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AMHOFF  H  马敬骥 《化学学报》1987,45(2):172-179
2-甲基-1,5-苯并硫氮杂(2a-2d)在苯溶液中光照生成相应的2,4-异构化产物3a-3d,其中2a和2d同时还生成双键位移产物4a和4d.4a经碱性醇解生成一对2, 4-异构体2b和3b.2-甲基-4-芳酰氧基-1,5-苯并硫氮杂(2e-2g)在苯中光照主要经Fries重排生成2-甲基-3-芳酰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5e-5g).同时还生成少量2,4-异构化产物2-芳酰氧基-4-甲基-1,5-苯并硫氮杂(3e-3g).但2-甲基-4-烷基酰氧基-1,5-苯并硫氮杂(2i,2j)在相同条件下光照只生成2,4-异构化产物-2-烷基酰氧基-4-甲基-1,5-苯并硫氮杂(3i,3j).2-甲基-4-对硝基苯甲酰氧基-1,5-苯并硫氮杂(2h)可发生热Fries重排,生成2-甲基-3-对硝基苯甲酰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5h).化学和光谱数据证明5e-5h和6e-6h为互变异构体.  相似文献   

2.
2-甲基-1,5-苯并硫氮杂草-4(5H)-酮(1a)与不同的氯化试剂——五氯化磷、三氯氧磷和氯化砜在不同的条件下氯化,可分别生成:2-甲基-4-氯-1,5-苯并硫氮杂草(2a)、2-氯-4-甲基-1,5-苯并硫氮杂草(3a)、2-二氯甲基苯并噻唑(5)、2-三氯甲基苯并噻唑(6)和2-甲基-1,5-苯并硫氮杂草-4(5H)-酮盐酸盐(4)。2-甲基4-氯-1,5-苯并硫氮杂草与醇钠反应生成相应的2-甲基-4-烷氧基-1,5-苯并硫氮杂草外,还可以分离到它的2,4-异构体,2-烷氧基-4-甲基-1,5-苯并硫氮杂??。产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和~(13)C核磁共振谱和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3.
WAMHOFF  H  马敬骥 《化学学报》1987,45(2):166-171
2-甲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1a)与不同的氯化试剂-五氯化磷、三氯氧磷和氯化砜在不同的条件下氯化,可分别生成:2-甲基-4-氯-1,5-苯并硫氮杂(2a)、2-氯-4-甲基-1,5-苯并硫氮杂(3a)、2-二氯甲基苯并噻唑(5)、2-三氯甲基苯并噻唑(6)和2-甲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盐酸盐(4).2-甲基-4-氯-1,5-苯并硫氮杂与醇钠反应生成相应的2-甲基-4-烷氧基-1,5-苯并硫氮杂外,还可以分离到它的2,4-异构体,2-烷氧基-4-甲基-1,5-苯并硫氮杂.产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和^1^3C核磁共振谱和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4.
WAMHOFF  H  马敬骥 《化学学报》1987,45(4):412-414
用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证实了2-甲基(1,5)苯并硫氮杂环庚三烯-4(5H)-酮和4-甲基(1,5)苯并硫氮杂环庚三烯-2(3H)-酮是作为互变异构混合物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Ried和Marx曾报道邻氨基硫代苯酚与乙酰乙酸乙酯或二烯酮反应分别合成了2-甲基-1,5-苯并硫氮杂(艹卓)-4(5H)-酮(la)和4-甲基-1,5-苯并硫氮杂(艹卓)-2(3H)-酮(lb)。但有关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除可查到la的红外光谱数据外,它们的~1HNMR和~13CNMR数据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以3-(3S-叔丁氧基)丁二酰亚胺基乙酰氯作为烯酮的来源,和1,5-苯并硫氮杂反应合成了4个具有光学活性的新型1,5-苯并硫氮杂-β-内酰胺衍生物.通过1HNMR,IR,MS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得到目标产物的同时还得到了该反应的另外两个副产物,并且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这两个副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将N,N-二甲基甲酰胺基引入1,5-苯并硫氮杂?,设计合成了6个2-取代苯基-3-(N,N-二甲基甲酰胺基)-4-甲基-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合成反应条件,发现其为动力学控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对真菌和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新生隐球菌和大肠杆菌有突出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三类C(2)酰胺基取代的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2-酰胺基(N-芳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2-酰胺基(N-烷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和2-酰胺基(N,N-二烷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其结构用元素分析,IR,MS及1H NMR确证.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新生隐球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真菌活性.还研究了2-酰胺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的合成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3-(3S-叔丁氧基)丁二酰亚胺基乙酰氯作为烯酮的来源,和1,5-苯并硫氮杂(艹卓)反应合成了4个具有光学活性的新型1,5-苯并硫氮杂(艹卓)-β-内酰胺衍生物.通过1H NMR,IR,MS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得到目标产物的同时还得到了该反应的另外两个副产物,并且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这两个副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2-甲基硫代苯胺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碘环化反应合成了3-碘-5-甲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总收率86.3%,其结构经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1.
李文红  刘喜莹  张博  李媛 《有机化学》2013,(7):1503-1508
设计、合成了三类2位取代-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2-烷氧羰基甲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2-烷氧羰基乙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和2-正丙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MS,HRMS及1H NMR确证.研究了2-烷氧羰基烷基/正丁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的合成反应条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通过对该类化合物抑真菌活性的评价,进一步明确乙酯基在1,5-苯并硫氮杂1的生物活性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苯并硫氮杂草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七元杂环化合物,近年来,其各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1-5].我们曾用氯乙酸氯与1,5-本并硫氮杂反应合成了具有两个活性结构单元的1,5-苯并硫氮杂-β-内酰胺衍生物.并发现其产物具有确定的构型[6].为了研究可能具有更好生理活性的α-烃基-β-内酰胺的杂草衍生物.我们合成了4个新的苯基取代的杂衍生物(Ⅱa-Ⅱd),研究了它们的谱学特征和立体结构是实验部分1.l仪器与试剂WC-1型显微熔点仪;PE-M-1730型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压片;ZABSPEC型质谱仪,电子轰击式…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了三类含1,2,3-三氮唑结构的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3-(1H-1,2,3-三氮唑)-4-芳基-2,5-二氢-1,5-苯并硫氮杂?(5a~5f)、3-(2H-1,2,3-三氮唑)-4-芳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6a~6f)和3-(1H-1,2,3-三氮唑)-4-芳基-2,3,4,5-四氢-1,5-苯并硫氮杂?(7a~7f).研究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条件,分离出其中两个副产物并进行了结构确定.目标产物的抑真菌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5a~5f对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新生隐球菌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初步抑真菌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1H-1,2,3-三氮唑环和C=C双键是化合物5a~5f抑真菌活性的关键官能团.  相似文献   

14.
刘倩  赵利飞  李文红  李媛 《有机化学》2012,32(11):2122-2128
以取代苯、丁烯二酸酐、邻氨基(对氯邻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2-酯基-1,5-苯并氧氮杂衍生物,其结构通过IR,1H NMR,MS(HRMS)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同时,确定了一个主要副产物2-苯甲酰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6h’)的结构,提出了其可能的生成机理.研究还表明,中间体4-芳基-4-氧代-2-丁烯酸酯(4)在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DMF作溶剂、回流温度下反应时主要生成目标产物2-酯基-1,5-苯并氧氮杂6,而在冰醋酸为催化剂、甲醇作溶剂、回流温度下反应时则主要生成副产物6h’.  相似文献   

15.
以2-甲基硫代苯胺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碘环化反应合成了3-碘-5-甲基-1,5-苯并硫氮杂(艹卓)-4(5H)-酮,总收率86.3%,其结构经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2-甲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的光谱和构象分析,确立了二氢化物具有类船式构象。形成二氢化物的成环反应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分子内杂环并联的苯环和取代的芳环的平面夹角约为50度,但4位的芳环仍能和杂环并联的苯环发生明显的共轭效应,氮原子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二氢化物用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的四氢化物的构象是扭船式的,也是稳定的,这显然是由这个体系的结构所决定的。还原反应是立体专一性的。  相似文献   

17.
取代苯并二氢吡喃 4 酮 ( 1)的芳腙在冰醋酸中与KNCO发生 [3 2 ]环加成反应 ,加成产物经KMnO4氧化开环得偕偶氮异氰酸酯 ( 3 ) .3在HBF4的催化下发生环化 -重排反应 ,合成得到一系列新型 6 7 5三环系 1,2 ,4 三唑并 [3 ,2 d] [1,5 ]苯并氧氮杂 2 酮 ( 5a~ 5g) .由X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 5a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15种2-芳杂环-4-(取代)芳环-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MS及1H NMR确证,并且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该研究为杂类化合物的抑菌构效关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设计合成了三类含1,2,3-三氮唑结构的1,5-苯并硫氮杂[艹卓]化合物3-(1H-1,2,3-三氮唑)-4-芳基-2,5-二氢-1,5-苯并硫氮杂[艹卓](5a^5f)、3-(2H-1,2,3-三氮唑)-4-芳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艹卓](6a^6f)和3-(1H-1,2,3-三氮唑)-4-芳基-2,3,4,5-四氢-1,5-苯并硫氮杂[艹卓](7a^7f).研究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条件,分离出其中两个副产物并进行了结构确定.目标产物的抑真菌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5a^5f对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新生隐球菌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初步抑真菌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1H-1,2,3-三氮唑环和C=C双键是化合物5a^5f抑真菌活性的关键官能团.  相似文献   

20.
α ,β 不饱和酮 (1a~ 1e)与邻氨基苯硫酚反应 ,得到含 2 苯基 1,2 ,3 三唑基的 1,5 苯并硫氮杂 (2a~ 2e) ,然后以其为原料与烯酮“现场”进行 [2 +2 ]环加成 ,合成出一系列含 2 苯基 1,2 ,3 三唑基的 β 内酰胺并合的 1,5 苯并硫氮杂衍生物 (3a~ 3j) .产物经1 HNMR ,IR ,元素分析及MS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