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卓勇  郝伟  胡文祥 《合成化学》2006,14(5):497-499
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5,10,15,20-(2-吡啶基)卟啉(TPyP)及其锰(Ⅲ)配合物[Mn(Ⅲ)TPyP]。找到了较好的分离和提纯Mn(Ⅲ)TPyP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边永忠  于慧  姜建壮 《化学学报》1999,57(12):1285-1290
用四(4-吡啶基)卟啉(H~2TPyP)与乙酰丙酮钇(III)[Y(acac)~3.H~2O]反应,生成单层配合物Y(TPyP)(acac)。将其与4,5-二(庚基)二氰基苯混和,后者在DBU催化下发生四聚反应,生成混杂[2,3,9,10,16,17,23,24-八(庚基)酞菁][四(4-吡啶基)卟啉]合钇(III)二层配合物Y(TPyP)[Pc(C~7H~1~5)~8]。该化合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红外及质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法(DP)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姜建壮  于慧  边永忠 《化学学报》1999,57(12):1285-1290
用四(4-吡啶基)卟啉(H~2TPyP)与乙酰丙酮钇(III)[Y(acac)~3.H~2O]反应,生成单层配合物Y(TPyP)(acac)。将其与4,5-二(庚基)二氰基苯混和,后者在DBU催化下发生四聚反应,生成混杂[2,3,9,10,16,17,23,24-八(庚基)酞菁][四(4-吡啶基)卟啉]合钇(III)二层配合物Y(TPyP)[Pc(C~7H~1~5)~8]。该化合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红外及质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法(DP)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新试剂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CNPNPT)与铜(Ⅱ)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pH 9.0~10.0范围内,铜(Ⅱ)与DCNPNPT形成1:4黄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60nm,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I×10~5L·mol~(-1)·cm~(-1)。铜(Ⅱ)含量在0~24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铜矿和环境水标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新显色剂2 (3 羧基 2,4,5 三氮唑偶氮) 5 乙酰氨基苯酚(CTZAAP)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建立了测定铜的新方法。在pH5.5的HOAc NaOAc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铜(Ⅱ)形成1∶1红色稳定络合物,λmax为561.2nm,铜(Ⅱ)量在0~1.0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6×104L·mol-1·cm-1。其他金属离子共存时,不经预分离可直接测定食品及环境水样中的微量铜(Ⅱ),操作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卟啉的衍生物作为光度试剂测定铜,主要有TPPS_3、TPP、T(3-MPy)P、T(4-MPy)P和T(4-SP)P等。这些卟啉类化合物都有共同的母体—卟吩核,与铜(Ⅱ)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络合比为1∶1),在波长400—500nm之间有一极强的吸收带(通称Soret带),其摩尔吸光系数在2—5×10~5之间,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在表面活性剂或还原剂存在下,可在水相以直接光度法测定铜,也有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超微量铜。在应用上,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TADAP)作柱前显色剂,反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铜(Ⅱ)、钴(Ⅱ)、镍(Ⅱ)离子。用含有1.5×10~(-4)mol/L的TADAP,0.1mol/L氯化锂和0.1mol/L乙酸盐(pH4)的甲醇(60%)-水(40%)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量为0.9ml/min,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波长为545nm。在此条件下,铜(Ⅱ)、钴(Ⅱ)、镍(Ⅱ)螯合物得到最佳分离,并定量测定了茶叶中铜、钴、镍的含量,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TritonX - 10 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研究了 2 羟基 4 磺酰氨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 (HSDAA)与铜 (Ⅱ )的显色反应。在pH =10 .5的Na2 B4O7-NaOH缓冲溶液中 ,HSDAA与铜 (Ⅱ )形成 3∶1的深红色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λ =5 35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4 6× 10 5L/(mol·cm)。铜 (Ⅱ )的浓度在 0~ 4 80 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大米和面粉中微量铜的测定 ,5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8%和 2 .9%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0 %和 10 4 .3%。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MBTAMB)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及MBTAMB的酸碱平衡。试验表明MBTAMB在乙醇介质中,铜(Ⅱ)与MBTAMB形成1:1络合物,其λ_(max)为6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0×10~4L·mol~(-1)·cm~(-1),铜(Ⅱ)浓度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操作简便,可直接应用于铝合金及电镀废液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吐温20存在的碱性溶液中,铜(Ⅱ)、α,α′-联吡啶与2,2′-二氯-4,4′-二硝基重氮氨基苯(2,2′-diCl-DNAAB)迅速形成1:1:2的三元络合物(在550nm处几乎无吸收),使试剂2,2′-diCl-DNAAB的最大吸收550nm处的吸光度迅速减小,借此测定痕量铜。适宜pH为10.8—11.7;在50毫升溶液中含有1.0—2.5毫升5%吐温20、1.0—320μmolα,α′-联吡啶、2.5—5.0毫升0.2mmol/L2,2′-diCl-DNAAB、4.0—12.0毫升乙醇对吸光度无影响。铜量在0—19微克/25毫升范围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5×10~5。考查了60种离子或化合物对测定的影响。方法应用于工业废水和铁矿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邻苯二酚(MQAPC)与铜(Ⅱ)可生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64×104L/(mol.cm),据此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的铜(Ⅱ),铜(Ⅱ)的浓度在0.1~1.0μg/mL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加标回收率为100%~104%。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1.1—二腈乙烯基—2.2—二硫酸盐(1,1—dicyanoethylene—2,2—dithilate,简称i-mnt)的铜(Ⅱ)和镍(Ⅱ)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子量及摩尔电导;用热重和裂解色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结果表明铜(Ⅱ)、镍(Ⅱ)配合物在固相以及溶液相中均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且在溶液相存在溶剂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25±O.2℃及O.1M NaClO_4存在下,用pH法测定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m-RPhG)和α,α′-联吡啶(BPy)与铜(Ⅱ)、镍(Ⅱ)、锌(Ⅱ)在30%(体积)乙醇中形成混型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发现M(Ⅱ)—BPy—m-RPhG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m-RPhG的碱性强度之间也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ΔlogK_M值和logX值讨论了影响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发现logK_M,logX值均与pK_2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0.2mol/L柠檬酸三钠的缓冲介质中(pH10.5—11.7)有0.02%的α-安息香肟存在下,铜(Ⅱ)产生一个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0.60V(vs.SCE),峰电流与铜(Ⅱ)浓度在6.3×10~(-7)—1.9×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6.3×10~(-8)mol/L。本文探讨了该极谱波的性质,并测定了络舍比为1:1,可直接用于测定铝合金中的铜,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胶束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铜(Ⅱ)对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褪色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建立了在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测定痕量铜(Ⅱ)的方法。在pH 8.1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介质中,以454 nm为测定波长,在120μg·L~(-1)以内吸光度ΔA(A_0—A)与铜(Ⅱ)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2.15×10~(-8)g·L~(-1)。方法应用于水样中铜的测定,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结果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7.9%~105.7%之间。  相似文献   

16.
氨苄西林与铜(Ⅱ)形成配合物,减弱了铜(Ⅱ)对核固红的荧光猝灭作用,导致体系荧光增强,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氨苄西林含量的荧光光谱法。考察了缓冲溶液、试剂加入顺序、核固红和铜(Ⅱ)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离子强度等对体系的影响。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氨苄西林的质量浓度在0.50~26mg·L-1范围内与增强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40 mg·L-1。将方法用于氨苄西林胶囊中氨苄西林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8.1%~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7%~2.1%之间。  相似文献   

17.
钟玉君  陈振锋  梁宏 《无机化学学报》2019,35(11):2089-2094
以4-(2-羟基-3-氯)苯基-2,2′∶6′,2″-三联吡啶(HL)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铜(Ⅱ)配合物[Cu2(μ-L-κO,O)2Cl2](1),并通过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配合物1为双核结构,中心铜(Ⅱ)离子为五配位扭曲四方锥几何构型,每个铜离子与1个Cl-以及来自配体(L-)的2个N原子和2个羟基O原子配位,2个铜(Ⅱ)离子通过羟基的桥联形成双核结构。MTT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所选5种癌细胞株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高达(84.30±1.28)%,其IC50值为(3.36±0.43)μmol·L-1。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配合物1能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在配合物1浓度为4.5μmol·L-1时,MGC80-3的凋亡百分数为41.4%。此外,配合物1将MGC80-3细胞阻滞于G1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试验了用光度显色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2-PADMA)作为螯合滴定铜的指示剂.在pH 4.5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5-NO2-PADMA与铜(Ⅱ)生成紫红色螯合物,其吸收峰在550 nm波长处,在无铜(Ⅱ)存在时,该试剂本身的吸收峰在450 nm处,对比度达100 nm.在相同缓冲介质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铜(Ⅱ)时,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黄绿色(铜量大于5 mg时接近绿色),终点敏锐可辨.方法中采用指示剂溶液浓度为1 g·L-1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滴定时加入5~10滴指示剂较为适宜.用此方法测定了化学试剂硝酸铜及铝合金中铜量.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5-苯基偶氮-8-(4-羧基苯偶氮氨基)喹啉(PACPAQ)。在pH8.2的硼砂缓冲介质中,在CTMAB存在下,铜(Ⅱ)与PACPAQ形成1:4紫红色络合物,λ_(max)为540nm,ε=6.9×10~4·L·mol~(-1)·cm~(-1),铜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粗铅和水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Cu(Ⅱ)对α、β、Υ、δ-四-(4-吡啶)卟啉(TPyrP)的荧光熄灭作用,提出测定痕量铜的荧光光度法。在强酸性介质中,TPyrP的荧光峰为658nm,检测下限为0.4ppb,大量共存离子不影响Cu(Ⅱ)的测定。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直接测定纯铝中的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