .0 50 mol· L-1的 H3PO4 中 ,经阴极还原后再进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2 +浓度在 1 .6× 1 0 -9~ 2 .8× 1 0 -7mol·L-1范围内与二次导数峰电流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8× 1 0 -10 mol·L-1。同时 ,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应用于合金样的测定 ,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萍  陈伟  张亚锋  林新华 《电化学》2005,11(3):346-349
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3.0)中,姜黄素于玻碳电极上存在可逆的单电子转移过程,据此,本文建立了以差示脉冲伏安扫描法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新方法.在+0.8V(vs.SCE)电位下,含姜黄素的电解液(试样)于玻碳电极上经过富集,可得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为+0.386V.峰电流Ip与姜黄素浓度(1.0×10-8~2.5×10-7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4.0×10-9mol/L.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药物中姜黄素含量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0.
在0.02 mol/L NH4Cl-NH3.H2O(pH8.0)的底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葛根素,得到一良好的氧化峰,峰电位Ep=+0.57V,峰电流Ip与葛根素的浓度在1.046×10-7~5.767×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9,检出限为1.046×10-7mol/L.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在99.8%.并且研究了葛根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葛根素的电极过程具有吸附性和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