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梦梦  朱宝华  冉霞  刘波  郭立俊 《物理学报》2016,65(2):24207-024207
本文以30 ps的脉冲激光为激发光源,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偶氮苯类材料4-羟基-4’-羧基偶氮苯(BN)和N-(3,4,5-辛氧基苯基)-N’-4-[(4-羟基苯)偶氮苯]1,3,4-恶二唑(AOB-t8)及金属复合物(Au/AOB-t8)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AOB-t8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是BN的1.38倍,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增大是由共轭链增长、大π键增多引起的.结果同时给出,AOB-t8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是其与金纳米颗粒复合物的4.7倍,这种与金属复合产生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减弱是金属引入的局域场效应与有机分子大π键作用之间相互抵消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偶氮苯衍生物三阶非线性的四波混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燕萍  王深义 《光学学报》1998,18(10):290-1294
用皮秒Nd:YAG激光器的倍频光(532nm)对具有离域π-共轭电子云结构的偶氮苯类样品材料作简并四波混频补给,测得三阶非线性电极化率x^(3)和它们的时间响应分别为10^-9esu和20ps,并对影响x^(3)的瞬时光栅作用和x^(3)的响应时间人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3-溴-4-丁氧基-4'-硝基偶氮苯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Z扫描技术对一种新的偶氮苯类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其三阶非线性主要来源于强的π电子离域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改进了半导体两带模型,计算了窄禁带半导体的非线性极化率.运用所求得的极化率,研究了InSb的光学双稳性,所得到的稳态曲线、临界开关光强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以及动态特性都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光学双稳性模型.基于平均场近似,慢变振幅近似和绝热近似的思想,把光学双稳系统看成一个“黑箱”,类比非线性振动理论,指出不同的光学双稳过程(包括不同的工作物质和不同的腔(F-P腔或环腔)),能用一个恰当的强迫振动方程统一地描述.方程中所包含的都是可测量的宏观参量,使得可能直接用实验拟合,与理论结果进行定量对照.用振动理论的方法,把方程演变成自治方程组,从而方便地得到光学双稳性稳态和动态解的一般形式.并用若干已报道的具体例子验证了这个模型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稠环芳烃有机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d:YAG皮秒锁模脉冲激光λ=532.0nm,运用3D前向简并四波混频(DFWM)的方法,测量了稠环芳烃中的1.2.5.6二苯并蒽(C22H14),1.2.8.9.二苯并五苯(C30H18)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X^(3),非线性折射系数n2以及三阶非线性的时间响应。发现该类材料具有较大的非线性效应,文中分析了非线性形成机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Z扫描技术对一种新的偶氮苯类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其三阶非线性主要来源于强的π电子离域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利用光波导方法在GaAs衬底上制备的Ⅱ-Ⅵ族半导体单晶薄膜和超晶格中所观测到的光学吸收,光学非线性和瞬态光学双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种兰祥  李建郎 《光子学报》2007,36(9):1574-1577
研究了在掺镱光纤激光器中观察到的光学双稳态现象.激光信号光和驻留泵浦光的双稳特性来源于激光器在小信号和增益饱和两种情况下,掺镱光纤对信号的非线性吸收导致的激光器内腔非线性损耗.同时分析了把泵浦光中的光学双稳行为通过分叉的腔结构扩展到切换式双波长光纤激光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李淳飞 《光子学报》1990,19(2):103-109
本文简述光学双稳性理论和光学非线性机制的研究情况,介绍探索高速度、低功耗和集成化光双稳器件的新进展。重点介绍砷化镓量子阱双稳器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Formakingthealopticalswitchingpracticality,theopticalnonlinearityofmaterialhastoreachacertainorderofmagnitude[1...  相似文献   

12.
叶红安  陈九江 《光学学报》1992,12(5):70-472
本文报道了一种光栅光学双稳态装置.利用改变一对对称光栅间相对位移,实现了对透过光强的周期性调制.将这样的系统作为传输部分,分别用He-Ne激光和普通白光完成了光学双稳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3.
Jolly Jose  S Dutta Gupta 《Pramana》1998,50(3):239-251
We study third harmonic generation in layered configuration when the fundamental exhibits bistable response. We consider two geometries, namely, a Fabry-Perot cavity with reflection coatings and a distributed feedback structure with alternate nonlinear layers. In both the cases for suitable choice of frequency, the power response at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is bistable. We show that bistability of the fundamental leads to a multivalued character of the generated third harmonic in both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directions. Moreover, we study frequency response in the case of the Fabry-Perot cavity and show that additional structures arise in the generated third harmonic due to frequency bistability of the fundamental. Our calculation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an all optical switch at third harmonic frequency controlled by the parameters (like intensity, frequency) of the fundamental.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学双稳原理的高精度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淳飞  吴杰 《光学学报》1992,12(5):22-425
本文提出一种光纤干涉仪与光电混合光双稳装置相结合的新型光纤传感器.用光双稳开关脉冲计数度量温度变化,其测量精度比基于干涉条纹计数的一般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精度约高10~100倍,而且测量精度可调节.完成了这种传感器原理的模拟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ZnSe/ZnS多量子阱激子光学双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德振  李淳飞 《光学学报》1990,10(7):43-646
用MOCVD在CaF_2衬底上生长的ZnSe/ZnS多量子阱材料,在77K下用N_2激光泵浦染料获得的宽带光脉冲进行了非线性光学测量,首次观察到ZnSe/ZnS多量子阱的激子光学双稳性,据分析这是由激子的能带增宽效应引起的增强吸收光学双稳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稳态条件下,反饱和吸收的偶氮苯分子光学双稳态的开关性能.先根据偶氮苯光致异构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影响偶氮苯反饱和吸收系数的因素,然后理论模拟其反饱和吸收的光学双稳态开关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偶氮苯分子的反饱和吸收可实现双稳态全光开关.增大偶氮苯分子的顺式基态吸收截面,减小热弛豫系数K能够降低反饱和吸收偶氮苯光学双稳态的开关能量;反式吸收截面大不利于反饱和吸收光学双稳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介质光波导中的传输功率和光学双稳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生  刘式墉 《光学学报》1992,12(2):39-143
本文对结构为非线性包层/线性芯层/非线性衬底的非线性介质光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模场分布函数,色散关系和传输功率的一组形式统一的公式,并对其传输功率的光学双稳态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及数值上研究了左手材料与传统非线性材料界面处的电磁波性质。发现在界面处出现一种新的现象——光学双稳态。入射光强、入射角以及左手材料与非线性材料的磁导率比值强烈的影响光学双稳态的行为。比较了不同的电磁模式对双稳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参数下,TE模式比TM模式更容易获得光学双稳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